<h3> 夜,很安静。很久没有这样坐在灯下独享夜晚的惬意了。记得十几年前的夜晚,像今夜这样坐在灯下的时光是经常的。或读书,或写字,或望着窗外戈壁滩的夜晚看星星,现在再也没有看到过那么美丽的夜空了。我喜欢夜,喜欢夜晚的神秘和静谧。</h3> <h3> 桌上阎连科的散文集《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读完了。这本装的满满的亲情散文集,使我再次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伟大。同时,也让我了解了一位作家的一生的成长经历,对他的人生有多么大的影响。阎连科,和母亲一个姓的作家,以前听说过,但很少读过他的作品。这次在咸阳机场的书店里看见这本书,没有犹豫就买了下来,当时是包装好的,不能翻看,但是看书名就很是喜欢。</h3> <h3> 读完此书后,才知道作者也是一名军人,在军营里许多年,突然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作者出生在豫西的一个农村,家里有勤劳善良的父母和许多兄弟姐妹。他的父亲和大伯,他的哥哥和妹妹,以及堂兄弟妹,在他的心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此书共五辑,他在第四和第五辑,用整整一辑的篇幅来写他的父亲和大伯。似传记,又像是拉家常,读完令人感动和沉思。作者在每一次的描写中,总会反思人活的意义,以及生死的关系。没有多么精彩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多少煽情的字眼,作者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和怀念,都流露在字里行间,令读者身临其境,被亲情的温暖所感染。作者说,一路繁华,故事里有家。一个内心里有家有爱的作者,他的作品一定会给那些正在经历着生活中的艰辛和黑暗的人,带来力量和温暖,我们活着终究是向往光明和美好。</h3><h3> 亲情,是人类繁衍的基础,家庭是人类情感的一个基础方面。李泽厚把人类的这种情感定义为“情本体”。他说“情本体”就是在这日常生活中,在当下的心境中、情爱中、“生命力”中,也就是说在爱情、亲情、友情、故园情、人际温暖、漂泊和归宿的追求中。他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生的情感所在。阎连科的散文集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找到情本体的影子,并通俗易懂地诠释了它的作用和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温暖,像太阳一样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即使遇上风吹雨打的日子,它的温暖依然在心中散发着爱的关怀,它就是家。</h3> <h3> 阎连科在父亲去世的二十几年的岁月里,无不在内疚和自责中怀念着早逝的父亲。可惜世上无后悔药可买,他只能用文字祭来安慰他那颗痛苦的心。我为了不至于像他那样在失去父母之后自责和后悔,在一年前就开始整理和父母弟妹生活中的照片,来做一套影集留作岁月中亲情的纪念。现在我终于完成了这个心愿,将两千多张照片,设计编辑成了一套上下册的全家影集,和弟弟妹妹们每人珍藏一套,让父母和我们永远在一起。</h3> <h3> 独自走过的日子都有余温,这余温是寒冬里的年味,是秋天里的柿饼,是夏日中的团聚,是春天花开的别离。这一串串一步步的脚印,行走在人生的长河中,有父母的关爱,有兄弟姐妹的情意,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滋味,也有空无一人的寂寞。为了不留下此生的遗憾,尽孝感恩还是要趁早。李泽厚的“情本体”的基础范畴是“珍惜”。奥古斯丁也说,“现在是没有丝毫长度的。”珍惜此短暂偶在的生命、事件和与此相关的一切,这才有诗意地栖居。只有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机会和时光,才能感受到时间性的永恒或不朽。也从而懂得,世俗可神圣,亲爱在人间。</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年10月2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