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百米大坡,风景这里忒好
</h3><h3> 何为百米大坡?其实它就位于凤凰山的滑索落地站、黑风口栈道的观景台下面的一片悬崖峭壁山峦,再具体点儿就是从沈丹公路旁凤山村6组的村路进去,仰望着雄秀壮观的山崖所在之处。
百米大坡,实际上是由几段平均坡度超过45度(其中顶端的最长一段号称老虎背接近60度)岩石斜面组成。登临其基本上是光秃秃的岩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用忐忑不安、战战兢兢形容当时的状态恐怕都难以恰如其分,惊心动魄、惊恐万状、瞠目不已等要多恐惧的词儿,一股脑儿地串串而出。因为那时那地,除了2处极其险要的坡段由带队的高手放绳以外,其它的无论你是新老户外队员,一律徒手攀登,那情形怎一个惊险了得?有的坡段就是老牛背的翻版,仅容一个人蹭过去,此情此景,是进已忧?退已忧?况且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是下山走在光秃秃的岩面,设身处地的尝试,哇!腿都有些发毛呀!下得山来,回望万仞峭壁,是谁把握我推进鳄鱼池里了?
电影《北京人在纽约》里一句经典的台词,大概是这样的,你若爱她,就把她送到这里;你若恨他,也把她送到这里。在攀岩百米大坡的户外队员们找到了最好的注脚。恰好10月20日这天,风和日丽,秋色如画,百米大坡攀岩者犹盛。有来自沈阳、丹东的共不下5只队伍近200人,浩浩荡荡,人声鼎沸。虽然险象环生,但乐此不彼,因为挑战惊险,就是享受一种体验,观赏最宏阔的风景,陶冶最美好的性情。在这方面,其他方式无与伦比。
尽管意义多哉,但安全是头等大事,出了人命非同小可。带队的红鱼、智洪等,不愧是身怀绝技的汉子,把整个32人的团队的安全,胸有成竹的担当了起来。窝我真替他们捏一把汗,尤其是新队员,他们都是在最关键之处给予最妥帖的保护,使他们能够准确地化险为夷,顺利通过。他们还不厌其烦地现场模拟攀岩技术要领,队员们深受裨益。更令我们惊叹的是,团队中有几名似乎身轻如燕的女队员,在岩面上来回穿梭,如履平地,还坦然无惧地展现了欢快的舞姿,其轻盈的倩影,连同峭立的悬岩,恍若崖上芭蕾――
当然,绝壁间红枫的颜色也来到了的最佳青春期,不信你瞧瞧,原汁原味,本皮本色――<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