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曲江秋影,丹果压枝,研修之行渐入佳境。虽秋寒露重,但也阻挡不了老师们学习和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h3> <h3> 10月20日上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郭迎春老师从《关雎》开始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德礼精神,抓住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根源,围绕《论语》《道德经》《礼记》《孝经》《诗经》等国学经典剖析中国古代仁德、感恩、敬畏三种教育理念。郭教授详细讲述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并结合身边的典型例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对教育的本源问题作了全新解释,引经据典、谈古论今,令在场教师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br></h3> <h3> 下午,我们迎来了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安市督学——曹永川研究员。曹老师以时间为线,以政策为纲,全面解读了2013年以来国家层面颁布或提出的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方案。脉络清晰,提纲挈领,曹老师引导我们从关注新高考、关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注高中新课程标准入手,反观基础教育,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以及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的迫切性。</h3> <h3> 紧随其后,拥有8年国学教学经验的别转琴老师则从实践操作的层面,系统地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实施方法。经验丰富的别老师娓娓道来,系统地分享了如何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在课堂上生根发芽的实践经验,为在座的一线教师们提供了许多可行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思路。</h3> <h3>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如星海,五天的研修之旅,使我们对蒙学经典、中医文化、古典音乐、经典吟诵、中华之礼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转眼,为期一周的研修之旅已接近尾声。我们以一场简单而隆重的结业典礼结束了宝安区第三期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提升研修之旅。</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道远,贵在持之以恒。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责任重大。今天既是此次研修的结束之日,也是下一段学习的开启之时,我们将上下求索、积极践行,做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实践者。</h3> <h3><br></h3><h3>文字:张伟欣、黄思娜</h3><h3>编辑:阚利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