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姥爷1921年生,兄弟六人,排名老二,家道殷实,自幼秉学好读,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法学系,毕业后随兄参加抗战,击退日军数次,解放太原,随军南下,转战西北,北上牡丹江,抗美援朝,转业地方,一生立二等功三次,为人慷慨,光明磊落,为打击日寇,解放全国,抗美援朝,地方建设做出了光辉事业,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无怨无悔的一生,他是民族的楷模,人民的英雄,家族的典范。为国家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为家族倾尽了心血,为后辈做出了榜样。</h3><h3>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h3><h3>为军为官为民一完人</h3> <h3>兄弟们的合影</h3> <h3>这个应该是从军前照的</h3> <h3> 1958年牡丹江照的,妈妈刚出生,早产,还在医院保温箱,左边是我的外婆,晋南有名的大家闺秀,后面是我的舅舅,六五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全国名医,这一年后城市家眷回乡,随后家中出现变故,几十年才得以扭转,姥爷常说知识改变命运,别人拿不走的就是你大脑里的知识,这么多年后辈们都遵循这一教导,无论走到哪里,不要忘记读书。</h3> <h3>转业地方照片</h3> <h3>六+年代与老母亲于天津合影</h3> <h3>七六年于天津看望母亲</h3> <h3>九一年于天津站接母亲回山西老家养老家族合影与三弟、五弟、六弟</h3> <h3>九二年与四弟五弟于山西老家合影</h3> <h3>九八年于河南与五弟六弟合影</h3> <h3>2OOO年于河南</h3> <h3>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的母亲年幼失学,姥爷寄希望于我们兄弟三人身上,从小教导,言传身教,二十年如一日手把手儿教,教出了几个好外孙,从幼小的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各在一方,各主一事,谨遵教导,为国贡献。</h3> <h3> 九十二岁高龄,耳聪目明,走路灵敏,每日习字三百,读书看报记笔记样样不落。</h3> <h3> 九十三岁上下三楼不用人扶,公园散步每日两次。</h3> <h3> 九十四岁鹤发童颜,声音宏亮,德高福寿。</h3> <h3> 全家福,历史的聚会,难得的天南地北聚会。</h3> <h3> 九十五岁高龄,八十三岁的五弟前来看望,旁边站的是七十一的儿子。</h3> <h3> 天不假年,姥爷于2015年4月19日无疾而终,享年95岁,春雨凄凄,绿叶垂泪,吾心悲痛,回天无力。回想往事历历在目,怕我淋雨,抱我于怀,怕我受灾,冒雨出门,为我学习,手教身传,送我上学,披星戴月,为我工作,时常教导,操我婚事,电话不断,为我家庭,倾尽家财,终生难忘,谨遵教导。</h3><h3> 你的一生,革命一生、战斗一生、光辉一生。</h3><h3><br></h3> <h3> 沁园春.清明祭姥爷
烟雾缭绕,哀念多多,望断万般。
看山峦挂绿,麦苗滴泪,流水无声,细雨空蒙。
万里乡愁,心留过往,怀念亲人追忆中。
人生苦,生死皆无奈,只好由天。
天亮绿柳垂杨,观陌上花开油菜黄。
若有来世缘,重修骨血,仍作爷俩,莫要嫌烦。
呢语犹存,怡颜仍在,杏泣桃咽细雨潸。
今无憾,得耄耋圆满,蓬莱归西。<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