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巴山的传说(连载第十三集)

王立田

<h3> 哈拉巴山的传说(连载第十三集)</h3><h3> 勤俭持家的故事</h3><h3><br></h3><h3> 一个国,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一个家,由穷变富难,由富到穷易。</h3><h3> 有道是:“发家犹如蚁搬土,败家好似水推沙。”</h3><h3> 今天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勤俭持家的故事。</h3><h3> 历史、中外有好多关于节俭与浪费的故事、典故、名言、名句在告诫我们,节俭永远是发家的源头,勤劳永远是发家的动力,浪费永远是发家的绊脚石。</h3><h3> 说来说去还是一句话:“开源节流”。俗话说的好“外面有个搂钱的筢子,家里有个装钱的匣子”。发家致富,人人想之,实际施之,谈何容易。</h3><h3> 故事发生在清中晚期。</h3><h3> 哈拉巴山正北约四公里的北洼子有一个小屯,这个小屯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子一一丰收里(建国前就不存在了)。</h3><h3> 清朝道光年间,哈拉巴山一带亦属蒙古达尔汗王旗属地。清政府为了增加税收充实国力,解禁了东北祖地,允许汉人来东北纳粮开荒,史称“移民植边”。并成立“安垦局”等机构,管理汉人开荒。这个丰收里就是这时建立起来的。</h3><h3> 这个丰收里小屯不大,只有几户人家,都是从山东讨荒过来的。屯中有一大户,也是因山东老家连年遭灾,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遂拖儿带女,推车挑筐来到此地落脚。</h3><h3> 老人家初时白手起家,带着四个儿子勤勤恳恳,披星戴月,一锹一镐的开垦荒地,萋萋的荒草地在他们的手下变成了良田。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窝棚变成了四个大院,荒地变成了几十垧良田,锹镐工具变成了车马农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家业也越来越大。</h3><h3>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盛极必衰”。这个家也没有跳出这个定律。初时穷困,几代人发奋图强创业,积攒家业,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富足了,好吃懒作,油瓶子倒了都没人扶,家境日衰,成了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h3><h3> “破屋偏逢连阴雨,坏船偏遇顶头风”。偏偏这个时候当家主事的卧病在床,病入膏荒,奄奄一息,已无能力再管理这一风雨飘摇,即将破败的家庭。嘱人请来三姑四舅、七叔八姨,托付后事,推选新当家的。</h3><h3> 家庭会议由“屯不错”(屯中有威望,能主大事小情的人)主持,参加的有“老岗子”(辈分大的近亲)、“说客”(会调解纠纷,做媒和事的人),本家各房成人男丁。</h3><h3> 会议一连开了几天,几天下来没选出一个能事的人来,七嘴八舌乱哄哄的,合又合不拢,分(分家)又分不开,真是万般无奈。</h3><h3> 这天会议又呛呛了半天无果,有一“老岗子”提出“实在不行明天就分家吧。”</h3><h3> “不好分?就砸锅砸缸论称分。”</h3><h3> “屯不错”发话“今天这样吧,明天再议。”</h3><h3> 众客往外走,家人往外送。有一德高望重的“老岗子”眼睛一亮,突然站住了。他叫住众人“都别走,我有话说!”</h3><h3> 众客回头,和他叽咕了一阵子,都点头同意,于是又返回了堂屋。</h3><h3> 原来他发现刚过门不久的新媳妇哈腰(弯下腰)捡起横在院心的烧火棍(农村土灶烧柴禾,用来填柴拨火的棍子)。心想:“这家人家日子过得油瓶倒了都没人扶,还有有心人能捡这个烧火棍,可见她尚存过日子的心。”“老岗子”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加上他平时耳闻目睹这个新媳妇勤勤能干,聪明伶俐,说话敞快,不觉心里有数“行了,就她了。”</h3><h3> 你知道的,凡是一个破败的家庭,是有前兆的,穷糟尽,多是败家子。别说赌博抽大烟了,就损失浪费一项就够了。</h3><h3> 回到屋里继续开会,这个“老岗子”不紧不慢地问这家人:“这个家你们到底分还是不分?<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嘀嘀咕咕的说:“这个家还是不分的好吧?一分家资财就破了,地都没法种。”</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那位喊大家回来的“老岗子”说:“一连多天咱们净在男子汉身上打主意了。我已经观察几天了,你们男丁没有一个行的,没文化不说,连主心骨都没有。有一个人行,可她是女流之辈,我也没下定决心。今天大家往外走的时候,烧火棍就横在院心,可男男女女视而不见,没人往起捡。只有刚过门的媳妇哈腰捡起,可见她尚有过日子之心。这个烧火棍是我扔到院心的,我就想试一试这个家还有没有想过日子的。都说:‘戳烧火棍过日子’,可谁捡了?这一试正中下怀,偏偏是我看好的新媳妇捡起了烧火棍。古有穆桂英挂帅,今有咱这新媳妇挂帅当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众人又呛呛了一番。这家男人自觉无能力也不敢来当这个破家,春天种地的钱还没着落呢,何况又拉了很多饥荒(债务),这个破当家的还真不敢操乎(干)。都无话可说。</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老岗子”事先也征求了老当家的意见。老当家的也赞同。“老岗子”吩咐人将新媳妇请了过来。肯定的说:“征得老当家的和你们家男丁们的同意,这个家今后就由你来当!”</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新媳妇愣了一下,听明白是叫她当家,马上推辞:”不行,不行,我一个女的,年令又小,还刚嫁过来,不行!不行!”头摇得像拨郎鼓似的。</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老岗子”态度坚决,众亲友极力拥护,家人表示绝对支持。</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她心想:“这个家也没有谁能支撑了,既然嫁过来了,就有义务负起这个责任,何况我已知症结何处,自信没问题,能管好这个家。”</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好吧。”他向众亲友和长辈们施了一个礼:”既然亲友们和长辈们这么看重我,推举我,家人信任我,那这个家我当了。不过有句话我得先讲明白,丑话说在头里,既然叫我当这个家,那就由我说了算。三亲四邻们给作个证,咱们家也要“约法三章”,过日子吗,有错有对,错要罚,有贡献要奖;损坏浪费要罚,节约创造要奖;大事小情我说了算,必须听我的,不管辈大辈小、公爹丈夫,谁都得听我的,一视同仁,谁要不听,轻者处罚,重者逐出家门!”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语未落,四座皆惊,好个奇女子!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慑住了家人,没想到一个小女子竟有这么狠手段,这番魄力!遂服之。</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新媳妇也不是胆大妄为,原来这新媳妇也是一大地主家的千金,从小就跟兄长们上学堂学了些文化,耳濡目染地跟父母学到了不少管家知识,受父母的熏陶颇懂治家理财、生产经营之道。婚后这一段时间也基本摸清了这个家的底细,这个家还没有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她这才敢接手这个烂摊子。</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那时的地主不都像电影、电视剧、小说描写的那样,靠盘剥经营。多是土包子财主,靠自家人劳作,自食其力。自己经营不过来的、无能力经种的,才雇长工短工。自家劳力和长短工一样下地生产劳动,吃一样的伙食饭。做饭的也多不雇大师傅(饮事员),而是自家的婆媳闺女下厨做饭。</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说这话正是正月里的事。新媳妇当家第一件事,叫家里能干活的都到场院(脱谷场)打场。将去年冬天已打完的谷草、豆楷再重新碌一遍(打一遍)。</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一碌一打不要紧,打出了好几十石粮豆,一年的花销用度不愁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家人和长工都服了气,没人再敢干活不用心的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原来,自打老当家的有病后,一些事管不到位,家里其他人得过且过,无人问津。长工们更是得过且过,见他们自家人都糊弄,也就懒得管,更不认真干了,草草地脱完谷,完活拿工钱回家过年去了。粮食根本没打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家人家在她的刻苦经营、精打细算下,日子又好了起来,多年后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财主。</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后来她又将所有的孩子们送到城里上学,投资工商业。最后她家子孙学业有成,留在外地;她家也弃农经商,搬到城里。这个小屯也就消声匿迹了,只有蒿草凭吊着丰收里的遗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再后来,辽西省荣军农场又开辟了这块土地,良田又复现了,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这是一个正能量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三个问题:</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一是人不分男女,只要有振兴家国的雄心,就会成就一番大业;</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二是勤俭持家,“勤俭”二字很重要,创业在勤,守业在俭。过日子不节俭就是有座金山也架不住花。家业再大也要创,家业再富也要俭。</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三是家要和,家和万事兴,要互相关心,互相体谅,相濡以沫。家和是兴家之本。</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有道是:</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勤俭犹如燕衔泥,浪费好似蚁溃堤。</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筑巢尚须几十日,溃堤一日泄千里。</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