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40年前恢复高考一起走进复旦校园同窗4年,相识相知。</h3><h3>40年后再聚首川西·三江源。正如晓岗说的:我们在人生的初秋走进高原最美的金秋。</h3><h3>我们那一届,入学时年龄大小差近一辈:年长的已有3个孩子,年岁小的高中还未毕业。小同学直呼大同学以“叔叔”。</h3><h3>此行聚首的,不是全班。只有身体健康状况不错和不恐高的同学携家人或朋友同行。其中3位年晋七旬,多数在花甲之年,最小的55岁。几位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还有的有严重心脏病。这样一个群体去高原,安全第一位。随时根据大家身体状况调整行程。住处尽量安排在海拔3600米以下。</h3><h3>从80年代刚毕业我就常跑康、青、藏高原,那种雄浑壮阔的大美让我震撼:这是地球上最美的地方。从此上瘾,几乎年年要去藏区,走过喜马拉雅多条沟谷,走过长江全程,5上昆仑可可西里,两去黄河源。1985年,我在新华社写了一份内参:《藏区应该大力发展旅游业》,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写了批示。我给北京晚报和兰州青年晚报写了专稿,标题是文中的一句话:“中国西部-世界未来的旅游圣地”,建议应该把康青藏高原作为“地球公园”加以保护。</h3><h3>康青藏高原让我梦魂纭绕,给我生命能量,常常给我快乐法喜。我也很愿意与同学、亲友分享高原的奇美。所以冒险担当了此行的“探路羊”。</h3><h3>以我的经验,驱车去高原,最好避开节假日拥挤时段,避开拥挤的景区,甚至要避开成群结队的摄影发烧友去的地方,去那些人少、景美的冷门区域。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好气候时间窗口,根据天气来调整行程,争取在最好的天气窗口走过最美的风景区。这是旅行社做不到的。</h3><h3>我们此行走了不少不是景区的地方,大半天见不着一辆旅游大巴车,很少见着游人,却从从容容享受了高原奇美的风景大餐。比下图美得多的景致,永远印记在我们的心魂里--</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一路彩林</h3> <h3>经映秀、卧龙熊猫大道进康区高原。</h3> <h3>羞羞答答四姑娘山</h3> <h3>加绒古碉楼群</h3> <h3>八美遇大雪</h3> <h3>一路琼枝玉树</h3> <h3>贡嘎西月亮湖,景美游人少</h3> <h3>雪后佛地更圣洁</h3> <h3>雅拉神山。大雪遮不住信众用经幡在大雪山腰结成的面积达数平方公里的佛塔状图案。只有一束光罩在圣像上。</h3> <h3>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h3> <h3>大渡河上游,青海班玛马柯河风光</h3> <h3>久治大草原</h3> <h3>涓涓细流汇成的大河之源</h3> <h3>年宝玉则景区已于今年4月关闭。然而路障挡不了有缘人。当我们经过海拔4398米的隆格山口时,猛然看见云上年宝神山,神山群峰在云雾上时隐时现,幻若天阙,与年宝玉则是天神之所的寓意是何等吻合!我曾于去年6月去过年宝湖,近距离仰望神山,但也没有这次看到的云上神山之奇美神妙。感恩上天赐福!</h3> <h3>在年宝玉则北侧的金色河谷南望年宝神山</h3> <h3>透过行驶的车窗拍到的年宝神山</h3> <h3>阿坝县金色草原上的太阳能发电基地</h3> <h3>雪山下的小城-阿坝州黑水县</h3> <h3>黑水奶子沟:彩林之乡</h3> <h3>走向黑水达古冰山,一路彩林碧水</h3> <h3>达古冰山下的红石滩</h3> <h3>在海拔4860米的达古冰山山巅</h3> <h3>在缆车上拍到的达古冰山绿湖</h3> <h3>后会有期</h3> <h3>此行驱车2800多公里,其中有一天就翻越了7座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平安结束行程。</h3><h3>感谢大家一路互相关照!</h3><h3>感谢晓岗、本秀的付出!</h3><h3>感谢晋源同学和夫人央宗为大家提供的藏药保驾护航。</h3><h3>感谢司机小刘热情周到的服务。</h3><h3>感恩上苍护佑赐福!</h3><h3>我们后会有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