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群语辑(1)

李白云

<h3>题记:近来应邀加入一个小诗群,规定不超过十五人。群中确是较为专心而诚恳地谈诗,气氛尚可。现将其中一些似有启发性的发言及对话做些辑录,分期献丑。</h3><h3><br></h3><h3>诗群语辑(1)</h3><h3> </h3><h3> (语甲)这些概念不值得纠缠。道成术通。看你几首诗,就知道你的阅读结构不均衡,较浅窄,可资思考的养分不多,距诗道尚有较大距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大脑是反应堆,通常,摄入什么就输出什么。因而,摄入上的选择就甚为关键。比如,思想既是作品灵魂,也是题材的处理器。你有思想吗?是什么样思想?是深是浅?这些都决定了你的作品的质量。仅凭直觉、激情是不能事诗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事诗乃苦役,不投入何来产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学养是关键。不读书,少读书,读劣书,均无法言诗谈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阅读,是作家最重要的积累手段。自恃天赋而弱读,是经验上的一种虚妄。如果你希望自己的诗不断走高,只能如此这般地死磕,别无他途。这是苦役之一,当然,你也可以把定位大幅调低,随众胡谄几句,捞个诗人的诨名。写作,是自由事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近被吹很红的诗人阿米亥,我找了他的全集读了,觉是二三流货色。后来了解到他从不读思想性的文献,我就明白了。</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积累少何以深度交流,何来进步。阅读,就像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那样,若停下来了,还能保持原来水平或还能莫名其妙地继续提升?</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之所以长期“隐藏”,是因为难遇同质的读友,非同质读友难以有效交流。</h3><h3><br></h3><h3> 我一直醉心于西方古典音乐,聆听。唱片收有几百张。艺术是综合领域,其中的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都是同质的,爱其一等于爱全部。若有人说不是,估计会是南郭先生居多。</h3><div><br></div><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当今的文学批评,几乎都是伪批评一一假学院式的和新八股文。真是有深厚学养及识力的有谁,拿来看看?很多文章都是从流水线出来的花拳绣腿,所用的概念及判断根本经不起推敲。从事批评,首先就要有等于甚至高于从事创作的认知水平及体验的深度。强大的思想和知识储备是批评的前提。真正的批评家当然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的。在我所读的八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中,里面的一众批评家,你是无法断定谁的学识更渊博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差远了,哪能跟他们比。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读写几乎停了,很后悔。幸而还算活得明白,想忽悠我比较难。</h3><h3><br></h3><h3> (语乙)批评方面,可读下哈罗德.布鲁姆,韦勒克和艾略特。然后,你就知道何谓伪批评,自己离真正的批评是远是近。</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江门有深厚学养是吕明、电视台的邓永强和邑大的王则蒿。他们的思想储备不在目前国内的名家之下,才华高我十倍。</div><div><br></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你真是有了相当积累,无论面对谁,透过对方一席话或一篇作品,就知道対方是龙是蛇,或是从哪个山洞钻出来的妖怪。</div><div><br></div><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文学是一种涉世方式。涉世意味着担当与抱负,因而,就自然成为探索者,终生不渝。并以可能有的探索成果回馈上天所赋予的匆匆一生。观察、体验、对话、阅读是积累的四个途径,阅读是重中之重。读吧,找堆好书,以书涉世。</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阅读的相关环节就是理解与领悟。理解不了,读不进去;领悟不了读不出来。结果近乎白读。</div><h3><br></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艺海</span><span style="font-size:1.15em;"><u>之</u></span><span style="font-size:1.15em;">惑多如牛毛,终其一生都难以破解万一。但破解是必须的,否则无法进步。我的经验是,在心仪的前辈当中,他们除了给你某些标准,经验和思考方向外,还扔给你一大堆阴魂不散的问题折磨你。然而,这些问题是最宝贵的,因为你就是从破解这些问题中成长。</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事文学要有钻牛角尖的精神:不怕面对问题,主动找问题及其答案,打烂沙盘问到底,这样才获得真正的学问。比如,诗为何会变得晦涩?其中有多少原因?有多少可能性?当弄清这一问题后,就有助于你去鉴别,有助于你在意像营构时,在晦涩与明晰的拿捏之间获得合理的平衡。而在未解决这一问题之前,你就可能不断犯错。</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我这次所点评的诗中,有些诗的句子与句子之间缺咬合度,有些是孤句,这种情况就会弱化或破坏作品的内联和整体性。这基本功上的问题。中国作家数量之所以最多,是因为有个误区:以为读过几本书,有些文学情怀,有些不吐不快的胸中块垒,提笔就写,然后就是作家了。以较低的成本,换来一块不错的个人招牌,这么着数的事,当然就趋之若鹜咯。有多少人会想到,创作所面对的是一张无边无际的问题之网。</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span><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因为识力低,相聚时对对方的作品是好是坏都无法真正说出个所以然来。但讲好话毕竟是最安全的,于是,就吹捧成风咯。这样的文学生态,说明里面就没有多少文学使命。都拿来玩或求名逐利,哪能出伟大作家或伟大作品。</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语甲的散文)这个不错。夹带着阴阴湿湿的影射,体悟强劲,有血性。不过,你这篇东西还是片段性的,份量未够,该增强然后合拢,可作散文诗视之。宗教元素可有,但应淡化。宗教的东西为何要淡化?因为里面的观念物象都固化僵化了,是一种深刻的平庸,对文学性反而是一种伤害。正是从这个角度上看,纯宗教作品或旨于信仰的宗教作品都容易令人讨厌,例如《天路历程》,仓央嘉措的诗等,唐宋时的以禅入诗或以佛入诗皆然。</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写鸡汤的人,并不是他想写鸡汤,而是他对诗的理解刚刚达到鸡汤的水平。仓央嘉措是鸡汤鼻祖,汪国真是他得意门生。</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丙说)“黃礼孩,世宾他们提出的完整性创作,这个理论,我觉得莫名其妙!”</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先要弄清楚这个“完整性“里面的具体主张及界定,否则,无法讨论。</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关于王家新的《一碗饭》语丙和甲 )</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读细些。比如,这首诗的标题就是主题,然后,这碗饭承载哪些寓意?搞清这点,诗就大致可解了。</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首诗的主题,是因生存处境遭遇逆转、陷于绝望时的一种忍隐的悲鸣。这碗饭就是我们赖于生存的精神及物质力量的象征。诗中每一个句段及细节,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提供佐证及展开联想。作品有巨大的解读容量或误读容量是正常的。但并不能据此认为作品不可解。比如,对《静夜思》,一名小学生的解读当然同你有别,但能就此说明这首不可解吗?</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 指涉敏感,诸多顾忌,因而添加了一些障眼法,令粗心的和识力不逮的读者在阅读时无法得其要领。想想诗中关键短语:“筷子感恩”一一为何这卑微之物都要感恩?是谁迫它感恩?人是平等的,为何感恩。“不得不盘腿而坐"一一是哪种力量令一个人的生存姿态畸变,大幅度地退却!</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 李以亮的附评是准确的。但由于心存同样的顾忌,只能限于暗示,欲进还退,欲言又止,行文显得古怪而游离。</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 19.55px;"><br></span></h3> <h3>  (反驳诗无主题之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还未见过没有主题的作品,文学的,整个艺术领域的。作品是思想的载体。创作必然是主题先行,一如战役要预定战役目标那样。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标题不一定等于主题。无题不等于无主题。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都是无标题的。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品有巨大的解读容量或误读容量是正常的。但并不能据此认为作品不可解。比如,对《静夜思》,一名小学生的解读当然同你有别,但能就此说明这首不可解吗?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些诗是很考识力的。所以,要细读,别急于判断急于表达。假如暂未读懂就忍一忍。</h3><h3><br></h3><h3> 西方三巨头中的荷马、莎翁、但丁,我尤喜但丁。但丁将令你受益终生。如果你还没有这种感觉,失败的是你,不是但丁。<br></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语甲)工夫在诗外。感觉你的思想性文献与作品的阅读或吸收失衡,前轻后重。所以,在落笔时,会试图通过诗艺来提升诗质,剑走偏锋。因而,诗貌别扭多于自然。相信主观上你同样重视思想。但重视仅是愿意,这需要能量。你有相应的积累支撑你去重视吗?</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语丙)稍览你昨晚贴上的组诗。在试图阐发历史这一宏大主题,发觉你像我提到的套用宗教概念那样去套用历史概念。历史感的提练,并辟出新意,必须解构及重构,而这,需要强大的思想储备。套用既成的观念,典故,以期获得某种气势或穿透力,这种常用的叙史法,实际上一落笔就把诗摁到臭水沟里。当然,如果写着写着觉得羞了,就还有得救。</h3><h3> 一开始就全部暴露了创作意图或动机,神秘感没了,悬疑没了,会让人觉得还有多少诗味?</h3><h3> </h3><h3> 想想看,诗学有太多太多乱七八糟的问题和疑难杂症,令人有时怯于言诗。</h3><h3><br></h3><h3> 国产的先贤思想只有观点或命题,无论据无论证也无实证,究竟他们具体想说些什么,由你自猜。</h3><h3> “道法自然”这里的道是什么,自然是什么,谁给你界定过,都在拈花微笑扮神秘,后人只能盲人摸象,便于今人执几句来吓人咯。读《道德经》时,我几近吐血;《庄子》有同样的功效。《论语》好些,并不是孔子的思想好,而是态度好,较诚实。老庄假到死。</h3><h3> 今天,还发动小孩学这些所谓国学,一定学傻。如果先贤学说真是如此伟大神奇,我们还会活得那么糟糕。“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确是可用来哄小孩。</h3><h3><br></h3> <h3>  </h3><h3> 诗,是生存的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觉得它滋润只是极小数。诗,同样有令人迅速干枯的另一面。策兰、叶赛宁、顾城、海子……就是被诗一一或自己的诗整死的。</h3><h3><br></h3><h3> 朱光潜的美学是老派的,一种中国忽悠传统与黑格尔相混融的大路货。不是九唔搭八,而是九搭着八。</h3><h3><br></h3><h3> 我不善于自贴标签。不过,有次见某人晒自己是全球诗词学会的主席时,我就说自己是银河系的作协主席,中间还隔着太阳系这一级哩。対方一听就蔫了,因为在她的观念中,职位越高,写作水平就越高。</h3><h3><br></h3><h3> 《目睹一只鸟的死亡》共五节,重心在后两节。读到最后才觉诗性的冲击,同时竟忘了前面写了什么。这种阅读体验说明诗前轻后重地失衡。尽管它在铺陈中隐含递进,但由于影射过于直接及庸常,用语缺柔软度,从而弱化了诗的整体效果。是一首半好的诗。其中的亮点和败笔均可资借鉴。</h3><h3><br></h3><h3> 诗当然最好是通体纯油,无丝毫掺水,但这点谁也无法绝对做到。退而求次之法是偷偷摸摸地均衡掺水。</h3><h3><br></h3><h3> (语丙)你这几首诗,显示出较为扎实的基本功。不妨说,诗质比你之前给我看过的都好,甚至不亚于你贴上来的那些所谓“好诗”。当然,这样说还很笼统(正如乙所言的“深度拓展”),以下我给一个具体的角度性意见供你参考。从处理物象的距离关系上说一一即透过物象提取和营造意蕴,通常有四种方式:近距离的;中距离的;远距离的;最后是混合距离的。你的这些诗主要是立足于近距离,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涉足中距离。这个距离观的旨趣在于诗的空间感的拓展,从近距离算起,越往后,诗的空间感就就越大。然后,诗人最终能掌握到其中的哪种距离,取决于他的思想积累及艺术上的转化力。</h3><h3> 若能精读某位大诗人的一部诗集,就能从中察觉在空间处理上,诗人会发生哪些变化和转换。包括逐步成熟,登顶和衰退。</h3><h3><br></h3><h3> 我们的旨趣不是跟谁比。讨论时不得不比,仅是为了从中找出具体可感的经验,藉此相互印证,互相促进。我们诚于事诗,仅此而已,别无他求。就我个人而言,如果真是想击败谁,我早就扑出大街搅到飞沙走石或身败名裂咯。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羞于示人,改不了,也不愿改。再说,我那点东西,是从伟大的前辈身上偷的,好意思拿来卖弄吗?</h3> <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你写了什么,写成如何,主要有两个鉴定坐标。一是纵向的,自比,从中会看见有哪些进步或哪些超越。二是横比,同别人比,同经典大师比;这种比的前提是,你对他们的熟悉程度,你知道自己所写的东西他们是否写过?在质量上是低于、等于还是已有了某些超越?如果没有这些横比的条件,这个时候的写作就带有不自觉的盲目性。</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然后,如果你觉得我的意见啱,就可能发觉以下的意见像口号:</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span><span style="font-size:1.15em;"> “读者也可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学养去理解,去思考,去深化,去拓展,去延伸,去提升,或去再创造……"</span></h3><h3> </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不妨说,早年我也吃了中国文学理论及批评的不少亏,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读了等于白读。后来,我就转而致力于寻求对具体问题的具体索解一一全部出发点在于应用于创作,有操作性,而不是云来雾去地论道。</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中国作家的可悲之一是,早年所获得的认知几乎都是废的,成年后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回头作自我清算和重建,成功率也不高。因此,他们当中难见风华正茂的天才,能大器晚成已属万幸。</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大约二十年前曾读过洛夫的一首有名的长诗(诗名忘了),明显是仿自艾略特的《四重奏》,仿质太差了。高端意义上,港台几乎无文学。香港的刘小枫和黄灿然有份量,但他们毕竟是论家和译家。</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对问题的索解,并不等于非要答案不可。有些问题是无答案的,但知道无答案也是一种可贵的答案。而且在求索过程中,会有很多边际收益,因为每个问题都不是孤立的,比如自杀问题,它与生死善恶等应然地关联。而所有的思考结果,都会直接应用于实际创作一一思想有多深有多重,诗就可能有多深有多重。这不是我的创见,前辈教我的,不敢掠美。</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关于张二棍的《读聊斋》)</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这可谓解构及重构的一个案例。过去的东西已部分或全部死去,直接套用(如古体诗的用典和旧有观念原封不动的袭用等)的诗是死的,应通过拆散重组使之复活,再显现代性,这就需要“重估一切价值(尼采语)”的勇气和实力。张二棍在做这样的尝试,虽诗域较窄,但已初步见效。</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真正用功的诗人,都在探索并遵循某种诗学理路。虽然诗貌总以感性呈现,但绝不会仅凭感觉事诗。凭感觉永远是自欺欺人之说。现当代大诗人中,波特莱尔、叶芝、庞德、艾略特、帕斯、里尔克、布罗茨基、博尔赫斯、米沃什、希尼……哪个不是诗学渊深?哪个是凭感觉事诗的?从这个角度上看,口水诗是在开诗的玩笑。因为随便就能口占一首,六步成诗,得来全不费工夫。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无知无畏。</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 关于古典诗词,我的思考结论是觉其囿于两大限制。思想上受制于”文以载道",请注意,这个道是统治者的给定,因而视域上有致命的缺失。艺术上受制于固定的音律和语量的投入,削足适履。在这种自由度那么低的情况下,仍能写出若干杰作,确是古人的伟大之处。然而,这种畸形的创作立场和方法不可取。对古典诗词,可视为过去的一种美学资源应略加涉猎,但不宜久恋,因为这里面的现代性东西少之又少,沉迷其中,会变成昔人一一正如刘小枫所言,他们虽然在写现代诗,但不是现代人。</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近几十年内,提及艾略特的声音不算多。不是不愿提,是怕提,因为艾氏作为诗学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谁提到他,都自觉矮了一大截,不如找较矮的人提下。</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br></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篇《诗歌精神重建》就是空空如也的新八股啰。有观点(先不谈对错),无论据无论证;无思考,无体检。读完一无所获,只留下一个沉腰坐马,吐气开声的街头艺人印象。评论与创作一样,都是用生命自身的精神来书写的。看看里尔克的信吧。里尔克是促使你深入具体境遇及情势,令人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感。这篇八股文就拿几个大概念绕来绕去,连做学问的假架势都未学全,还在简介中自贴了一堆闪闪发光的标签。</span></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15em;">&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再说,用《诗歌精神的重建》这么大的论题,至少要有二十万字才能论得到肉见骨,仅用三两千字就只能喊下口号。 </span></h3><p dir="lt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