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相聚游夹山

林维平4985167

<p class="ql-block">  10月16日,重阳节前一天,应老同学易长炳的邀请,我们一行来到石门县夹山镇,为他家乔迁之喜表示祝贺。石门是我的家乡,自十七岁离开以来,回家的时间比较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易长炳新居离夹山风景区不远,是一幢非常漂亮的别墅,其设计、材料和工匠的施工水平堪称一流。我看过的房屋不计其数,但从内心来说,他的这座别墅令我震撼。</p> <p class="ql-block">  参加聚会的全体同学合影留念</p> <h3> 同学们在别墅前留影</h3> <h3> 易长炳和夫人新居合影</h3> <h3> 同学们自由组合</h3> <h3> 在一家餐馆吃中饭</h3> <h3>  吃过午饭,大家一边在附近散散步,领略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一边拍摄靓丽的风景照,作为同学们欢聚一堂的纪念。</h3> <h3>  一会儿,易长炳的夫人带我们游览碧岩泉。参观碧岩泉,必看碧岩廊、碧岩山和摩岩石刻。整个景区占地500亩,我第一次参观这座山和碧岩泉,大开眼界。</h3> <h3>  整个碧岩泉景区有摩崖石刻、小桥流水、碧泉喷涌几大景观。站在桥上,你可以俯瞰整个碧岩泉景区。桥身"碧岩泉"三个大字由宋政和元年的宰相张商英所题,因为圆悟克勤大师来夹山寺修行,是由他亲自介绍的。</h3> <h3>  走下台阶,我们就见到了泉水的真面目。整个泉水原是盛放在五池之中,取自五行八卦之意。由于星转斗移,现在只能看到三池。池边的大石按北斗七星方位摆放,而这些石头形成于白垩纪约1亿4550万年前。</h3> <h3>  这里的泉水是夹山的一个宝贝,通过科学检测可以直接饮用。因它属于弱碱性水,PH值大于7.8,是天然的苏打水。我国碱性体质者只占10%左右,其他都是酸性体质。</h3> <h3>  碧岩廊全长95米,以苏式彩绘的建筑风格展示夹山文化。画廊四周环绕500亩禅茶园,南北连接四方亭,中间立着八方亭,形成四通八达的观赏形式。</h3> <h3> 碧岩廊中的转经轮</h3> <h3>  碧岩泉的牌坊气势磅礴,正上方有"天下茶禅第一泉 一一 碧岩泉"几个大字。外侧的对联是我的老同学碧芳的先生张天夫所题:"宋唐诗后又一景,佛祖眼中不二泉",真实反映了夹山的独特风景和文化内涵。</h3> <h3>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位于石门县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核心景区距石门县城8公里。夹山寺始建于公元870年,历经唐懿宗、宋神宗、元世祖"三朝御修"至明末清初。</h3><h3> &nbsp;</h3><h3> 大顺帝王李自成兵败禅隐夹山后,任寺院住持30年,鼎盛时期规模很大,有跑马关山门之说。后经战乱大多数损毁,现已由原来的九殿一宫修复为六殿一宫。</h3> <h3> 经过陵衛进入闯王陵</h3> <h3>  "李自成禅隐夹山纪念馆"于1993年建成,上面悬挂的牌匾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吴立民题写。馆中陈列着李自成一生简介,以及他禅隐夹山的可信证据和文字介绍。</h3> <h3>  九曲桥也称放生池。相传古人信奉走弯路吉祥如意,这座桥刚好有九道弯,故名九曲桥。桥下是放生池,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那天,许多佛教徒、善男信女来此放生,以积功德。</h3> <h3> 在九曲桥的蘭清亭休息一下</h3> <h3>  紫色牌坊位于神道上,按照《石门县志》十二陵墓篇所载"旧有紫石牌坊,制造壮丽,为当事者所扑碎"而修复的"紫石牌坊",正中上书"奉天倡议"几个字,摘自李建候《永昌演义》批录诗中的一句。</h3> <h3>  大顺桥根据闯王的国号和年号而命名,桥下有永昌池,为半圆形。</h3> <h3>  闯王陵的牌匾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原明史学会会长刘重日老先生于1995年题写。整个陵园占地面积30余亩,由紫石牌坊、陵卫、神道、陵寝、明楼、纪念馆、野拂塔等组成。闯王陵规模宏伟壮观,完全是明清宫殿建筑风格,被誉为"湖湘第一陵"。</h3> <h3> 李自成的塑像</h3> <h3>  前往陵寝的神道。两边为石像生,第一对是石狮,它代表威严和权力;第二对是麒麟,象征祥瑞吉祥;第三对是大象,寓意李闯王曾打下南方江山;第四对是羊,寓意当年李自成年少时当过牧羊童;第五对是马,寓意李自成的戎马生涯。</h3> <h3>  奉天玉大和尚陵寝,是李自成的墓室。该墓于1980年由考古工作者挖掘,其一墓三穴的葬俗与李自成家乡陕北米脂相同。右穴是坐化缸,中间是骨灰坛,左穴由于盗墓者的光顾,只剩若干碎片和一块"圹符碑"。</h3><h3><br></h3><h3> 随墓出土的墓志铭、将军罈、圹符碑等大量文物,连同近些年在夹山寺发现的诸多文献资料,经多方考证,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后,化名奉天玉禅隐夹山的圆寂之地。</h3> <h3> 奉天玉大和尚塑像</h3> <h3>  此为刻有梅花图案的奉天玉大和尚坐化缸,相传李自成生前酷爱梅花。</h3> <h3> 准备前往李自成陵寝参观</h3> <h3>  野拂塔在离李自成墓室几米处挖掘出土,塔上镌刻"传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世野拂维禅师塔 ,康熙壬午年四月吉旦"。据明史专家考证,野拂确实是奉天玉的大徒弟,也就是李自成的大侄子李过将军。</h3><h3> &nbsp;</h3><h3> 顺治九年冬季,李过来夹山寺拜"奉天玉和尚"披剃,是临济宗33代传人。这座塔是为孝守师父陵寝而立,意即伴随师父左右。他曾化得大批钱财使夹山寺"光复旧观",最后圆寂于慈利县万圣宫。</h3> <h3>  明楼是闯王陵的最后一栋建筑物,也叫碑亭。摘录当年毛泽东看了李建候所写的《永昌演义》后,给作者信中写的一句"大顺帝李自成将军"的话,以示对李自成的纪念。</h3> <h3>  大雄宝殿建于唐代,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维修。殿前有清康熙四十四年和道光三十年石碑各一方,均为楷书阴刻。</h3><h3><br></h3><h3> 两方石碑上记载该寺兴废和李自成与该寺渊源。原"大雄宝殿"横额,相传系奉天玉和尚所书,夹山寺也因此而名噪一时。</h3> <h3> 东道主易长炳同学在天王殿前</h3> <h3>  陵寝墙壁上的窗户用梅花造型,寓意李自成酷爱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h3> <h3> 晚上朱淑珍组织娱乐活动</h3> <h3> 拍摄 林维平 江开家</h3><h3> 文字 编辑 林维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