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探秘☞仙台寨
仙台寨: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大箕镇干司村东贤子自然村白水河畔的一自然山峰上,因寨门上有“仙台”石碣而得名,为明崇祯年间所创建。仙台寨,依山而筑,建于山巅处,四周砌石,地形险峻,耸入云端。寨东、西壁尤为陡峭,形同刀削;北部最高,但山势较为平缓;南部为登寨的通道,地势亦较坦缓。山脚有建筑遗迹,似为入山登寨的门户。沿山间曲曲小道盘山而上,先至第一层石砌寨墙,其寨门已毁,隐约可见建筑遗址。再盘曲而上约五、六十米,折而向西,有寨门一处。拱形门上有石碣,匾书“仙台”二大字。右上角直书“大明崇祯十六年岁次癸未正月”题记,左下角题碣人姓名己被人为凿去,故不可知。
寨门拱洞内左右壁有门杠洞。寨门上为敌楼,有雉堞存。敌楼左右与南墙、西墙相接,有双壁相夹的运兵甬道可通四周。入寨门为百平米左右的空地,地面铺石板。两北角有一水井,井面由九块平滑的石板砌成。井水清澈甘甜,水面距井口不足1米。该井四季不涸。在高山绝顶有此不枯之井,实乃奇观。寨之东北角处,约20余级台阶直通北部高台之上。高台上为一块硕大的巨石,顶面平滑,约10多平方米,相传为兵寨里的演武场。向北再登数级,为寨之最高处。旧为庙堂,为寨之神佑之所,现仅剩遗址。
仙台寨四周寨墙保存基本完好,可见其当初建造工艺之精湛。考其建筑,当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由晋南入晋城,附近村民为避兵祸而建,约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完工。后废弃,乡民于寨内殿宇基础上塑神像,并逐渐忘其为寨,而独以庙称。相传寨门处旧塑有黑虎灵官像,寨门拱洞内有机关,若踩其上“灵官”便张开双臂来抱,煞是吓人。寨内曾供奉送子奶奶,故俗称“奶奶庙”。该寨为晋城地区保存相对完好的同时期古寨的代表,对研究古代军事、战事、城防均有很高的价值。
【注:上述资料查找自网络,有少许改动。】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景点,距离市区并不太远。我和妻子是下午三点左右开始出发的,沿山谷到达这个山寨脚下时,空灵的山谷里除了不知名的鸟鸣就是白水河潺潺的流水声。秋风舞动着树木和艾草,五彩缤纷的叶子优雅地飘洒着……
期间,由于没有找到当地人,我和妻子顺着一条羊肠小土坡开始寻找到达这座山寨的密道。数十年前,这里层层叠叠的农田应该还是有人耕种的,只是现在早已经荒芜了。灰蒿、野菊花和艾草足有半人多高……后悔没有拿登山杖和开山刀……我们淌过了四五块越来越小的山地,爬了六七个土塄,除了越来越密杂的树木和杂草丛生的土地,始终没有找到正确的上山路径。好在,后来遇到了两位牧羊师傅,告诉了我们正确的路线。
一路上坡的山路走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吃力的,好在我和妻子经常户外旅行和徒步,并不会觉得多累。大约半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仙台寨。用手机定位后测量这座山寨的最高处海拔约为560米左右。这样的高度在绵延不断的太行群山之中的确不算高,但若从山脚下往上仰望,还是感觉挺震撼的。
伫立山巅,昂首远眺。金风烈烈,群山巍巍。白水河如仙女一样环绕在群山脚下,一条由南向北的铁路干线,仿佛可以一路延伸到世界的尽头。晚霞染红了西山的云彩,群峰掩映在余光之中,让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分外妖娆。
下至山脚下时天气已然黑了下来,我和妻子有些后悔应该早些过来就好了。好在路程本就不远,有的是机会可以常来。
听妻子说,她在年轻时曾经和友人来过此地。那时的山顶的仙台兵寨还是有许多历史遗存。比如烧火做饭的地方,和两个刻在山顶石头上的象棋棋盘,只可惜现在这些已然找不到了。那时的山寨远比现在要更完好一些,雄伟一些。看着石砌的残垣断壁,不仅有一种沧海横流,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只有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才会有的感怀和意义呢?正如一首歌曲唱的那样:
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 2018.10.19夜</span><br>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自由摄影人,旅者,行吟诗人:</span>
<span style="font-size:1.00em;"> ཀུན་དགའ་ཕུན་ཚོགས།【贡嘎平措】浪子:伯牙之琴</span></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