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花开两季,一季两开。中国大美,三才四季六艺。
第六周周五下午,接学校通知,第七周周四的校运会开幕式初一年级组需要一分钟才艺展示,周三下午彩排,我抽到的主题是“三才”中“地”,训练不足三天,时间紧,任务重,还毫无头绪。一个周末,围绕主题,赶紧出方案。周一排方针,队形,安排人员站位。尽最大的能力将一分钟发挥到极致,尽最大的才能将一分钟主题演绎完备。
开幕式当天,整齐的服装,划一的折扇,力道的出拳,飞舞的旗帜,雷动的鼓声,无不震撼着全校师生的心灵。就连评委老师也对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
<br></h3> <h3> 很多老师都问我,你们这些道具都是怎么弄来的,这么齐备,一分钟的表演,能有这么多的花样。我骄傲的告诉他们,1810的家长们就是我强有力的后援队。有他们在,我什么都不怕。我只负责出点子,提要求,一应道具都由家长们负责,并且力争完美,全员讨论,怎么把效果做到最好,最难能可贵的是,能给我提供方案,优化构思。
他们很是惊讶,我是怎么让家长们如此团结一致的。我自豪的说,因为在这个大团队中,还有一个高情商的小团队1810家委会。沟通能力一级棒,做事超级细致,跑腿一级勤快。
<br></h3> <h3>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如此顺利,还是会有家长提出质疑:一分钟的表演时间,一个进场一个出场都不止一分钟,准备这些道具会不会太浪费,说好几个特长生进行表演,怎么就要集体备服装,千万别流于形式,对别的孩子和家长都不公平。我们都很理解这种质疑,所以,为了打消类似的家长顾虑,长风后援队们尽力沟通,解释,并没有因为委屈而放弃。最终所有家长一致同意。
所以说,为了不辜负所有家长们的期望与支持,不让长风后援队们付出白费。我,我的学生们,我的长风后援们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分工置办,租借物品。毛雨涵妈妈请假两天冒雨五跑市场定服装、鼓等。骑小毛驴将最后一个鼓从高山市场拖到学校现场;刘鑫宇妈妈陪同雨涵妈妈多次订购,并且联系印刷厂印制横幅;郑韩兵妈妈,焦龄仪妈妈,刘鑫宇妈妈怕我开幕式当天忙不过来,一大早前来替补。全程跟随,直到开幕式和当天上午的运动会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帮忙将所有的道具又打包整理,回复至借到校的模样。下午又来了一批家长,分工之后,每个人负责一个项目,帮忙拍照,或者留在看台照看拉拉队员们。比如:袁颖妈妈,陈轩爸爸妈妈,杨佳妈妈,陈子涵爸爸。他们都是下了班立刻赶过来的。比如:周五一大早就来的焦龄仪妈妈,刘鑫宇妈妈,袁中兴妈妈。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能让那些柔弱的妈妈身躯里,蕴藏着如此惊人的力量,又是什么能让那些明明刚上完班还跑到现场来帮我跟拍孩子们表现,负责孩子们安全的爸爸妈妈们。
我想,这些都源自于那份对1810长风班的爱。也许这就是长风班最后能呈现出如此惊人表演的原因吧。
花开两季,一季缘来,一季缘散。我希望我们只有缘来,永不言散。<br></h3> <h3>立地之道,曰刚与柔,刚柔相成,厚德10<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