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秋刚过,随即闪入甬城宁波,领略其千年古韵,时间虽短,感受颇多。</h3> <h3>普陀山、雪窦寺的佛教文化,奉化溪口、前童古镇的民俗文化,天一阁的文人藏书文化,十里红装的闺阁文化等等,素履前往,目不暇接。</h3> <h3>从宁波出发约一个多小时经跨海大桥到达舟山,然后坐船几分钟就到了普陀山。</h3> <h3>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据载“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本高僧慧锷(音e)在五台山礼佛见到一尊观世音菩萨像后非常喜欢,想带回日本供奉。传说,当他所乘的船行驶到普陀山附近的莲花洋时,突然狂风大作,天地昏暗。只好把船靠上码头。谁知,船一靠码头,天色放晴,风平浪静。又命开船,天气再次变坏,洋面上还涌动起莲花状的大浪,一连三次都是如此。慧锷见此情形,面向东瀛(日本)本土祷告:菩萨不肯去日本就留在此处吧!于是,慧锷经潮音洞登上普陀山,并把这尊佛像命名为不肯去(日本)观音。由此,普陀山成为中国四大菩萨道场之一”。</h3> <h3>牌楼,塑像,在阳光下庄严神圣。向上攀登心里却在寻思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简单而朴素的佛说,既如此,那些“三千个礼仪,八千个威严”又有何意?</h3> <h3>观音金身塑像高耸入云,雕塑精美,越往前靠近心里越发震撼,震撼的不仅仅是工匠们的塑造,而是观音菩萨慈悲为怀的博大以及字字珠玑的《心经》。⚘🌱</h3> <h3>一羽白色的鸽子在观音面前也是悠然自得。</h3> <h3>几枚鲜嫩的果子在观音面前也是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h3> <h3>绿茵、庙宇、石栏、大树,和谐相处,静谧安详。</h3> <h3>就连墙头上的灰瓦也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h3> <h3>致力和谐,崇尚美好,这就是“和尚”的由来么?</h3> <h3>朝拜观音菩萨到底要朝拜什么呢?四大皆空了为啥还要拜佛?虽万物皆佛性,但大凡佛性之门迟迟打不开,拜佛就是打开觉悟之门,让心灯绽放智慧的光芒。🍃<br></h3> <h3>释租说“佛是人而不是神”,可是有很多人把佛供奉成了神,由此陷入执迷相而找不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佛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种方法,如果佛是神,那么神怎么会圆寂、入灭呢?</h3> <h3>普陀山的美丽不仅仅是它的自然环境,仅凭是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就足以名扬天下。</h3> <h3>普陀山不高,岂不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之名句?什么是“仙”?仙就是故事,犹如我国的四大名楼,要是没有那些文人墨客在那里鼓捣点题诗作赋的故事,后人哪会晓得那些楼阁?再说了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亭台楼阁。🌷</h3> <h3>普陀山的海水不像三亚的海水那么湛蓝,似乎有点像黄河之水泥沙俱下,殊不知,这就是味道!如果没有汹涌澎湃,哪会有惊涛骇浪?如果海水湛蓝,鱼翔浅底,那怎么能体悟到什么是摧枯拉朽,卷起千堆雪的意境呢?❄🌊</h3> <h3>风起时,海的情绪、骚动乃至脾气仿佛骤然爆发,惊涛拍岸,摧枯拉朽,蔚为壮观。</h3> <h3>风停了,浪高浪低全然不见,风平浪静,海水如此,人的境遇亦如此,要不怎么会有人生跌宕起伏之说?</h3> <h3>夕阳西下,普陀山的傍晚,暮霭依依,余晖撒金,暮鼓声声,梵音缭绕,一切都显得那么安详,那么舒坦。🍄</h3> <h3>普陀山最大特点就是与大海相连,正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h3> <h3>大千世界,不求闻达,明心见性,内视反观,饥食困眠,怡然自得。自在观音,如此而已。🍒🍎<br></h3> <h3>雪窦山位于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为四明山一支脉,海拔约800米,有"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美誉。<br></h3> <h3>雪窦寺因雪窦山而得名,是弥勒佛的道场,整个寺庙坐落于环山群抱之中,晋代古刹,气象万千。🌰🌽</h3> <h3>寺内环境宽敞宏大,藏绿掩萃。🍊</h3> <h3>寺庙建筑飞檐斗拱,气宇轩昂。</h3> <h3>布局严谨,中轴线的四个方位置放铜制四大天王寓意风调雨顺。</h3> <h3>弥勒佛居高临下俯瞰红尘,正所谓: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天下可笑之人。</h3> <h3>弥勒佛是未来佛,佛像身高33米,表示弥勒身居33层天,也有说法奉化布袋和尚圆寂的日子为三月初三。 莲花座高9米,通高56.74米,意示弥勒菩萨将在五十六亿七千四百万年后出生人间。<br></h3> <h3>弥勒佛右手持佛珠,左手持布袋,有时爱遐想,手持佛珠好理解,而手持布袋是何意?有人说是钱袋子,呵呵,佛要钱💰干嘛呢?现在很多的紫檀、黄花梨、玉器雕塑的弥勒佛身边都有一个钱袋子,周边还要有许多钱币和金元宝。我想这可能是人们的一种错觉或是弄错了,弥勒佛手中的布袋应该是想收回人世间的烦恼或痛苦而不是什么钱。</h3> <h3>爬至顶端再乘坐电梯就可以达到弥勒佛脚下,举目四望,风光无限,佛瞰人生,我们看到的只是行色,要不人们为啥都愿意成佛呢?🤭</h3> <h3>登高望远本来是一种别样,可是你想上去还得掏20元,美名其曰“恭抱佛脚处”,一个脚丫子有啥好抱的?🤗,岂不闻有“临时抱佛脚”之说?😂这样一来突然好像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尽管如此,人们还是趋之若鹜,抱佛脚嘛,谁不愿意抱一抱呢?万一抱出来个华丽转身呢?😏🌱⚘</h3> <h3>不管是钱袋子还是抱佛脚,其实都是人们心中一种朴素的夙愿,不论如何,每当看到憨态可掬的弥勒佛时心里就欢喜的不行。</h3> <h3>从雪窦寺出来径直去了溪口镇,蒋氏故居也在这里,依山傍水,景色怡人。</h3> <h3>只是这里的商业气息太过于浓厚,本来是一个古朴幽静的小镇,如今商铺鳞次栉比,游人如织,好不热闹。</h3> <h3>好在一些房屋建筑还有几分原来的模样,看着那些旧屋老宅,想必当年这里也曾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正所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h3> <h3>从闹区出来,眼前一亮“三味书局”进入视线,何为三味呢?据史料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酱)”的古语。正是:“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br></h3> <h3>溪口老街,一边是繁华闹市,一边是幽静的剡(音shan)溪江,这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反差。🍇<br></h3> <h3>江水缓缓,蓑翁悠悠,鱼翔浅底,碧波荡漾。<br></h3> <h3>房前有水,屋后有山,人们在这里选择居住真可谓胜似神仙。🍍</h3> <h3>距离剡溪江不远有一处私人植物园,其中硕大的西班牙千年橄榄树挺拔俊秀,造型各异,让人震撼。</h3> <h3>以前只见过盆景里的罗汉松,长寿松就觉得惊羡不已,而眼前这么威武雄壮,造型旷世的千年橄榄树还是第一次见到,似鲲鹏展翅,如苍龙探海。🥑🍅</h3> <h3>在这里人们不是看中你家有几套房子,几辆好车,就认为你富有,而是看你家里或门前种植了多少棵树。</h3> <h3>家里种树说是炫富,其实只是一种说辞,深层次的含义应该是这里人们注重环保,讲究生态。当然还有其他的寓意,比如荫及子孙,福祉家人等等。🌶</h3> <h3>前童古镇位于宁海县,虽说名气不及乌镇、凤凰古镇,但古镇的原始风貌,风土人情以及“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房屋有雕梁”的特点是其他古镇不可比拟的。</h3> <h3>一跨进古镇那种悠闲幽静、清新质朴的气息扑面而来。</h3> <h3>古镇的人那一定是质朴的。⚘</h3> <h3>古镇的人那一定是勤劳的。🌹</h3> <h3>古镇的人那一定是有所期盼有所向往的。🌻</h3> <h3>古镇的人那一定是悠闲自在的。🍂</h3> <h3>就连古镇的石路、小巷,庭院、狗🐶也无不显露着情趣、味道、和谐。</h3> <h3>古不同于旧,古是一种时间穿越,是一种文化传承,当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县冠于一个古字时那么这里的故事自然就会多了起来。🌲</h3> <h3>比如河北的千年古城正定,那里有大佛寺、广元寺、临济寺祖庭。</h3> <h3>比如河北的千年古郡灵寿,那里有辉煌一时的中山国,记录着白狄一族最终融入华夏文明的悲怆历程。</h3> <h3>比如河北的千年古陉井陉,井陉是太行八陉中最重要的古陉之一,秦皇古道,背水一战悲歌故事数不胜数。🌺</h3> <h3>比如河北的千年古州赵州,那里有举世闻名的石拱大桥赵州桥,龙天共赞的柏林禅寺以及脍炙人口的“吃茶去”“庭前柏子树”“棒喝”等偈语禅风。</h3> <h3>“甬”之文化可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卧薪尝胆,鞭尸夫差,西施浣纱……</h3> <h3>前童古镇虽没有吴越争霸可歌可泣的经历,但其七百多年历史也足以彰显“甬”人的自信、胆识、魄力、创新以及人杰地灵富理帅气的眼光与聪慧。🐝</h3> <h3>街巷、老宅、牌匾,门头、雕梁古香古色。</h3> <h3>石槽、石渠、石板、石方井、石圆井历尽沧桑。🍃</h3> <h3>将古香古色和历尽沧桑连贯起来不就是古之韵律?甬之味道么?</h3> <h3>更有趣味的是,前童古镇的人们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传统的“抬阁”(抬大花轿)活动,以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h3> <h3>大花轿高约五米,装饰点缀极为华丽,平时都放在祠堂里,每年正月十四数十顶大花轿一股脑涌向街头巷尾,抬大轿,放铳花,加上全国各地的游客云集于此,场面宏达、热烈、喜庆,不言而喻。🌾</h3> <h3>东方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宁海县,环境优雅,展示的主要是丝绸之路上各个时期的精美雕塑。</h3> <h3>看到这些佛像就想起了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他为了创作漫画《六祖坛经》《佛说》《心经》淘了一千多尊佛像,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h3> <h3>看着这美轮美奂的佛像好像在穿越时空,那时工匠的审美、眼光、设计、想象力、创造力是何等的超前啊,这种超前其实源自于对佛的虔诚,对佛的理解,这也算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吧。</h3> <h3>十里红装文化博物馆也在宁海县。</h3><h3><br></h3> <h3>十里红装名扬海内外,这是因为十里红装个性十分鲜明,民俗文化极为浓厚,喜庆场面独一无二,十里红装亦简称“闺阁文化”。🍁<br></h3> <h3>十里红装是古越甬人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别样民俗文化,视觉冲击非常强烈。仅凭这个“红”字,就把你们从日常生活中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红色在国人的色彩概念中地位尤为重要,通过闺女嫁娶,浓墨重彩十里红装,把中国红演绎到了极致。</h3> <h3>当然现在“十里红装”已不再现,但当年盛大红火的情景仍让人浮想联翩。</h3> <h3>从十里红装文化馆出来正好途径“兴宁廊桥”,该廊桥气势宏伟俊朗洒脱,泰泰然,悠悠哉。</h3> <h3>河水快到廊桥处有几道弧形的“拦坝”,似弯弓,像弯月,非常优美。🌱</h3> <h3>天一阁在宁波市,面积不大,但灵巧别致,既有苏州园林的韵味,又有翰墨飘香的清新。</h3> <h3>据载: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br></h3> <h3>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br></h3> <h3>天一阁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br></h3> <h3>据载:范钦辞官返回故里以后,又收得故里的万卷楼、静思斋等藏书,经多年积累,蔚成大观,所藏典籍达7万余卷。这些典籍大部分是明代刻本和抄本,有不少是海内孤本,价值连城。<br></h3> <h3>世界上收藏古玩字画,古董玉器,钱币雕塑,家具集邮的人数不胜数,而收藏书籍的大家却寥寥无几。为啥?</h3> <h3>因为,收藏书籍是一个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博古通今的文化素养集大成,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书卷的材料多是纸质的,由于气候的原因和地域的因素,书籍是很难保存的,天一阁地处江南,潮湿阴雨比北方要厉害的多,七万多册各种版本的书籍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那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啊。🌵</h3> <h3>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但是你不读万卷书,就不知道千里路如何行,为何行,即是行也是肉体在行,而你的灵魂却不知所措,眼前一片茫然,最终你的思想还是在原地未曾移动一步。</h3> <h3>北宋宁波学者汪洙在《神童诗》中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如果摒弃仕途的那点意思,这个“高”的深层次含义应该是一种情怀,一份情愫,一味林泉高致的优雅。🐧</h3> <h3>天一阁里有一院名曰“麻将博物馆”,记述了麻将的起源、年代及发展。庭院的地板砖上全是用“饼条万”拼接而成,院内有铜铸的三个人在打麻将,三个人?那就是寓意着三缺一呗🤗</h3><h3><br></h3><h3>“筒去索来犹半日,参横月落不曾知”,参横即参星横斜,意指夜已深了,形容打麻将时间过得飞快😂😂。如果人们把打麻将的劲头用到学习中去,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硕士、博士😏😅😂🤗</h3> <h3>天一阁内的院落,清新优雅,一步一景,林荫石阶,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所到之处,心旷神怡。</h3> <h3>在都市生活久了,来天一阁体会一下“万卷诗书来左右,容我佳园一藏身”的乐趣,那自然是非常开心的事。🐓<br></h3> <h3>月湖毗邻天一阁,那边是藏书楼阁,这边是平湖秋月,联袂辉映,相得益彰。</h3> <h3>方中有圆,圆外有方,方圆合一,谓之大道。</h3> <h3>蓝天下的月湖,风清池静,这里没有火焰山的那种炽烈。</h3> <h3>柳叶抚风,碧波弄影,这里看不到戈壁滩的那种粗犷与空旷。</h3> <h3>在这里心仿佛安静了许多,突然想起“池小能装月,袖口藏乾坤”禅语……。🐙</h3> <h3>南塘老街汇集当地的各种什锦小菜、点心饴糖,风味小吃。</h3> <h3>各种老字号的店铺连线成片,鳞次栉比,在这里总能找到合乎你口味的佳肴。</h3> <h3>游人如织,门庭若市。</h3> <h3>奉化芋头,宁波有句老话:走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h3> <h3>说是老街,但也不乏时尚,有的店铺装潢别致。</h3> <h3>有的店铺外面用花草轻轻点缀,瞬间显得温文尔雅。🍒</h3> <h3>尘封佳酿,堆积成墙,尽显古越之豪迈,甬人之放达……。🌹</h3> <h3>老妈精神矍铄,风采依然。🌺🌱⚘🌻</h3> <h3>祝老妈身体永远健康,开心快乐每一天。🍒🍉🥦🍄🍎</h3> <h3>回来后事情较多,哩哩啦啦,断断续续到今天才鼓捣完这个美篇。五天的游玩非常快乐,感谢张总的热情款待与陪伴,素履甬韵,来年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