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26日,信阳卫校在豫风楚韵人杰地灵的信阳<div>市创办。信阳市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被誉为“山水茶都”,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誉。(图片来自网络)</div> 美丽的信阳市 半个多世纪来,信阳卫校人在信阳这个钟灵毓秀的茶乡书写出了一篇中等医学教育的锦绣华章。 <p> 信阳卫校最初的名称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卫生厅护士学校第三分校。由省卫生厅投资,占地20亩地,五排平房,学校的教学由原信阳专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承担,学校仅设有护理专业。1958年8月全校迁往郑州市,改称“郑州助产学校”。信阳政府在原址上成立了“信阳地区初级卫生人员训练班”。同年,信阳地区投资成立了“信阳医学专科学校”,并迁至信阳市大拱桥。那时候,学校有教职工15名 (其中六名教师),38间平房,因办学条件简陋,1959年调整为“中等卫生学校”。1960年5月,经省人委批准,学校再次升格为“信阳医学专科学校”。随后,在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中再次改为中专。这一时期,可谓是学校艰难的创业时期。</p> <p> 1961年8月,信阳医专和信阳地区卫生干部学校合并,迁入工区路赵家桥,学校命名“信阳卫生学校”。次年,郑州医专、郑州产校撤销,两校的部分教师以及撤销后的郑州市助产学校的部分校产充实到信阳卫校,信阳卫校迎来了她建校以来第一个稳定快速的发展期,这一时期持续了5年时间。</p> 六十年代的学校建筑(一) 六十年代的学校建筑(二) 冬天的校园 1966年夏,文革开始。学校停止了办学的步伐。1969年12月,学校奉命解散。学校的教职工被遣散到信阳各县、乡。其中,一部分人员充实到了建设中的商城鲶鱼山水库的水利医院。 1969年11月学校解散,全体教职工合影。 1972年9月,学校恢复办学,绝大多数教师又陆续调回到了学校,一批下放到各县的信阳医务界知名人士也调进学校。信阳卫校如同凤凰涅盘,浴火重生,重新扬帆起航。 <p>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信阳卫校人紧跟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秉承救死扶伤、性命相托的办学初心;艰苦创业、自立更生的办学精神;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经过几代人薪火相传,一支厚德尚医、团结奋进、勇于开拓的教师队伍在信阳卫校这片热土上展现。</p> 这一时期校园建设愈发美丽。 校园俯览 第一实验楼与东教楼 第二实验楼 阶梯教楼 青春花园 东操场 校园一夜玉龙寒。 东教楼前,踏雪有痕。 一夜梨花开,万絮落纷纷。 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p> 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设施愈发完备, 到了2004年,学校有实验室66个,实验设备870万元,实验开出率达到了98%。</p> <p> 1993年,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的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简称卫Ⅳ项目)在河南省启动。随后,学校先后被河南省卫生厅和卫生部确定为项目教改试点学校和项目教改联系学校,学校组织力量对社区医学专业进行了改革尝试,最终出台的“能力阶梯递进型”教改方案,获信阳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p><p><br></p> <p> 1997年,学校“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整体护理为内容,加强人文社会科学” 承担了省卫生厅交给的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任务,经三年教改实践,成效显著。信阳卫校组队在全省19所中等卫校参加的护理教改综合素质测评中,总成绩名列榜首。</p> <p> 学校在文体方面成绩也很突出,在1991年全省中专卫校田径运动会上,取得了女子团体冠军和男子团体亚军的荣誉。1995年在信阳举行的健美操比赛中,获得总共三个比赛项目中的双人操、六人操两个第一、单人操第二名的骄人成绩。</p><p> </p> <p> 每周一升国旗演奏国歌、文艺演出、大型活动开幕、迎宾都有管乐队的参与。再加上“育美社”开展的各项活动,一时间,学校之内乐声阵阵生机勃勃。</p><p> </p> 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 <p class="ql-block"> 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研究成果、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全省同业中领跑,学生的学业成绩每每在全省统考中领先,信阳卫校成了全省中等卫校公认的排头兵。兄弟学校频频来校参观,进而湖北、湖南、甘肃、河北、安徽等外省的卫校也相继来学校交流,使学校的声誉在省内外得以提升。以至于信阳卫校在省内卫校开会时,常被一些同行称为“老大哥学校”,这样的称谓,使得大家既感到自豪,又觉得使命之重。 </p> <p> 到2004年,学校开办过十九个专业,十二类培训班,从信阳卫校走出的毕业生达2万5千余人。</p> <p> 曾经沧海既往事,犹存丹心一片情。信阳卫校的辉煌离不开为信阳卫校崛起的奠基者们。1994年卫校老同志合影。</p> <p> 信阳卫校的辉煌属于每一个相伴信阳卫校的人。1995年全校教职工合影。</p> <p><br></p><p> 青春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友谊是珍藏百年的美酒。时光如水,岁月如歌,时间转瞬即逝,人生风雨兼程,光阴似水流年。在卫校的曾经,已化作为刻骨铭心的情感,而今,成了浓浓的“乡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