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主阵地关注学困生成长

s.mile(^_^)

<h1>——郭家桥中心学校“青年教师成长联盟”暨高语组开展“课堂关注学困生的有效策略研讨”组本教研活动</h1> <h1>  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要志存高远,胸怀仁爱,修习六艺。古人如此,作为我们新一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更当如此。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也是学校的新鲜血液,肩负着学校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为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专业素养,搭建成长的平台,郭家桥中心学校高语组于10月18日开展了以围绕“课堂有效关注学困生”为主题的青年特岗教师汇报课组本教研活动。</h1><h1> 本次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郭家桥中心学校王学武校长、马惠峰副校长、马自仁副校长、王志国副主任及全乡高语组教师纷纷走进课堂,参与此次教研活动。高语组共有三位青年教师自主申报参与展示。</h1> <h1>   马小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五年级上册《酿》这篇课文的课堂展示。课堂上马小芳老师教态大方,教学环节清晰流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娴熟,在课堂上采用奖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新颖,分工明确,教学效果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h1> <h1>   何艳波老师课堂展示内容为四年级上册《麻雀》一课。何老师那亲切的语言、美妙的声音拉近了和孩子们的距离,积极创设情景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在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的讲授中,孩子们懂得了爱的伟大。</h1> <h3></h3><h1> 李新华老师课堂展示内容为四年级上册《球王贝利》。李老师的课富有朝气、活力,在课堂上采用激励语言多方面鼓励孩子、肯定孩子。注重朗读训练,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h1><h1> 三位教师都紧紧围绕“课堂有效关注学困生”这个主题实施教学,都能根据所选课文特点,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又能展现自我特色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做到了准备充分、设计巧妙、主题突出,课堂效果扎实有效。</h1> &nbsp; <h1>&nbsp;</h1> <h3></h3><h1>  紧接着,听课老师结合课例,围绕主题集中研讨,大家踊跃发言、积极献策、各抒己见。王志国副主任对研讨老师的发言做了总结,他指出,在课堂中做到有效关注学困生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h1><h1> (一)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关注学困生,难易要适中,指向要明确。</h1><h1> (二)课堂上要给学困生预留充足的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回答问题的时间。</h1><h1> (三)在课堂上只要学生有点滴的进步都要不吝啬赞美的语言去评价孩子,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h1><h1> (四)关注学困生需要所有教师“用心、用情、用智”长期坚持去做,每个教师都应把转化学困生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h1><h1> 最后王学武校长总结发言,他指出通过本次活动希望教师能多看、多思、多悟,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能聚焦课堂主阵地,关注学困生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去挖掘孩子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沐浴在老师充满爱的目光里!</h1>

课堂

学困生

老师

孩子

教师

高语

青年教师

教学

关注

郭家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