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白石~白竹~白鹤村之神话传说

秦家小院

<h3> 白石垌神话传奇故事</h3><h3> 秦家小院 座落在桂林兴安县城东北方向的白石乡,原名叫白石峒。整个白石峒天然生成一座大城堡。出入白石垌,有东西南北四条通道。东面从近峰岭的天门坳进入白竹村,南面从千步岭进入高圩头村,西面从崔家经七里峡进入鳌头村,北面从漠川庄子经盘古岭到山口村。这四条很有规则的大通道宛如城堡的四座城门,把白石垌与外界连成一体。除这四座城门外,其它地方都是高山峻岭或悬崖峭壁,车马不能通行。因为地理环境独特,加之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往今来,白石垌流传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h3> <h3>  白鹤峒里天书显灵 话说元朝末年,在现今兴安县白石乡白竹村委的白鹤自然村。有个名叫常遇春的小伙子,年方18,身长七尺有八,长得五大三粗。其父早逝,家里非常贫穷,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每天靠打柴维持生活。他长年累月爬山砍柴、干体力活,练就了一身的气力,走起平路来,那可是健步如飞。</h3> <h3>  一天,他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一座山上砍柴。选好砍柴的地方停下来后,顺手将装有烧红薯的小布袋子挂在一棵大树上。时过中午感觉饥饿,正准备用餐时却发现挂在树枝上的布袋子被一只白鹤叼起,正往半山腰飞去。心想,“这怎么了得,那可是我少得可怜的的中餐啊。”他冲着白鹤高喊:“白鹤,给我留下一个吧!”白鹤哪里听他的,继续往上飞。年少气盛、气血方刚的他不顾疲劳拔腿就直追过去,虽说他爬山如履平地一样,却也落下一节,当追到半山腰时,眼前出现一个了山洞,几棵大树长得茂盛,几乎遮严了洞口。那只白鹤嘴里叼着布袋子好像故意逗他似的,就落在洞口边的树枝上,遇春捡起一个石头就朝可恶的白鹤打过去,希望能捡回烧红薯。白鹤见了,扭头钻进洞里去了。常遇春不管三七二十一,顺着洞往里追,追进洞去竟然不见了白鹤的影子,只是觉得走在洞里越来越宽敞明亮,前方一个台阶上还有一小池水,清亮清亮的。一路的追寻以及大半天砍柴的劳累,早已口干舌燥的他,一见水就弯腰趴拉着身子喝起来。也是奇怪,水一进肚,顿时一股清凉的感觉凉透了全身,肚子也不觉得饥饿了,他又多喝了几口才心满意足地抬起头来,他干脆选块石头坐下,好奇地仔细打量起这个有些神奇的洞。在洞的最宽敞处有一块大石头,形状很像一张供桌的案台,案台上面分明有一本书,旁边好像还摆放着笔。他便好奇地起身走过去。心想这东西是什么人放在这里的呢?看看四周没人,便大胆地伸出手翻开书想看个究竟,这不翻开不打紧,一翻开书,一道金光突然从中闪出,把他吓了一大跳。在闪光的那一瞬间,不觉得全身为之一振,分明感觉到一股神奇的力量流遍了全身,顿时心胸也豁然开朗。这时的遇春感觉到自己在这一刹那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似的,显得特别来精神。他觉得很奇怪,心想,“我是不是来到了仙境?刚才所喝下的难道是仙水?那案台上摆放的又是什么书呢?”一连串的问题萦绕在脑海里,稍稍定了定神后,回过头去看看刚才喝过水的地方,只见比脸盆还要大的一个石头盆子里还盛有许多水,看起来真像村里私塾老先生教孩子们写字用的砚盘,只是大得许多许多。看到这里,他更坚信自己与仙有缘,一定是来到了曾听老人们说过的仙境,那么面前的案桌上摆放的书肯定就是天书啦。好啊!他不由得暗自庆幸、一阵狂喜,心想,“这里可能是仙人们修身养性的地方,也不知是我多少辈子修来的福分和造化,让我遇见仙人们留下来的这些宝贝东西,为何不趁机学点仙人们的法术,也好造福百姓。”于是,他便一页一页地翻看案台上的天书,见天书里面有人物画像,也有文字说明,都十分耀眼。正觉得蹊跷时,原来连一个字也不识的他,便能看得懂书上的文字和图画上的内容!更为奇怪的是书上那些拿刀耍棍的各种动作图案和文字内容,他都记得很清楚。他信手捡来一根树枝照着书上的动作按顺序比划起来,觉得很来劲。反复比划了几遍之后,觉得树枝太轻了,舞的不过瘾,想找根大点、重点的树枝来舞,放眼看去洞里四周连根树枝影子都没看见,他就近扳下身旁的一根石柱,拿在手上一抖,竟从石柱里抖落掉一些石块后,现出一把大刀来,刀柄上镶有蟠龙戏珠的图案,惊喜的他连忙用衣角擦拭一番,大刀顿时亮光闪闪,刀上还写有文字:长三尺八寸,重一百二十八斤。遇春拿在手中不轻不重,好像是专门为他打造的一般。他手握大刀又按照书上的动作比划练习,有大刀在手更来劲了,舞动起来虎虎生风。他不停地舞着,累了渴了,喝几口水充饥。这样一直练到太阳落山才担柴回家。</h3> <h3>  遇春自从有了奇遇,每天便早早地来到山上砍柴。日常所要砍的柴,现在只要一会儿功夫就砍好了。把柴禾砍好之后,就来到洞里练武。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他练就了一身神功,洞中那本书里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熟,作战用的兵法已能灵活运用,之后他就用学到的功夫为村民谋利益。</h3> <h3>  一天,一心在洞中练武功的他,到傍晚时分才发觉没有砍柴,转眼已是天黑了,只好空着双手扛起扁担往家走,快到家门了还没有想好怎样向年迈的母亲交代,不由自主地轻声说道:“肩上能有两捆柴就好了”,谁知话音刚落,肩膀上扁担的两边马上都各有一捆上好的柴!他喜出望外,挑起回到家中。</h3> <h3>  为了感谢白鹤的知遇之恩,他给这个洞起名叫白鹤洞,白鹤洞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遇春住的村子也因白鹤而得名。白鹤洞中的白鹤早已飞去,但神奇故事仍然流传。而今白鹤洞中仍尚存石案台、石砚盘和石笔等。</h3> <h3>  图片为白石乡白竹村委白鹤自然村。白鹤洞就在该村落对面石山的半山腰间。</h3> <h1 style="text-align: right;"><b><font color="#ff8a00">文 图 秦家小院</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