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808080">大自然的美,从来都是丰盛端庄的。郑重自持。如同一种秩序,一种道理。
——引子
我用这样的箴言敬给我的生活:我希望你读很多书,走很远的路;我希望你爱很多人,也被很多人爱;我希望你走过人山人海,也遍览山河湖海;我希望你看纸质书,送手写的祝福;我要你独立 坚强 温暖 明亮,我要你在这寡淡的世上,深情的活一场。
可我不知道怎样用隽美之词赞美秋天,我想秋天是用诗词挽吊的吧?不然怎样话凄凉。一座极小的城,城里藏着拥挤聒噪,再也蛰伏不住的灵魂,总想去旷野透透气。
戊戌年秋尽时,这一夜睡得不算安稳,恍恍惚惚听见极其细微的声音轻扣小窗,起身,掀开窗帘,夜空被浸染成烟熏色,如勾的上弦月早已湮没在黑沉沉中。任凭不醒的梦一再美化,可终究与深秋的夜雨一起冰封在这个季节。
雨下了一夜,早晨路上的行人恹恹的样子,举着伞,各自低头而行,都像是来祭奠这个秋天的。我们的车向着旷野驶去,扑面而来的雨落在车窗上,雨刷器一次次抹去,一次次袭来,抹不去的阴阴郁郁,抹不去的苍苍茫茫,抹不去的思念爱恋,为何我们如此情有独钟,爱上这荒凉的看不见一线生机的大地?试问你也可是如此?她(左姐)说:我爱南方的秋,那里郁郁葱葱,从不曾凋落,从不曾死亡,这里的秋太过悲凉,总是让人心凉。我想既然能让你如此心凉,想必也是悄悄爱的,只是你还浑然不觉罢了。
车疾驰在晋北西行的路上,偶尔可见几片早已失去水分干枯的黄叶,还恋于枝头,喜鹊早已学会独自在寒冷来临前建造好它的新窝,田野里看不见劳作的场面,再没有什么可供你采摘。边墙,古堡掩藏在荒芜的旷野,等待着晋北入冬的一场雪覆盖身躯,或许那时,便可伪装在旷野里成为一个孤独的舞者,土地冰封前的世界很是井然有序的,我们也该为自己视觉披上一件御寒的外衣。行至人烟寂寥处,听几声鸟的悲鸣,看着塞外如暮年老去,每个人都能说几句老僧状的话。
芦花浅水处(常门铺水库)这里大概有我们共同的神,你在水中,我在岸边。各自在光明,生命力,真实,向好,向美而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做到终身美丽,但是,终身向美而生,也是可能的。因为我们曾在无风的春天,一起听过山谷里传来的第一声布谷鸟鸣,那清亮,婉转,悠扬时不时会在梦中回旋;秋雨里我们躲在伞下,一起听赤麻鸭如孩童般憨憨地啼叫,我们解读与自然的对话,进入角色的配音,总是忍俊不禁。水面上赤麻鸭的角逐,不知谁先进入终点。爱从来不需要语言,我陪你一起输,我陪你一起飞,这就是告白。
谁提起了橘子洲头,只可惜这里看不见百舸争流,只见恰同学少年已是两鬓霜染,苍茫大地,留下岁月的河流。好喜欢芦花里那段以爱的名义撒下的狗粮,你和她一起培育出了一生能够开心的种子,你说:我要和你此生品尝;他和她万幸没有擦肩而过,他说:我要拥你入怀共度风雨;她和他从未十指相扣可脸上明明写满幸福,他们说:这样就是我们的地老天荒。喋喋的归处,留下善意与疼爱,赞美与体谅。</font></b>
</h1><h3><br></h3> <h1><b><font color="#808080">转过进士弯行至威远古镇,这里我是有耳闻的,老堡墙残缺的半壁江山后面,仍旧住着饱学之士留下的后代,也许翻开历史书籍,真能寻到你家是哪位进士的第几代嫡孙呢!午饭威远镇的农家饭,80后兄弟张密悄悄地在大家不知情下买了单,碳水化物的摄入总是让人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实惠的大馅饼冲撞着味蕾,实实在在与货真价实,体现出人的憨厚,儒家子弟经商少了许多过于精明的算计,这才是真正的生财之道。
此次出行的目的地是新旧云石堡,一路上长城、古堡、大漠文化,东方、中原、草原文化,北方的粗犷,新旧云石堡是塞外高原的天眼,从而诞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充满沧桑魅惑感。旧古堡被深秋成熟的沙棘丛林团团围住,是谁早在我们之前,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通往高高的黄土夯实的旧古堡的路。云层后躲了一天的太阳,并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它无趣的闪出一点点光,斜射在旧堡门口,窥探我们。墙角的苔花,春天开了短暂的几日就谢了,堡子里明朝的那些事儿,不知从何说起,那个有故事的人在哪?冬夜围炉夜话,以茶代酒,推杯换盏中哪怕杜撰一段,我也会深信不疑的。突然,一只小松鼠沿着堡墙窜出,敏捷地一闪而过,我用镜头抓住了它小小的身影,一阵惊喜,一阵出神,一切又是悄无声息地熄灭,回首再无暖意。凌乱的脚印奔扑了一场天与地泯,悲与喜无的地方。
山颠之上的奔驰,崎岖蜿蜒,山谷如犬牙交错,紧紧扣在一起,这山和谷就相依相偎,在这荒芜地带,在没有什么可以依傍的啦!新云石堡这座贫穷弱小的城池,几百年前筑起的高墙,如今只能静待我们这些有情人的邂逅,去抚摸,去追回,立于它的墙下,依靠沧桑,时间的巨轮碾碎了铜墙铁壁,我们还留恋着它的围墙。守候的人与世隔绝,遗忘与回忆只是生命的琐碎。耕种与收获,才属于他们的话题。我们的出现与离去,不过是塞上的一粒沙,这里的人自有其升华,我们的居所不及他们的安谧啊!
这短短的半日,我收录了太多的记忆。从小在一个严格管教的家庭长大,没有选择的机会也没有为自己选择的权利。生活中可以咽下所有的疑惑和不快,保持住自己乖乖女的形象。然而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即使被呵护得完好,但也脆弱得不堪一击。在单位里,有些爱讲黄段子话题的同事,总是避开我不提,他们说未成年人在这里。我不知道什么是成长话题,我不知道离开家人如何把控情绪,我也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怎样算是一种最好的距离,我反倒是不如赤麻鸭和草原的牛群懂事,它们知道如何躲避在安全距离,做到人畜无害。今生注定了只做一颗孤星,或如一枚贝一样活此一生。
如今倒好,幸运的遇上家人一样的他们,带着我,走进旷野里。秋天还在时的故事,多让我珍惜啊!</font></b><br></h1> <h1><b><font color="#808080">资料:云石堡有新、旧之分,村落依堡而居,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厚重,是许多考古及旅游爱好者的向往之处。北魏长城东起马头山,经大坡村沿杀虎口外内蒙古二道边向南走向,后与明长城交会。位于新云石堡西1.5公里的明长城南侧,有交梁山(古代交战频繁的一道山梁,当地俗称),北侧有圣山。华林山长城沿北向南山岭走向,两山之间形成一条2000多米的狭长走廊,构成天然关隘,地形十分险要。数步之遥是马堡,轮廓清晰可见,有的地方墙址残高4米左右,周约1公里,内砖瓦俯拾即是,古币时有发现。
明代为防止蒙古大军的侵略,出于军事防御考虑,在王石匠河的东岸,即四台水口正东方,修筑了新云石堡,西至边墙1.5公里。该堡建筑十分牢固,四周红石条砌基,基深十层,全面砖包。南墙至今砖体较完好。在东门外有四座高大的烽火台,形成严密的防护层。尤其是东南的一座阁楼,居高临下,气势雄伟。该阁楼内由黄土夯筑,外由红石砌筑,中由城砖圈洞,可沿台阶逐级攀上顶楼,为悬空行砖楼,门开正北,至今门洞完好,四周筑墙,为黄土夯筑。堡西墙建有炮台二座,控制谷口,每遇战争,首先发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云石口为黄土夯筑,口里(山西)遗址保存完好,长城外内蒙古(口外)墙体残缺,但遗址较大,由此可想象蒙古畜牧业之兴旺发达。当地流传,该地商业十分发达,曾有过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盛景。后随着辛亥革命、军阀内战等,云石口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关隘失修,人口锐减,变成了西出大漠草原谋生存求发展的“小西口”。</font></b><br></h1> <h1><font color="#1564fa">出行人员日期:2018.10.14</font></h1><h1><font color="#1564fa">一车:畅然哥,老薇姐,瑛子姐,张姐夫,马老师</font></h1><h1><font color="#1564fa">二车:驭风哥,左姐,张密兄弟,我</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