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同成长—衡南县明德小学第二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

刘国晖

<h3>  荀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自2017年来,衡南县明德小学持续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成长起来。<br></h3> <h3>  2018年10月18日,虽然已是初冬时节,而明德小学多媒体教室却温暖如春,气氛热烈。下午16:20分,在这里隆重地举行了明德小学第二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24位师傅与25名徒弟成功结对。<br></h3> 结对<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仪式由教研处刘国晖老师策划主持。</span><br> <h3><br></h3> <h3>  教研主任左红英对上一届青蓝工程工作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2017一2018学年度,明德小学开辟新的教师成长计划青蓝工程。一年来,"青蓝工程"在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各科室及各位名师的指导下,通过系统听课、上课、评课、研课、说课及写反思、论文等活动,青年教师提升特别快,参加各类比赛都取得好成绩,硕果累累。<br></h3> <h3>  第一届“青蓝工程”师徒们,这一摞摞资料—听课,评课,改教案,各类考核,历历在目,兢兢业业。</h3> <h3>  第一届“青蓝工程”师傅代表封海姣感悟心得:</h3><h3>"指缝太宽,时光太瘦,十分怀念师徒结对的每个日子.....”</h3><h3><br></h3><h3>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徒弟们充沛的精力,旺盛的工作热情,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那强烈的求知欲........也将感染着我们!”<br></h3><h3><br></h3><h3> 封老师的经验法宝—从“确定时间、确定主题、确定内容”三方面帮扶徒弟业务水平。</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h3> <h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年来,作为师傅的封海娇老师,自己也参加市内各种教学比武,夺得重量级的奖项。<br></h3> <h3>  第一届“青蓝工程”胡小成老师作为徒弟代表也进行了感悟分享:</h3><h3> “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活动,犹如夜航中的一盏明灯,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h3><h3>&nbsp;</h3><h3> 胡老师作为青方徒弟,谈谈收获,分享三个词语:有爱、有态度、有思想。</h3><h3><br></h3><h3> 她的发言虽然简单质朴,却表达了对学校、对师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身尽快成长的渴望,加油吧!<br></h3><h3> <br></h3> <h3>  2018年9月,胡小成在师傅左红英老师的指导下,参加“衡阳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这是对“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丰硕成果的完美诠释。<br></h3> <h3>  教研处左主任宣读明德小学第二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单:语文组13对;数学组7对;音乐组3对;美术组1对;综合组1对。(共计25对)。<br></h3> <h3>  肖校长为蓝方师傅们颁发聘书,把学校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亲手交到各位导师手里,肖校长反复叮咛着:拜托了!辛苦了!</h3> <h3>  徒弟们激动地给全体师傅们送上锦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h3> <h3>  中国人尊师重道,乃久远之传统。孔子曰:“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h3><h3> 心仪成礼,恭敬奉茶,辅以束修,则礼成。</h3> <h3>  “师傅案牍劳形,师傅请用茶。”</h3> <h3>  徒弟们为师傅准备了神秘束修之礼:但愿未来我们能成长为你们想象的模样......</h3> <h3>  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师傅!<br></h3> <h3>  “青蓝工程”的全体师徒们,慎重地签下“协议书”,自此,双方恪尽职守,一诺千金!</h3> <h3>  主管教学的陈校长,对第二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实施方案,作了全面详尽的阐述。从“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打造更优良的师资队伍,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给师傅们提出期望,给徒弟们加油打气。</h3> <h3>  肖校长总结发言,勉励师徒展望未来,教学相长。<br></h3> <h3>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能走多远,就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就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就看他与什么人相伴。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人的成长需要朋友的帮助,需要长者的提携,更需要恩师的指点。我们教师的成长亦是如此。<br></h3><h3> 我们会铭记每一个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的同仁们,深深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