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h1><h3> 为便于在微信上阅读,我将吉林一中《风雨年华》纪念册的文字篇—历程笔记,用美篇形式表达,为适应美篇要求,打破了原画册的页面结构。分解为多篇,每篇大约控制阅读时间在10分钟左右,总计二十篇,本集为第十二篇,喜欢的学友可转发,展示吉林一中《老三届》人的文采。</h3><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者 王达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历经磨难让我坚强</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64.2班 陈光亚</h3><h3> 2017年8月18日,吉林一中老三届校友联谊会过去了,可我还是十分地怀念。“老三届”这个词是在那特殊年代,创造出了这个特殊的新名词,我就是其中的一员,高二老三届。</h3><h3> 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68年11月21日,我与高三的赵如臣、李朋展等十一名同学组成的集体户,到吉林省桦甸县苏密沟公社大顶子生产队安家落户。大顶子,顾名思义,山坡地多、生产落后、生活贫困。1969年,每天十个工分合0.95元,1970年,每天十个工分才合0.06元,挣钱少,但是每天起早贪黑,劳动强度大,集体户的日子也是挺难熬的……在那蹉跎的岁月,我们选择了坚强。</h3><h3> 我们下乡后就根本没有想到还会有招工回城的事儿,可是,文革时期首次招工却悄悄地落在了我的头上。1970年6月的一天,两个穿军装的军人来到我们大顶子生产队,先到社员中间了解我的情况,然后找我谈话说:“我们是吉林市公安局来桦甸县招警察的,你愿意当警察吗?”我回答:“愿意”。其中一位军人说:“社员们对你评价很好,我们还要搞外调,你等着吧。”我一听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终于盼来了回城的机会!而且招工单位是吉林市公安局。</h3><h3> 我每天都期待着……可快一个月了仍杳无音讯,我到公社一打听才知道,因为我家庭地主成份不清而被淘汰了。当时招工有个规定:家庭成份不清者,不予招工。这首次招工对我的打击是太大了!让我终生难忘。但是,我并没有气馁,我认为只要在农村好好干,总有一天会回城。哪知厄运接连而至,吉林炭素厂等五个单位来招工,我都因为家庭成份不清而被淘汰。最后是吉林市师范学校来大顶子招生,全户的同学都走了,集体户三间房子只剩下我和一条狗。夜晚我坐在集体户的门槛上,仰望着满天的星斗问苍天:“我陈光亚什么时候能回家呀?”有好心的社员劝我就留在乡下吧,并主动为我提亲,我婉言谢绝了,因为,吉林才是我的家呀。</h3><h3> 1971年6月初,我听到一个好消息,7月中旬桦甸县要举行文革时期首届田径运动会,我想这是我回城的极好机会,我走了20多里的山路去公社报名参赛,可公社负责人看我身体单薄、面黄肌瘦,不同意我报名。我说:“我是吉林市高中生200米最高记录保持者,全国第五名。不给我报名,你们以后会后悔的。”我这么一说,最后同意我报名参赛了。</h3><h3> 仅有一个月的训练时间,我不敢围着大顶子山跑,怕社员误会我,因招工落选而得了“精神病”。我选择了一个好的训练方法,我主动去孙队长家,要求去给他们家拉磨,以此法训练跑步,给社员家挑水,练练“压杠铃”。孙队长也理解支持我,让我这一个月,一天三顿饭就在他家吃,增强了我的体力。</h3><h3> 7月中旬,我参加了桦甸县首届田径运动会,勇夺了两块短跑金牌,名声大振。比赛结束的当天,吉化建公司来桦甸招工的负责人急忙找到了我,同意“特招”我入厂。</h3><h3> 1971年9月15日,我被分配到吉化建公司子弟校当体育老师,一干就是13年。我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特别能吃苦,任劳任怨,也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后来,我还被国家体委和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青少年体育先进工作者”。获此殊荣的人,每年在吉林市只有1-2人。</h3><h3> 1983年9月14日,我给学生上了一节跳箱分腿腾跃的体育课,不慎从跳箱上直接摔了下来,多亏我前滚翻技术好,没有受伤。晚上回家我对妻子说:“我今天从跳箱上摔下来了,年龄越来越大,不想再当体育老师了。”妻子问我:“那你以后想干啥呀?”我回答说:“今后努力当个校长吧!”</h3><h3> 当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体育老师,既没文凭,又不是党员,想当个校长谈何容易!但我身上有股子韧劲儿,我最知道爱拼才会赢。1984年,我争取到去吉林师范学院政史系学习的机会,1986年毕业,直接被上级提拔为吉化三中德育副校长兼后勤副校长。那时我还不是党员,提校长后,1987年我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1月,经上级选拔我被调到吉化一中任德育副校长兼后勤副校长。吉化一中是吉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高中,升学率在吉林市除吉林一中外,居第二位。我之所以能从普通体育老师晋升到校长这个位置,源于我拼命努力工作的表现和成绩,以及我身上有些“闪光点”被上级领导所赏识。</h3><h3> 做为德育校长首要的是抓好校风建设,其突破口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过去在大街上,学生见到老师不是躲就是藏。鉴于此,我从1986年当上副校长的第一天起至2007年退休止,这21年间,我每天早六点准时到校,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互致问好。我问:“同学们早晨好!”同学们回答:“老师好!”面对3800多名师生,我每天需要鞠躬问好上千次,21年来风雨无阻,寒暑不误,我没有旷工一天,也没有迟到过一次,其中艰辛不言而喻。</h3><h3> 我每天早上6点到校,早4点就必须起床做准备工作。因当时住的是一室一厅,不敢用闹钟,怕影响家人休息,只能凭着感觉看手表,有时到下半夜两点就不敢再睡了。我家距学校骑自行车40分钟的路程,冬天下大雪天冷路滑,骑车摔倒在马路上是常有的事儿,学校要派专车接送我,我坚决不用,好在那些年身体还结实,有个头疼脑热的一挺也就过去了。早餐我一般都是在沿途吃点儿煎饼、果子、豆腐脑、牛奶、面包。三九天在外面站一小时,脚跟都冻裂了,而且我与学生问好时都是脱帽,耳朵冻够呛。有一天,一个姓孙的同学从附近商店买了一副耳包,敬礼后亲自给我戴上,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h3><h3>只有真诚的奉献才有喜悦的收获。早晨与学生互致问好制度,看来是一件小事,而却感动教育了千万人,学校的文明礼貌蔚然成风。</h3><h3> 21年来,我每天晚上离校的时间是8点——10点,有时高三晚自习10点放学时,我都是一直把所有学生送上校车,目送校车离去后我才下班回家,我与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还总结了一套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德育活动。吉化一中被吉林省政府授予“吉林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称号。</h3><h3> 有许多家长问我:“陈校长,你每天起早贪黑的干,做德育和后勤两个副校长的工作不累吗?”我总是这样回答:“这比我在农村当知青时轻巧多了!”</h3><h3> 我坚持21年早迎学生这点小事,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的重视,长春城市晚报、江城日报、浙江日报等十多家报纸刊登我的事迹,吉林省人民广播电台来校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并把采访实况在全省进行了播报,中央电视台在早间新闻节目中进行了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中国之窗》节目,也向海外进行了报道,标题是:《21年鞠躬问好,笑迎学子的老校长陈光亚的故事》。</h3><h3> 面对这些荣誉,我既高兴又感到惭愧,我感到自己做得还很不够,况且这点小事儿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份内工作。</h3><h3>回顾我成长的历程,我要感谢培养我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母校,特别是我高中时代的母校吉林一中。</h3><h3> 五十年来,母校吉林一中在我的心底留存了抹不掉的印记,在我灵魂深处的悸动是感谢!感谢母校让我在这里扬起了知识的风帆,开拓了对未来的憧憬!</h3><h3> 文革期间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既悲且壮,让我品尝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从农村乡亲那儿学到了勤劳、淳朴、智慧、吃苦耐劳的韧劲儿……</h3><h3> 雷锋同志说:“只有经过严冬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温暖”。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历经磨难,让我坚强!</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