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作者:徐银秋 写于2018年10月18日 天气:阴/微风</h3><h3> </h3><h3> 随着时代的发展,所谓的伦理道德似乎已经被当今时代的人们嗤之以鼻,更别说什么三纲五常了。事实上这些中国自古以来的伦理道德是否过时,在时下都有着不同的呼声,一边的崇洋媚外,崇尚个性解放;一边是推崇复古,传承发扬。但是无论何种声音,都有其局限性,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理念。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环境不同,以及政治生活上的需求,都会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改革,提倡与时俱进与本土化思想,是利是弊,本篇不作详细的评论。我们先来看看中国伦理道德与传统的三纲五常。话题比较大,我们就算是泛泛而谈吧。</h3><h3>一:中国伦理道德的概论</h3><h3> 中国的伦理道德最先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尚书•尧典》中就有“以亲九族”、“协和万邦”的表述。在殷墟的甲骨文字里有“礼”、“德”、“孝”等文字,说明商代就已制定有体系性道德规范,出现了所谓“六德”,即知、仁、圣、义、忠、和的提法。这就是中国伦理道德的开端,也是华夏文明历史中最先开始的伦理道德。主要产生于以家庭或者家族为单位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而后,这时候我们开始了氏族社会。在中国的20多个朝代中,中国的伦理道德规范一再改革而变化 。商代以后的西周时期,中国的伦理道德就已经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这就是周礼。周礼的开始改变了原来以氏族为单位 的社会文化,从而转换为了中国的政治伦理秩序。为了适应这一时代的需求和统治者的需要,也有必要建立起一系列的文明规范来管理国家和人民。</h3><h3> 中国的伦理道德虽然 是在你尧舜未期开始,形成于西周时代。但是真正的伦理道德体系和意识形态却是西汉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论。董仲舒之所以能提出三纲五常,也是源于汉武帝推崇儒家,舍弃黄老学说。在传统的道德上,最先提出这个观点是儒家道德,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春秋时期,奴隶缺向封建制社会的转型,而过渡到诸子百家,曾经一度的诸子百家争鸣,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管何种规范和社会制度,都离不开政治的需要和发展,从而进行革新,成了统治者的管理工具。如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天人三策》。</h3><h3> 儒家学说将“仁”作为了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将“孝”、“悌”、“礼”、“信”等德目置于其下。也就是这一时期,因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和统治者的倡导,从而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道德学说。在中国的各个朝代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还处于一种旧儒学的道德体系之下,只是在后来的宋元明清时其,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 和社会的复杂性,中国的“新儒学“开始兴起,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其中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学派,北宋二程(颢、颐)和南宋朱熹理学派别的合称。称作为“程朱理学”。与心学(陆王学派)对立。陆王学派即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程朱理学建立在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朱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认为天理人欲不容并列。而陆王心学认为“致良知”,与“即心即佛”一脉相承。</h3><h3> 综上所述就是中国伦理道德的发展和起源。他们的各种学说思想和派别之争,实际上良莠杂陈,但是不可怀疑的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可谓历史悠久。这些所有伦理道德的制定与产生紧密结合社会政治,主要服务于宗法等级制度。</h3><h3> 那么,在中国伦理道德的发展中,其实在西方国家里,伦理学关于道德的这个科学体系,在西方称为道德哲学。伦理学一词源出希腊文,包括了风俗,习惯,性格等各种信仰,以及宗教制度。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先赋予其伦理和德行的含义,所著《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为西方最早的伦理学专著。在中国古代没有使用伦理学一词,19世纪后才广泛使用。也就是说伦理学一词虽然中国的历史候鸟,道德起于尧舜时代,但是人们并没有系统规范的称之为伦理学。OK。西方的伦理学咱暂时不论。这里稍稍只作为简单的提示。那么回到原话题。中国的伦理道德最重要也是最核心 的是什么了?这里就不得不提以下的话题-----------三纲五常。</h3><h3>二:三纲五常基本释义</h3><h3> 三纲五常实质上是在人类发展繁衍生息的过程, 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如:“天地君亲师”为五天伦;又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为五人伦。忠、孝、悌、忍、信为处理人伦的规则。从学术角度来看,人们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h3><h3> 三纲五常的产生是建立在以家产单位的社会细胞里,家是国的组成部分,而且在古代封建思想都是以家族为代表体系 ,从而需要一定的伦理纲常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的规范,那么以家为单位的社会细胞就会出现乱论之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h3><h3>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它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 。</h3><h3> 简单概括一下,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h3><h3>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是儒家学派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三纲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则在宋明以后。以等级名分教化社会的观点被称作“天理”,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实质上这里与最开始的孔子提出的伦理道德相去甚远。改革后的三纲立足于关系下的服从,而孔子立足于正理。</h3><h3> 三纲的提法追踪溯源,并非出于儒家学说。而是出自于韩非子。韩非子在《韩非子》里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韩非子最后在总结他的法家伦理原则观时,说:“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父。</h3><h3> 而孔子对于君臣的看法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同样是儒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也提出相应的哲学思想。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从这里来看孔子和孟子所提出的君臣关系是相互的。君与臣之间是相互对等的关系。而韩非所提出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则是单向形成的伦理关系。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与驾驭。韩非子将君臣,父子, 夫妻的关系完全对立起来。主要是宣扬他的权术和法制。运用这种制度来统治管理社会成中,阶级关系 。而儒家与之不同的是倡导了亲情与仁义是社会治理的根本。君王以仁孝治天下,臣子以服从为道德。如三从四德对女子的要求也是一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三纲五常范畴。从而也表明了男权社会女人作为附属品的存在,就是这样一个伦理纲常。</h3><h3>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这个合就是配合,这种配合的思想在后来中国的历史发展中,驾驭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文化,这种思想称之为”王道三纲“。在历代人们的心理根深蒂固,直到中国结束了封建社会的王朝朝代,才开始了思想上的革新运动。人们才质疑推翻了延续几千年的王道三纲。</h3><h3>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 ,由于社会统治者的需要,成为一种政治工具的时候,这种三纲思想虽然打着儒家的旗号,但是与最开始孔子和孟子所倡导的思想相去甚远。无论是哪个朝代的改革,都适应了当时社会 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后来的时代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将儒家学说改得面目全非,也是历史之必然。这是后来君主专制社会的思想家的功劳,他们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要而制定的伦理规范。一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他是儒学集大成者。他曾经说过自孟子之后,真孔学已经失传。朱熹所说的确实是事实 ,这些失传都是社会需求 的人为因素而进行的改革。用今天的说话就是与时俱进,什么马列主义本土化,实质上也是这样的原理,跟着时代走。同时,正如朱熹所说的一样,表明了什么呢?在中国占据思想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相较于儒家创始时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儒家思想的变异,也正是每一个朝代产生时,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一些思想家进行创新倡导。但是儒家的旗帜不能变,这是根本,也是统治者必须用的一个工具。无论如何进行修改,外衣不能脱。即便是女扮男妆,能通过就好。</h3><h3> 相比于五常来说,三纲的伦理概念比五常要晚许多。五常说简要的概括就是仁、义、理、智、信。理学家朱熹不但宣扬“三纲”,还倡导“五常”,把它作为各种社会关系之间准则。在朱熹看来,仁、义、理、智、信五常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内在的爱心,“仁者,爱也”,但是,“儒家的仁爱并非无差别的兼爱,而是强调爱的差异性、差等性,首先表现为扮好家庭中的基本角色,尽到孝悌,然后才是对上尽忠,对他人尽责等。这里贯彻的是儒家“亲亲”与“尊尊”的原则”。仁、义、理、智、信这五种精神信念,这种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出自于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仁、义、理、智、信五常之道。这种五常之道的常就表达了恒久之义。所以五常和三纲并存。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最高伦理准则 。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中,孔子之前就有了相应的道德,我们说过开始于尧舜末期。只是孔子继承了华夏文明的优秀传统,从而经由他开始发扬光大,泽于后世。虽然真孔迷已经在孟子之后已经失传,但是最基本的核心没有变。五常作为一种思想信念,相比于三纲而言,有着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和范围。</h3><h3>所以延伸而言,就算是中国已经上下五 千年过去了几千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伦理道德,他依然成为了当今社会值得宣扬和传承的优良思想。去糟粕,存优良,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它并不过时。无论科技多么发达,人类最基本的仁义礼智信不能丢掉。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职业道德,家庭伦理,尊老爱幼不能丢掉。人的身体发肤来自于父母,所以我们不能没有孝道,而孝道就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也是人性最基本的要求。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我们没有必要像极端的孝道一样杀子救母,却要尽可能的满足父母年老之时给予关怀和赡养。</h3><h3> 用朱熹的话来说:“仁”是“爱人”“人道”的意思;“义”是承担合理的责任的意思;“礼”是道德约束,起到为达到“义”而预防的作用;“智”是指知识,尤其是现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信”是信任、诚信的意思。“仁表现于恻隐之心;礼表现为恭敬;义表现为羞恶;智是明辨之理,其心理表现为是非;信表现为忠信。在朱熹看来,如果人们能真正掌握天理,恪守三纲,并拥有“五常”,在人们的生活中,都能有恻隐之心、行恭敬、知羞耻、辨是非、守忠信,社会将会安定和谐,这也正是朱熹的“三纲五常”之说的目的之所在”。</h3><h3> 无论是董仲舒的“五伦”,汉代班固的“三纲”“六纪”还是朱熹“三纲五常”。除了三纲之外《易纬》还以大量的篇幅对 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永恒合理性进行了论证。不得不说,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哲学与文化思想,始终穿透着各个朝代。教化百姓,维护了伦理纲常与社会秩序。虽然曾经一度,中国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论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专制主义的基本理论。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应该遵守。还 是那句话:仁、义、礼、智、信五常最基本应该倡导传承,发扬光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