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font color="#333333">裴静卫,女,汉族,一九六八年出生于山西介休,一九八四年七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民盟成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font></b></h3> <h3><b>裴静卫十一岁考入晋中艺校,习文武小生,坐科五年,启蒙老师为王玉林等。在校期间,年仅十三岁的她就登台演出《小别母》、《白蛇传》等优秀剧目,小荷才露尖尖角!一九八四年晋中艺校毕业后分配到晋中晋剧团工作,期间有幸与王万梅、宋云仙等艺术家同台演出,在《教子》、《状元与乞丐》中扮演的娃娃生深受老师们的喜爱。</b><br></h3> <h3><b>天资聪颖的她经过登台演出的历练,成长很快。之后在毕业戏《杨门女将》中扮演的杨文广一角大放异彩,得到业内老师和戏迷观众的认可。也正是这出戏,裴静卫被太原市实验晋剧院花脸演员薛维艺老师发现,相识后推荐给时任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院长兼青年团团长的郭彩萍老师,郭彩萍老师慧眼识珠,于一九八七年秋将裴静卫调入太原市实验晋剧青年团工作,从此开启了“郭派”艺术的学习和传承。</b></h3> <h3><b>三十年来,裴静卫跟随郭彩萍老师潜心学艺,从开始的跑龙套到后来的《卧虎令》、《喜荣归》等剧目中担任配角,再到后来担纲主演《蝴蝶杯》、《黄鹤楼》、《火烧庆功楼》、《调寇》、《小宴》、《双罗衫》等传统优秀剧目,并且参与了《花魁女与卖油郎》、《真假牡丹》、《相府梦》、《双魁缘》等新编剧目的创作与表演,成功塑造了40余个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裴静卫凭借自己清秀俊美的扮相和良好的艺术天赋与悟性,博得了观众的肯定和喜爱,同时也取得了郭彩萍老师的认可。一九九三年正式拜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晋剧表演艺术家郭彩萍老师门下,成为了一名郭派传人。</b><br></h3> <h3><b>之后,裴静卫更加潜心钻研,将自身特点与郭派艺术紧密结合,充分继承了郭派真实、细腻、深刻、隽永的艺术特点。把师父舒展豪放、刚柔并济的唱腔;细腻逼真、风韵大气的做派;明快真切、抑扬顿挫且富有音乐美感的念白;翎子功绝技等艺术精髓融化到自己的表演当中,受到老师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有些戏迷干脆叫她“小郭彩萍”。</b><br></h3> <h3><b>功夫不负有心人,裴静卫的艺术不仅得到了老师和戏迷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专家的肯定。1993年1月,凭借《火烧庆功楼》中李文忠的表演,荣获了太原市第四届“希望杯”青年演员大奖赛银奖;1994年2月在太原市丁果仙金奖大赛《生行组》评比中摘得金奖;1996年凭借《小宴》获得第六届杏花奖;2002年在山西省小戏、小品、小剧种调演中获表演二等奖;2004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山西选拔赛金奖;2006年1月以表演说唱《父子引水》在“和邦杯”全国廉政曲艺调演中荣获演员金奖;同年10月,又在首届豫、皖、晋、赣、湘、鄂六省曲艺大赛中荣获节目表演一等奖;同时在2001年随团赴欧洲演出传统剧目《小宴》,将郭派翎子功绝技带出了国门。裴静卫不仅注重舞台展现,同时也研究表演艺术,2013年由她撰写的《戏曲程式及其化变和运用》论文在《太原晚报》发表,并取得专家同仁的广泛认可。</b><br></h3> <h3><b>2018年7月1日,在百家戏苑裴静卫戏迷见面会上,一曲新编的《宝玉哭灵》一经亮相,就引来了现场的一片叫好声,之后业内多名知名戏曲评论家纷纷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无疑是对裴静卫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和尝试的一种认可和鼓励。</b><br></h3> <h3><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被郭彩萍老师指定为郭派艺术第三代掌门人的裴静卫更加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仍将孜孜不倦为郭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继续永不停歇的步伐,追梦着戏曲人更高更美的艺术境界……</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