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在刚落幕的“阳光·情怀”2018年SMG重阳节系列活动中,有十位受到表彰的“十佳为老服务志愿者”,他们中有的在为老志愿服务工作中默默奉献,<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无论是夏送清凉冬送温暖,还是寄送报纸帮扶结对,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span>有的运用自己的特长在社区服务中积极发挥余热。<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今年重阳节前夕,经离退休各党支部自下而上推荐评选,产生"十佳为老服务志愿者",他们心怀责任和使命,用自己的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span></h1> <h1><b>唐余琴 64岁 </b></h1><h1><b>老领导中的志愿者</b></h1> <h1> 热心为老同志服务,积极履职尽责。一是主动协助支部开展“看变化、赞成就”主题活动,为老同志外出“三看”活动牵线搭桥;二是针对老同志专业特长各异、兴趣爱好广泛的特点,诚邀专业书法绘画大师为老同志讲课,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活动前亲自勘察现场,督促整改,确保活动顺利开展。</h1> <h1><b>张祥妹 63岁 </b></h1><h1><b>为老服务志愿者中的“摄影达人”</b></h1> <h1> 作为摄影爱好者,她把自己的爱好充分发挥到退休支部的活动中,在每次活动中,她主动为老同志做好摄影服务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摄影技术和编辑制作技能,为支部活动留下了很多活动影像资料,为老同事们留下了美好的图片记录,受到老同事们的热烈欢迎。</h1> <h1><b>徐敏霞 65岁 </b></h1><h1><b>热心为百岁老人排忧解难的志愿者</b></h1> <h1> 所在小组分布范围大、特种重病多,她热心为大家服务,组内100岁耳聋老同志陈翘,儿子去世,女儿坐轮椅,生活困难。徐敏霞一次次上门了解情况后,依靠组织和年轻志愿者为她解决问题。两年中先后帮助陈翘老人购买电视机,换空调、抽油烟机和灶具等,为老人排忧解难。</h1> <h1><b>秦来来 68岁 </b></h1><h1><b>热心传播戏曲艺术的志愿者</b></h1> <h1> 先后担任上海戏曲编辑、上海电台交通台、上海有线戏剧频道、上海大世界负责人,退休后依然热心当公益活动志愿者。发挥专业知识优势,经常应邀到社区作“上海地方文化”“上海戏剧文化”讲座,他语言幽默,会唱会说,深受欢迎。</h1> <h1><b>杨永发 64岁 </b></h1><h1><b>“三肩挑”的为老服务志愿者</b></h1> <h1> 退休后杨永发同志愈加繁忙,在影视剧中心他积极发挥余热,在家中他悉心照料第三代,在为老服务工作中,他热心联络组内老同志,经常上门慰问患病和困难的退休同志,是为老服务的“有心人”。</h1> <h1><b>张铁钢 70岁 </b></h1><h1><b>资深的为老服务志愿者</b></h1> <h1> 担任志愿者多年,为老服务坚持做到勤联系、勤问候、勤探望,每年“冬送温暖、夏送清凉”,事前做足功课,远近兼顾,嘘寒问暖,倾听需求,为老同志排忧解难。</h1> <h1><b>蒋颂光 68岁 </b></h1><h1><b>服务对象最多的为老服务志愿者</b></h1> <h1> 组内老同志近70人,老同志有什么事情都会和他说,他也会在第一时间和他们沟通,并及时地帮助解决。今年夏天当得知其他组长身体不适时,他主动承担了两个组的送清凉工作,是一位古道热肠的志愿者。</h1> <h1><b>张国苹 67岁 </b></h1><h1><b>区域覆盖面最广的为老服务志愿者</b></h1> <h1> 所在组的老同志分布在闵行、松江、青浦、奉贤、嘉定、徐汇等区域,家中又有9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料。可是他从无怨言,每当“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之际,她横跨多个区县,冒酷暑、严寒亲手将台、集团对老同志的关爱送到每个老同志手中。</h1> <h1><b>夏也堃 87岁 </b></h1><h1><b>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志愿者</b></h1> <h1> 夏也堃同志退休后一直热心社区公益活动,连续数年为居委写黑板报、出宣传栏,配合居委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宣传科学知识。他主动担任居委会老年大学书画班的老师,受到社区老年朋友的一致欢迎和好评。</h1> <h1><b>姚小充 63岁 </b></h1><h1><b>为老服务志愿者中的“数据达人”</b></h1> <h1> 作为组长他乐于奉献,主动、积极、细致、周到地做好为老服务志愿者工作;作为技术块的信息员,多年来他活用EXCEL,运用多种公式自动生成数据,为技术块建立了非常详尽的数据库。</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