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旧的温暖,过新的日子——重阳节感悟

异乡多梦

<h3>2018年10月17日,重阳节 ,晴 。</h3><h3><br></h3><h3>与朋友有约,一早出发去白塔寺会客厅。在今年五月份,误打误撞,头一次知道有它的存在,进去坐坐,不知为什么, 就喜欢上那里,或许那里有我童年的记忆, 有我对记忆中北京的迷恋 。</h3> <h3>从地铁6号线平安里出来,向西到赵登禹路然后向南往白塔寺方向走 。这一带仍然是大片的平房和小胡同,还带着实实在在的烟火气息 。</h3><h3><br></h3><h3>临街小院的墙头爬满牵牛花,看着好亲切。</h3> <h3>再往前走,看到院门上的这副对子, 不知里面住着什么样的人物,把自己的信仰如此昭示路人,心生佩服 。</h3> <h3>就是这小门小脸的寿衣铺也在秋高气爽的天气里没了悲凉的感觉 ,倒像摄影棚里的布景。</h3> <h3>看见了白塔——这里的地标建筑,可以提醒自己这片地界真真切切的已存在了六七百年了!</h3> <h3>白塔寺周边的胡同也依然原生态般的存在着, 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向前, 这里依然有它自己的延续轨迹 。</h3> <h3>这就是朋友创建的白塔寺会客厅。他小时候长在西四一带,带着那份小时候的记忆与情感如今积极参与着老城改造项目。</h3> <h3>创建这个会客厅的初衷是基于这里的居民家居面积狭小,建立共享厨房,共享会客厅能实实在在解决他们的需求。同时,在这个空间里,还能让这里的老人以社团方式进行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h3> <h3>这个微花园出自木公社的社员之手。</h3> <h3>来的时候,朋友告诉我今天伙食社的大姐们要在会客厅里做重阳糕。我到达的时候,大姐们已经忙碌起来了。</h3> <h3>糯米饭是制作重阳糕的主料。</h3> <h3>配料有豆沙,红枣,金桔,紫薯,葡萄干和北京金糕。</h3> <h3>应景食物制作时候的气氛是最有意思的,大姐们一层一层在糕上铺着料,神情相当认真!</h3> <h3>经过大伙儿的齐心协力,第一块重阳糕已大功告成!</h3> <h3>社区的工作人员也来帮忙,和大姐们一起去给社区80岁以上的老人分发重阳糕。</h3> <h3>几大块重阳糕做完之后,伙食社的大姐们又开始张罗小范围的午餐内容。确定下炒窝头和疙瘩汤后就又开始忙碌起来。</h3> <h3>炒窝头是北京的老吃食,如今已变得陌生。今天这黄金炒窝头算是焕然新生,色香味真是没得说!</h3> <h3>疙瘩汤依然是北京人好的一口家常味,虽然各家做法千差万别,但味道绝对各有所长。</h3> <h3>看着阿姨大姐们灿烂的笑容,跟她们搭着话儿,我不禁由衷地开心。在这个开放的空间里,大家彼此配合,把家常饭菜当成作品来做,然后彼此欣赏、称赞、互相鼓励,除此之外,她们喜欢拍照,还喜欢彼此晒发朋友圈。如果能量在流转,那此时此刻,一定是满满的正能量!</h3> <h3>饭后,老街坊们开始喝茶聊天,茶是高沫,不名贵,但那口花茶的香是不能替代的!</h3> <h3>明天是缝补社的活动,两位阿姨在整理瞎了的织线。</h3> <h3>下午摄影社活动的老哥几个也已经到了。</h3> <h3>环顾四周,到处都是老物件。</h3><h3>看着这些熟悉的饼干桶,立马想起了小时候吃的动物饼干,那滋味也瞬间变得清晰起来。</h3> <h3>牡丹黑白12寸,是我家的第一台电视机。那时候放在家里觉得挺大的,‘’霍元甲‘’,‘’姿三四郎‘’,都是它给我带来的挥之不去的记忆。</h3> <h3>缝纫机,我们小时候穿的衣服,大都是我妈在休息日用它做出来的。</h3> <h3>卖冰棍的老太太就是推着这样的小车,在学校门口叫卖着‘’红果3分一根,巧克力5分一根‘’的……</h3> <h3>家里做饭缺了什么,我姥姥就让我到胡同口这样的小铺去买了回来,那小铺是我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h3> <h3>岁月应该是个漫长的东西,但不知不觉,就像指缝间漏出去的沙,随风而逝。如果可以睹物思人,那眼前的这些老物件也足以让往日时光重现,那曾是几代人的记忆啊!</h3> <h3>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北京的发展与时俱进,散落在胡同中的北京往事与温情也是需要被记录的;而改善和提升那些依然住在胡同里的老街坊们的日常需要则变得更有意义,而这一切都不是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美其名曰‘’北京生活体验区‘’可以做到的……</h3> <h3>这片在老舍笔下称为‘北京最美大街’的地方,已存在了六七百年,巍峨的白塔是它沧桑变换的见证。还是喜欢朋友的那句话:用旧的温暖,过新的日子!</h3> <h3>而在我心中,所有日子里的温暖或许都一样:它是蓝天下的一缕暖阳,是墙头爬满的牵牛花,是门前教化的老对联,是陈旧斑驳的老物件,是茉莉高沫的茶香,是大家伙儿在一起的朗朗笑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