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让孩子像孩子一样生活,把过程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真实和自然”这是我们一直前进的目标和方向!</h3> <h3>《指南》中明确指出: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是幼儿获取经验的的最佳方式,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br></h3> <h3>户外娃娃家是我们大三班的新场域,孩子们自发地清洗起来,打水、运水、擦洗……</h3><h3>清洗时赵益辰说:如果真的能做饭就好了。</h3><h3>为何不能?既然孩子们想那我们就给予支持与帮助。和孩子一起商讨后,我们决定对娃娃家进行大改造!</h3> <h3>乐乐说:娃娃家烧火可以用树枝,但是树枝太多太乱,需要整理用箱子分类摆放。</h3> 好的,我也来帮忙。<h3><br></h3> <h3>这个树枝太大了,大家快来帮忙呀。</h3><h3>嘿呦嘿呦,真是人多力量大~</h3> <h3>把长的大的木板放在床上</h3> <h3>把短的小的放在黑色的框子里</h3> <h3>“像这种的我们可以用斧头或者锯子把它砍断”赵益辰说</h3><h3>“你怎么知道的?”</h3><h3>“之前去爷爷家,爷爷就是这样弄得,我还帮忙了呢。我演示给你们看看”</h3> 在小家伙们的齐心协力下,娃娃家树枝整理完毕。<h3><br></h3> <h3>祥宇妈妈从姥姥家带来了大锅和花生</h3> <h3>可是有锅没有灶台呀。那就给锅垒个小房子吧,几个小男生说垒就垒,小小砖头运起来。</h3> <h3>大袋水泥装上车,我们一起运输忙<br></h3> <h3>我们要盖个猪小弟一样的砖房子,不然风一吹就倒了____秦振凯<br></h3> <h3>我们邀请爷爷来帮忙,水泥是这样来活的,用水还有沙。</h3> <h3>像爷爷一样,学做小小建筑师~
</h3><h3><br></h3><h3><br></h3> <h3>完工,上锅喽^ - ^
</h3><h3><br></h3> <h3>还有我们的小石磨~</h3> <h3>“生的花生吃起来涩涩的酸酸的,我们用大锅煮一煮吧”王雨泽说</h3> <h3>“好呀”。孩子们分工明确,你摘我洗。</h3><h3>摘一摘,洗一洗,生活就是这个样,我们是快乐的小主人。
</h3><h3><br></h3> <h3>你们摘洗花生,那我们刷锅吧。洗刷刷,洗刷刷</h3> <h3>我们来切南瓜,剥玉米。</h3><h3>洗一洗、挖一挖、切一切,孩子们忙碌的不亦乐乎</h3> <h3>全部清洗好入锅吧!玉米、地瓜、花生、豆角,一起来~
</h3><h3><br></h3> <h3>炉火旺,蒸煮忙。<br></h3> 起锅开吃喽~美味看的见!自己动手更香甜<br><h3><br></h3> “老师,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子嘛?妈妈说可以磨豆浆呢”<div><h3>“可以。那你们先挑豆子看看有没有坏的。然后洗一洗泡一泡”</h3><h3><br></h3></div> <h3>清洗石磨,舀豆子,开磨喽~</h3> <h3>我来浇水放豆子,你来磨。男女搭配,干活不累</h3> <h3>“商一鸣,加油!商一鸣,加油”孩子们纷纷喊起来口号</h3> 往一个方向用力转,哈哈,很简单嘛~<h3><br></h3> <h3>我们也来试一试~</h3> <h3>豆浆磨好,开煮吧~浓浓的豆浆好香醇~</h3> <h3>我们大家来品尝~一碗不够喝两碗,两碗不够再去煮</h3> <h3>户外活动要表征,大家一起来分享。好的习惯要养成,表征记录我在行</h3> <h3>户外娃娃家大改造的过程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一起策划,一起筹集,一起劳作,孩子们全程参与,积极主动热情高涨,真正体验长大的自豪和快乐。劳作的过程孩子们有交流、有合作、有分享、有思考、有尝试。把过程还给孩子过程就是课程。在这中间我们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时间去感知、去探索、去实践、去创造,从而学会交往和表达,学会合作和独立,学会分享和友爱。真实自然的环境给予孩子真实的生活,孩子们在此不仅仅学到的是一种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习惯养成和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只管放慢脚步,静静等待。
"熟料不能促进孩子真正的发展,我们要给孩子原料"。确实如此,在娃娃“”家”建设中,孩子们那种自主、思考、积极、合作、向上的力量深深感染着我,带给我一份厚实的感动和幸福。
教育需要等待,成长需要体验!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更精彩!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