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记得那是1966年的夏天,天气炎热。在煎熬中结束了小升初考试,下关区一中心小学六(一)班的同学匆匆告别母校。那时的你,那时的我,尽管沒有依依惜别,泪流衣襟的情感表现,但同窗情的种子毫无疑问早已埋入心田。时光荏苒,转眼五十二年过去了,当年那些祖国的花朵,如今已经白发满头,走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岁。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去。半个世纪前播下的情种,终究会被记忆的雨露唤醒萌发,因为那是漫漫人生对社会的第一份记忆。他们渴望相聚,聚会是一首旋律优美迷人的歌。这不,2018年金秋时节,他们又一次相会在一起,再一次唱响那首属于她们自己的歌!</h3> <h3>参加此次聚会的20位同学,从这座古城的四面八方汇聚相约地小桃园。早到的同学,互致问候,握手寒喧,三五成群,谈笑风生。</h3> <h3>看见了谁,仰或发现了什么</h3> <h3>这位有着文艺范的同学,大概是在交流艺术对人生,特别是对晚年生活的价值</h3> <h3>讲述者充满自信,听讲者津津有味</h3> <h3>面对面的交谈,心与心的沟通</h3> <h3>手机里有着大伙儿关心的事儿和图片</h3> <h3>递上一枝烟,友情随着青烟升腾</h3> <h3>小桃园,昔日城墙根下,护城河畔偏僻破败的棚户区,如今打造成了绿草如茵,桃红柳绿,湖畔亭台楼阁,湖面波光粼粼,风光秀美的风景区。徜徉在弯曲的景区小路上,忆过去,话今天,兴致更高。</h3> <h3>边走边聊,聊得真切,听得专注</h3> <h3>聊到要紧处,停下脚步,倾心地聊</h3> <h3>情感不轻易外露的人,脸上也堆满了笑容</h3> <h3>应该是共同的话题产生了共鸣</h3> <h3>水榭是留影的好地方。宽阔的水面,绿色的树林,远方山巅的阅江楼,山脚下是难以忘怀的母校。</h3> <h3>参加聚会的20位(1位在拍照)同学在小桃园石刻旁合影</h3> <h3>12位女同学在小桃园石刻旁合影</h3> <h3>8位男同学在小桃园石刻旁合影</h3> <h3>聚餐,是中国人朋友相会,加深情谊的重要形式。酒能助燃气氛的火焰,友情、美酒自古长相随。</h3> <h3>餐前餐中,交流无时不在进行,友情时刻都在提升</h3> <h3>下图左边那位皮肤黝黑,性格开朗的"好事者",是同学聚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策划者。同学情能量巨大,却是潜在的,要有人挑头,才能唤醒激发。感谢她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把大家心中有,口中无的需求激发出来。</h3><h3>参加此次聚会活动的同学有:王建宁 王肖梅 乔慧 张宁 张梅 董丁 李歆媛 冯玉清 周红 茅为民 李为民 吴抗美 王懿 王建 于翊 成功 蒋宁 李陵 夏天南 李鲁宁</h3><h3>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