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特校小青椒】做最适合特殊孩子的教育——记青椒第三讲

桃桃百香果

<h3>每周三课程如约而至,这一次是北京师范大学边博士给我们带来的关于6到15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所要进行的适时教育。</h3> <h3>作为一名老师,无论从事特教与否,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能够探下身子,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或许对于普通老师来讲这件事情并不难,但是因为特殊孩子情况差异万千,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在平常的工作中多积累教学经验,并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h3> <h3>孩子是一棵向阳生长的树,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雨露都会让这些孩子生命年轮上留下深浅不一的斑点,根据孩子的特点实施教育就尤为重要。</h3> <h3>边博士关于1、2年级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其实在我们特殊儿童中也是适用的,只不过我们是低配版,甚至我们从1到8年级都会出现这些问题,怎么面对并解决它们值得每一个特教老师深思。</h3> <h3>学海拾贝,学到的专业知识只有真正的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才能够绽放耀眼的光芒,我有珠一颗,望君多采撷,以下分享我校青椒老师们的学习体会。</h3> <h3>【莒县特殊教育学校2195张静】</h3><h3>今晚边教授跟我们讲述了6-15岁儿童的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让我收获颇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一句话:“读懂孩子。” 身为特教人,读懂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孩子们的特殊性,他们心里所想的很难自己用语言精确的表达出来,而我们也很难猜到他们在想些什么、需要什么。我们的孩子心理发展规律与普通孩子也有很大不同,他们的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有着很大差距,虽然看着一个个高高大大的其实还是小孩子脾气。很多时候都得哄着他们,其实有时也是挺可爱的。 虽然很难读懂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但我们作为特教老师还是会想法设法的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我觉得边教授提出的方法我们也同样可以使用,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信心、增强其注意力等等。这些特殊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很低,注意力也很差,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一定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这样才能尽可能的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有很多学生他们头脑中没有学习这个概念,如果能让他觉得这节课很有趣,我知道了什么,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 特教这条路是“慢慢”长路,而我正在这条路上慢慢的摸索前行,一路上汲取整合各路人经验。孩子们,慢慢来,我陪你们一起成长!</h3> <h3>【莒县特殊教育学校2196王倩】</h3><h3>边玉芳教授今晚的讲课内容与孩子的关键期紧密相连。众所周知,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存在一个关键期,比如2 岁左右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孩子书写发展的关键期……</h3><h3>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关键期,如果我们在孩子的关键期内进行恰当的教育,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并抓住关键期。这又使我联想到了特殊儿童,关键期对于普通儿童尚且重要,更何况特殊儿童呢?</h3><h3>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我深知关键期对于一名特殊儿童的重要性。很多特殊儿童没有语言能力,或者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缺陷,并不是他能这方面就薄弱,很可能是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错过了他们语言的关键期,从而导致他们语言能力表达不足或存在严重缺陷。在学校里就有一部分这样的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没有语言表达能力,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学习,会具备一定的交流和说话能力,但是进步的速度却是极其缓慢的,由此可见,关键期对于一名特殊儿童的重要性。</h3><h3>通过聆听今晚边教授的课程,我受益匪浅,同时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要充分重视并抓住特殊儿童的关键期,不仅自己提升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家长这方面的意识,一切为了孩子,让孩子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时,边教授今晚也提到了儿童交往,当然这在特殊儿童身上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我觉得在特殊学校就读对特殊儿童而言无非是一个进行同伴交往的好机会,在这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正确的引导。</h3><h3>总而言之,今晚一堂课,给了深刻的教育和启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与生活当中,我也一定会不断摸索,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做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工作者。<br></h3> <h3>【莒县特殊教育学校2194庄慧琳】</h3><h3>今天听的是边玉芳教授6-15岁儿童心理特点与适宜教育,通过学习,对儿童心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众所周知,老师要针对儿童不同年龄心理特点实施教育,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对于特殊儿童而言,心理年龄普遍低幼化,再加上个体性差异明显,甚至有的特殊儿童有着多重残疾,对于这些特殊孩子的教育就更要注重因材施教和差异教学。</h3><h3>我是今年刚刚考入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特殊教育教师,在接触这些孩子之前,虽然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但当真正面对这些折翼天使的时候,在教学实际中孩子们的表现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有的孩子多动特别严重,上课几乎没有一刻的安静,有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对课堂的兴趣仅仅能维持几分钟,还有的孩子自闭倾向严重,对老师的关心从来没有回应……</h3><h3>因此,深入到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成为了我现阶段最为重要的事情,听了今天边教授的课程,令我受益匪浅,儿童心理发展不仅要注意关键期,还要注重早期教育、康复教学,我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能够静心学习,多听多看多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特殊教育理论素养,一定可以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放心、领导满意的好老师。<br></h3> <h3>这是青椒助教对我校庄老师观点的认同,认识特教,我们一直在路上。</h3> <h3>【莒县特殊教育学校2197刘树娇】</h3><h3>听了边教授的报告,让我对6-15岁的儿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一问题,让我联系到了特殊教育的对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很多特殊儿童在上课的时候,或者跟人交流的时候眼睛很容易被其他物品吸引从而转移了注意力,我觉得想要提高智障儿童的注意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导课引人入胜,吸引注意力。</h3><h3>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智障儿童的实际精心设计导课环节,“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上”,像磁石一样吸住他们,吸引他们的注意指向,引发他们的兴趣,引导智障儿童不由自主地步入探求知识的“情感领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顺利地掌握新知,发展智能。</h3><h3>二、抓住最佳时间,把握注意力。</h3><h3>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连续注意的最佳时间。</h3><h3>三、变换教学方式,唤起注意力。</h3><h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来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的形式,或创设情境,让智障儿童扮演角色把课文内容表演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自主学习,而且能唤起注意力,挖掘其潜在的能力。</h3><h3>四、讲究语言的艺术,调控注意力。</h3><h3>教师说话音量的大小,语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语气的亲切与否对学生的注意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如老师语言精练,口齿清楚,说话生动有趣,同时辅于适当的表情或动作,就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反之,教学语言千篇一律,平板不变,音量太大,只能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昏昏欲睡,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br></h3> <h3>【莒县特殊教育学校2193丰淑华】</h3><h3> 我担任的是特教学校学前康复的老师,我们班的孩子年龄大都是3-7岁,孩子的的年龄差较大,每个孩子的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都有所不同,普遍发育迟缓,智力及情绪行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在此类儿童教育上我们特别强调个别化的教育康复训练。 特教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孩子的特殊性,特殊的环境,造就我们特教学校角色的多样性。课堂上我们是教授知识的老师,生活中我们既是孩子的玩伴也是孩子的亲人,我们是帮助这些孩子们接触外面世界的重要窗口,我们与孩子与家长们朝夕相伴,早已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学校与家庭间更是紧密相连,我们走入这些家庭中,走入他们防备而脆弱的心间。特殊性的存在,让我在工作与教学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还需亟待提高的特教专业知识与康复训练技巧,面对孩子们“阴晴不定”的情绪行为问题等,但我从没退缩,因为我了解他们,拥抱他们,爱护他们!为了从事特教的初心,我会一直不懈奋斗,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致我的孩子们!<br></h3> <h3>丰老师在给我校特殊儿童上课。</h3> <h3>花开沙漠,不仅是与生命的抗争,更是对灵魂的叩问,特教人用青椒专业知识助力自己的教学生涯,让自己的朝圣之旅宽厚孩子的余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