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企业文化"

漓江渔翁

<h3>  与友闲谈,聊起"企业文化"。这个话题理论性较强,但在现实中表现的十分充分。</h3> <h3>  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功能齐备,企业包括了职工家属的全部生活 ,是我们这代人的归属感和根。每个企业形成"孤岛现象",俨然一个成熟的部落,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个性,这应该是企业文化的根基。</h3> <h3>  63年来到黄土高原上的侯马小镇,当时公司承建红卫厂的工程,所以在此小住几日,后来搬到南西庄家属区。<br>  红卫厂是我对侯马的第一印象;住宅区一排排拥挤的平房 、厂门口全副武装的岗哨,厂区里高高的烟筒和高大的厂房、下班的汽笛声和潮水般涌出的人们,这是个真正的大型军工企业。<br>  红卫厂员工多数应该是东北的,语言的主流是东北话。记得我刚刚学会骑自行车,在红卫厂家属区边上的小路上,碾压了一只老母鸡,正发懵时,窜出一个壮汉一把拉住我。转头喊到:"瞅瞅是咱家的鸡不?"当得到否定时,那壮汉向我一瞪眼:滚犊子!忐忑不安的我如蒙大赦赶紧溜之,只是觉得东北话好亲切啊。<br>  红卫厂的另一个厂名叫"874"。在一个初冬的傍晚,一个身穿破絮棉衣的此地人,蹲坐在地上,看着旁边破损的糖葫芦架子。他刚刚遭到一帮半大小子的哄抢,那是他养家糊口的营生。喃喃自语的哭诉:我为什么要来"874"?我来"874"干啥!从此,我知道了此地还叫"874"。这难道是东北"胡子"的遗风?</h3> <h3>  当年,在侯马这个弹丸小镇,驻有几个大型国企:一公司、红卫厂、五零一,在文革后期建了五零二、电厂、侯纺等企业,使得侯马热闹了许多。那时厂矿大招工,企业中的青年人成群结队,在生龙活虎的年轻人身上,彰显着各自企业不同的文化底蕴。<br>  "五零一"是六十年代末从天津迁来的。天津人较为讲究穿戴,"不怕家着火,就怕掉臭沟。"意思是把全部家当都穿在身上了。操着一口天津腔,头戴绿军帽,脚上白底"懒汉鞋",口叼烟卷,痞劲儿十足。"拿二两棉花纺纺(访)天津小白楼,就知道我是谁!"要借此扬名立万。</h3> <h3>  行走江湖的公司子弟根本不吃这套。初来乍到不拜码头也就罢了,太狂了!不管楼是白的黑的,拳脚见真章。几经交锋,他们才知道"公司这帮家伙是玩命的!等着,叫我二舅去!"不见踪影。从此互为近邻,相安无事,有的成了点头之交。<br>  我们的父辈就是玩命的。不提远的战场上真刀实枪九死一生,单说文革时开着自造的坦克去解放临汾,轰隆隆的震颤了晋南,整个山西谁人不晓!"四清"工作队在撤离公司时不禁感叹;公司就是个土匪窝!由此可见公司人当年的彪悍,老子英雄儿好汉嘛!</h3> <h3>  公司的人讲究"吃"。穿戴上有点将就。常年工作生活在山沟里,穿给谁看呢?何况风中雨里的摸爬滚打,发的工作服常年在身。冬天发的棉坎肩,接上两条袖子当棉衣,暖和就行。坊间流传:远看要饭的、近看逃难的、仔细一看省建的。<br>  土建的营生劳动强度大,吃是为补充身体能量。那时公司的伙食是出名的,厨师的手艺决不亚于名楼大厨,饭菜做的香飘四溢:蒸排骨、小酥肉、溜肝尖、冬瓜粉、烧茄子…,形成了独特的公司风味。尤其是烧茄子这道菜,不论是在名楼酒店,还是在家炒制,都没有当初的香味儿。有人说是茄子变种了,此味儿当真是绝世了。<br>  那时的饭量奇大,中午一顿八两高粱钢丝面拌上菜,扒拉几口入肚吃光,只是觉得半饱而已,肚子太缺油水了。有年中秋节,食堂包饺子,吃了八两没啥感觉,又买了八两下肚,擦擦嘴心满意足。现在的年轻人能想象的到吗?那可是足足八十个饺子呀。</h3> <h3>  侯马纺织厂在七十年代初建厂。招进的纺织女工,都是正值妙龄的少女姑娘,这些花枝招展的姑娘们,给侯马小镇带了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br>  当时的滨河路是一条沙石路,沿路长着挺拔的白杨,路两边是大片的农田。侯纺大门前的这条沙石路,不知从何时起,成了侯马小伙子们最爱去的休闲之地。下班后,梳洗干净穿戴整齐的后生们,三五成群徜徉在白杨树下,心猿意马地张望着侯纺门前进进出出的姑娘们,幻想着能有一场艳遇,找到自己中意的姑娘。</h3> <h3>  扯的有点远了,这些和企业文化有瓜葛吗?可我说还真有点关系。每个企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人员状况等情况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人文特征,人们的价值观也有一些差异,这应该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根源。<br>  此纯属闲聊,只博各位看官一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