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残荷之美
你,看过残荷么
酷炫打斗场景,千万别眨眼
残荷,呈现出一片残落的鬼魅。历经了这些风霜、打击和伤害,她看似寥落了,其实却有了铮铮的骨。有骨骼了。那有了骨骼的神经,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
她盛开时,只是妖媚和跋扈,她枯萎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
残荷,以一种不让人怜悯却让人心生敬意的姿态出现在摄影家的镜头下。
记不清,荷的第一片花瓣是从哪一天开始凋落的。秋天再至,满眸的繁华已无踪,看到的却是半是萧条,半是如诗的残荷清骨。
残荷之美
残荷,曾经在我们的视野里被一度忽略,不愿去多望一眼那满满的萧疏凄然的感觉一片没有张开的残叶,一支饱含着籽实的莲蓬,反而具有了一种荷盛开时所没有的美。
残荷之美
有一种美,需要跨越时光的长廊,在繁华凋尽的心卷反复吟读,反复咀嚼玩味,才得其深味。残荷之美亦是如此。
残荷之美
花开有花开的美,残缺有残缺的味。
含着莲子的莲蓬,仿佛幽深的眸子般,望着岸上看风景的人。
残荷之美
我们的一生一边走,一边了悟,有些东西便使生命也变得深邃深刻起来。
记不清荷的最后一枚花瓣到底是何时落尽的,看似冷若冰霜般,内心却藏着深奥难解的内容。
残荷之美
繁简各一的线条,让人读出了一种简朴的人生味道。静谧归隐,回归真我,回归生命的原色。
残荷的禅意,只将悟道传递给那有缘的心灵。
残荷之美
残荷,教会我们对于一种美的审视,不再局限于视觉的冲撞,更在意一份内在涵义。
枯零的姿态在某种角度里,是一种美的诉说。就像我们的心灵,回归了纯粹之后,便踏实了......
残荷之美
总感觉,残荷的枯败里藏驻着一种不折的神韵,一种淡定不惊的气场。当生命不再有了耀眼的花衣,依然以清香的筋骨伫立,好一幅残缺的美卷。
千娇百媚,在经过的沧桑里化作了一本深邃的书卷,等待有缘的人来读来悟。
残荷之美
很久以来,残损的东西很少人去关注在意。然而那美丽却是静静存在的。若不是深解了人生的一页兰章,怎会被一朵凋败的荷震撼了灵魂?
内在的美往往和时间的老去无关。在一隅平常的角落,从容的凋谢,哪怕身形憔悴枯槁,傲人的风骨依然如画如歌。
残荷之美
一朵残荷静立水中,更加令人珍惜那花开花谢倏走的流年。或许,世间本没有繁华可以留住,相逢时互投一抹微笑,便是不朽的传奇了。
残荷之美
你,看过残荷么?
残荷,呈现出一片残落的鬼魅。历经了这些风霜、打击和伤害,她看似寥落了,其实却有了铮铮的骨。有骨骼了。那有了骨骼的神经,远比一朵盛开的莲花更有味道。
残荷之美
她盛开时,只是妖媚和跋扈,她枯萎时,才真正有了风骨和气象。
残荷,以一种不让人怜悯却让人心生敬意的姿态出现在摄影家的镜头下。
残荷之美
如果一个摄影家只会拍盛开的荷,而不能拍残荷,那只能是一个心灵地貌还不丰满的摄影家。或者说,他的审美还没有到凋零的状态,而人生的时光,还太光耀太丰满。那样的人生,也是寡味的。
残荷之美
就像这朵曾经不忧亦不惧的莲,假如她没有受过冷雨凄风,假如她还是一直粉艳艳的盛开的,纯洁而无知的开着,她只是宫庭画中那无趣而带着稚气的一朵傻荷。
残荷之美
现在,她老了,她枯了。
味道和气象却出来了。
荷,抽筋扒骨了。没有了灼灼夺人之姿,却有了硕硕风骨之态......
残荷之美
这一朵朵残荷,有了隐忍却更为让人心动的风骨,那是光阴赠予她们的味道——历经岁月摧残,饱经了人世的风霜,脸上的光芒,却更加灼灼.....
残荷之美
晚唐诗人李商隐所写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虽是以物思人,却将残荷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残荷之美
现在荷塘里千姿百态的残荷让人浮想联翩......<br></h3> <h3>这个季节的荷,轻盈,残缺,两个极端的存在,反而最是圆满。</h3> <h3>残荷中听雨,朦胧中自有诗意,但也需要我们拥有独对内心的勇气。</h3> <h3>只看那瘦的枯枝,黄的败叶,重重叠叠,似是孩童随意挥就的涂鸦,线条交汇,点面交杂,影影绰绰,偏又看不真切,只知颜色浓厚的是残荷,颜色淡漠的是倒影,随便拍下一帧都具备水墨的写意。</h3> <h3>其实残荷本身就是一幅画,有自然的力量去雕琢它。画家还未出现之时,它就已经静静地躺在大自然的画布之中了。</h3> <h3>谢谢您的欣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