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举不难看出,尊老敬老至上而下已蔚然成风,成为社会主义新风尚!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头责任重大。也许种种原因,我们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我们管理水平还需改进,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陶行知指出:“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那么尊老敬老,首先应该从我们自身做起。恭敬的为老人让座,耐心的为老人引路,匆匆而过时,也给老人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身为晚辈,更要对老人细心、体贴,照顾周到,不厌其烦,呵护有加。对老人的叮嘱关心,欣然领之,即时絮絮叨叨,也认真聆听。哪怕是过火言行,也尽可能和颜悦色解释说明。尊老敬老,就是夕阳西下,牵着他们的手在广场散步;就是暖暖的午后,陪他们拉拉家常;就是拿着手机,一遍遍给他们说如何网上购物;就是笑着陪他们排队,拿着超市小票领几个鸡蛋。也是软硬兼施,半埋怨半撒娇告诉他们注意锻炼别总吃剩饭剩菜;更是用一个故事告诉他们不要为儿女操心,亏了自己......点点滴滴,从你的眉宇间传给孩子;字里行间,让你的话语和文字告诉孩子;口口相传,用你的言行引导孩子。敬老爱老,从此刻做起,从我做起。
有些时候,孩子们会感觉自己还小,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做到尊老敬老。这时你会微笑着告诉他们很多很多。一两岁孩童抱着爷爷奶奶,那甜甜的一吻,就是爱戴和尊敬;三四岁时,可以给爷爷奶奶捶背、拿拖鞋。所以敬老爱老,从来鲜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细水长流的点点滴滴。回到家,给老人端上一杯水,那水一定甘甜无比。帮老人梳梳头、叠叠被,老人脸上展现出了笑容。在学校认真学习,拿一张奖状回家,爷爷奶奶乐开了花。即便啥都不做,只是坐在他们身边用心听听讲了上百遍老掉牙的往事,并时不时附和一句,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春去春又回,花开花会落。时光如流水,总是无情飞逝,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总感觉来日方长,其实不然。所以,敬老爱老就从我们的这一刻开始,从小事做起。陪他们看太阳冉冉升起,坐在他们对面吃着家常饭,让老人们就这样一直幸福下去。<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