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之旅五——聆听大家教诲,做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国培计划(2018)”示范性项目浙江师范大学

冬日暖阳

<h3>今天请到的两位专家都是大家,一位是像神一样存在的、语文教育界的泰山北斗、语感论集大成者王尚文先生;一位是浙江省东阳中学的陈益林老师,一位勤于笔耕的优秀的中学老师。<br></h3> <h3>上午的讲座,陈老师从作家们写小说的缘起说起,说到自己常爱“吟诗作文”是因为自己的难为情,怕自己在教学中做得不好,于是练习粉笔字,于是逼着自己写作。而这个准备是从大学期间就开始的,一直到工作后一直到现在依然笔耕不辍。陈老师说到写作的意义在于扩展视野,在于增阅读、助情趣、添杂学。听了陈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之前也爱写点小文章,可是工作紧张起来就放弃了,今天陈老师说“以读哺写,以写促读”是非常有道理的,读书扩展视野,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写作又促使我们去读书,以充实写作的空间。<br></h3> <h3>刘老师为我们解读了甲骨文的字形、字义,例析了“殂陨”“昂藏”“堂奥”等词语的运用,《花香树影中的语文》可见刘老师的爱花情结。“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马老师也在总结时说如何在教学中保持自己鲜活的生命力,去阅读,去写作。只有深爱语文,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才能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对接,也才是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br></h3> <h3>德高望重的王老的讲座我几乎是一句不落地记了下来,王老说语文老师不同于其他人,也不同于其他科目的老师,语文老师最大的特征就是教人怎么说话,是文学也是人学。“明窗数编在,常与物华新。”讲课的乐趣在于一起与文本、与学生一起到达新的境界。王老告诉我们,当语文老师是天底下最大的幸福的事情,因为可以跟学生一起读经典,因为可以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自己。要“向书本学,向经典学,也向自己的学生学。” 在讲座中,在语文教育领域卓有成就的王老专门记下小说《苦恼》和《一个文官之死》中相关细节的严谨、与我们学员交流和他说自己就是一只井底之蛙的谦逊,让我看到了大家的人格魅力。向王老致敬!<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