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万里沙

林海雪原

<h3>2018年10月4日,从弱水胡杨林出来,已近黄昏,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行程,我们连夜驱往银川黄沙古渡。10月5日上午10点多,我们一行到达黄河古渡景区。<br></h3> <h3>黄沙古渡在诗人眼中是诗,在画家眼里是山水,可对我们凡人是游乐的天堂。从沙漠战车开始,游艇,羊皮筏子(我们没赶上坐),越野摩托,汽艇,骑马,驼的,马的,驴的,滑沙…我们挨个玩个遍,直至夕阳西下。<br></h3> <h3>黄沙古渡顾名思议,一因此地居于黄沙嘴,二因黄河与沙湖并居于此而得名,后又因朱栴巡边、康熙渡黄河、昭君出塞和亲而闻名中外。<br></h3> <h3>黄沙古渡是今天我国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渡之一,与鹯阴古渡口、清水关古渡口、山西古渡口、尕马羊曲渡口、拉加寺渡口等并列黄河九大古渡口。<br></h3> <h3>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黄沙古渡,约2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br></h3> <h3>登临这里便可真正体会到“大漠黄河、塞北江南”的壮观雄奇。满目黄沙是黄沙古渡最为显著的特征,这里是沙的海洋,这里是沙的天地。<br></h3> <h3>残风曼卷着沙土,肆无忌惮地敲打着万物,一眼望去天际之间金黄一片。如果你是傍晚来此,那将更为壮美:夕阳下的黄沙,如同镀了金子一般,黄得透彻而洁净,黄得让人潦乱而惊疑。在黄沙的映衬之下,黄河变得也活泼了很多。<br></h3> <h3>黄沙古渡是一处古老的黄河渡口,旧称横城古渡,明朝朱栴来此居住,曾留下数首精美的诗篇,其中有两首较为著名:一首是《黄沙古渡》:“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万里边夷朝帝阙,一方冠盖接咸秦。风生滩渚波光渺,雨打汀洲草色新。西望河源天际远,浊流滚滚自昆仑。”<br></h3> <h3>另一首是《月湖夕照》,诗云:“万顷清波映夕阳,晚风时骤漾晴光。暝烟低接渔村近,远水高连碧汉长。两两忘机鸥戏浴,双双照水鹭游翔。北来南客添乡思,仿佛江南水国乡。”<br></h3> <h3>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清帝康熙巡游宁夏,来到黄沙古渡,留下了《横城堡渡黄河》和《自宁夏出塞抵湖滩河朔作》诗作两首。《横城堡渡黄河》云:“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自宁夏出塞抵湖滩河朔作》诗云:“潆回大野势几曲,沙岸颓突还巃嵸。乱柳排生枝干密,中有巨鹿藏榛从。”<br></h3> <h3>四十年后,诗人王绥也来到了此处,他仿照明朝朱栴的《黄沙古渡》也写了一首《黄沙古渡》,以此来抒发自已对西北这方宝地的赞誉。王绥诗云:“荒烟漠漠路漫漫,河泻平沙两岸宽。缆解帆悬朝雨歇,马嘶人语夕阳残。涛声漰湱千秋壮,风色苍茫六月寒。独羡渔舠轻一叶,长歌终日傍惊端。”相比之下,王绥的诗要比朱栴的诗透射出一派无限的苍凉与惆怅。<br></h3> <h3>虽然这此诗作风格不一,但却从不同的侧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黄河雄阔的不尽画卷,撩起了一幕幕塞上江南的无限风光。<br></h3> <h3>这里的黄河没有壶口的雷霆万钧、没有小浪底的安静清透、没有渤海入海口的急不可奈,她如同岸上的游人一般,似乎也被眼前的美景迷惑了而久久不愿离去。她静静地流淌把黄土高原上第一缕沙温柔地揽入怀中,依依不舍地带着它们东付大海。<br></h3> <h3>数百年前,繁忙的黄沙古渡今天已经不再忙碌。偶尔飘来的几叶小舟,不过是滔滔黄河上的可有可无的点缀。夜阑人静之时,一个人静静地伫立在渡口之傍,心絮不起、万念俱寂。<br></h3> <h3>在这里,你见不到城市森林的高楼耸立,见不到金迷纸醉,见不到霓虹迷乱,见不到车水马龙。一个人就这么静静地呆着,你分明可以听到丝绸之路上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你分明可以听到昭君出塞时哀怨幽长的琵琶声,你分明可以听到征西的将士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br></h3> <h3>往事已经渐行渐远,并永远地湮灭在眼前这片无垠的黄沙里。但这片黄沙却不辜负人们的期许,她把往事镀上永不褪色的黄金留在了世人的心中,涤荡着世人的心境,使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不远万里来此驻留。夜暮昏沉,驱车回程,耳边又回荡起那首《昭君出塞曲》……<br></h3> <h3>这正是: 万里黄河万里沙,千年古渡第一家。 羌笛哀怨西风过,出塞曲中销芳华。<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