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患者女性,59岁,以“突发头痛伴意识障碍1天”收住入院。</h3> <h3>DSA显示右侧大脑前A1段先天缺如</h3> <h3>右侧侧位</h3> <h3>左侧ICA造影显示1.前交通动脉瘤;2.同侧大脑前动脉A1段优势供血征,通过前交通动脉供双侧A2及以远血管</h3> <h3>属于血流动力学原因所致分叶状囊性动脉瘤,大小约为5.2*4.9mm</h3> <h3>3D显示侧壁小子囊形成</h3> <h3>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h3> <h3>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颈略残留,子囊栓塞不全,属于不全栓塞</h3> <h3>患者3周后再出血,纵裂局部血肿形成,SAH加重,再次造影显示动脉瘤复发,弹簧圈微压缩,原瘤腔扩大,原子囊位置膨出一大型子囊,成葫芦型,多考虑假性动脉瘤成分。</h3> <h3>原动脉瘤栓塞工作角度</h3> <h3>再次行动脉瘤栓塞术,可见双侧大脑前动脉血管形态移位变形</h3> <h3>术后即刻显示动脉瘤栓塞完全,Grade 1。</h3> <h3> 血管内介入治疗逐渐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其较高的复发率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甚至有些患者术后短期内即复发再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献报道目前血管内治疗动脉瘤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有:动脉瘤完全填塞率、弹簧圈压缩、大型富含血栓动脉瘤、分叉部动脉瘤等。结合该例短期复发病例,个人认为属于动脉瘤不全填塞破裂形成假性动脉瘤。
该例患者先天对侧A1缺如,Willis环发育不全,同侧大脑前动脉处于高流量负荷,极易出现AcomAn,患者栓塞术后背侧子囊栓塞不完全,瘤颈处未完全封闭,子瘤腔内局部血流运动更加剧烈,且该处位于血流轴朝上的直接冲击点位置,弹簧圈局部受到压缩,从而导致局部复发变大,原因有学者认为是高壁面剪切力(WSS)所致。在颅内动脉分叉处冲击点附近,加速血流产生高的WSS和正WSS梯度内环境,异常高WSS经过内皮细胞动力传导,触动生化反应,导致内弹力层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动脉瘤壁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断裂缺失,从而使该处成为动脉瘤复发的生长点。该例患者再出血后DSA显示原动脉瘤局部增大,弹簧圈微压缩散圈,原子囊位置再膨出又一大型“葫芦形”子囊,多考虑假性成分为主,与原有病变形成真-假动脉瘤复合体,学者认为这种复合体有以下特点:1.伴有局部血肿形成的明确的动脉瘤相关的SAH;2.DSA造影明确为动脉瘤,子囊内造影剂滞留;3.成葫芦形;4.动脉瘤短期增大;5.病理显示为假性动脉瘤成分。该病例个人认为除病检外其余满足以上要求。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