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记录时光

吴玉强

<h3>  在买不起相机,没有数码手机的年代,我们一起用文字记录时光,能用手机随手拍照的岁月,我们一起用图文记录时光,尽管我们不富有,文采也不出众,摄影水平很菜,但我们可以做个有心人。边走边看,留一束光,穿过时光缝隙,指引彼此前行的路。<br></h3> <h3>2004年9月27日 阴雨</h3><h3>今天是孩子的预产期,小家伙真有耐性,仍然像往常一样用小脚丫踢我,没有半点要急于见世界的迹象。</h3><h3>2004年9月28日,晴 </h3><h3>我在经历九个多小时撕心裂肺的疼痛后,儿子终于被早晨第一缕阳光迎接到这个世界,小 子体重3.6公斤,身长49厘米…… </h3><h3>2004年10月1日 </h3><h3>儿子昨晚突然发高烧……累极浅眠,我梦到……被吓醒,急忙看孩子,体温明显下降,我长长吁了口气,泪水汗水湿了整张脸。</h3><h3>2004年10月2日 </h3><h3>难熬的一天一夜终于过去,孩子没有好转的迹象,二姐端来煮好的早点,我没有一点胃口,看着二姐和爱人熬红的双眼,再看看被病痛折磨的孩子,我将头埋进碗里,大口大口往嘴里塞东西,任凭一颗颗泪水滚落碗里……护士把孩子头部的一撮头发剃了打点滴,我不敢看,躲在被子里的手抖得怎么也停不下来…… </h3><h3>2004年10月4日 </h3><h3> 头痛发烧咳嗽,我被来势汹汹的疼痛击中击晕了……</h3><h3>2004年10月6日 </h3><h3>我们给孩子取名昕阳,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h3><h3>2004年10月7日 </h3><h3>孩子终于脱险……</h3><h3>2004年10月9日 </h3><h3>孩子痊愈,等我的身体再好些,我们就可以离开充满消毒水的病房,想想就开心。</h3><h3>2004年12月5日 星期日 </h3><h3>儿子出生2个月零8天,体重5.5公斤,身高60厘米,开始竖头。 </h3><h3>2005年3月7日 </h3><h3>孩子今天饿急哭闹时叫出了“妈 奶”,把母亲和我激动得抱起他一个劲的又夸又亲。</h3><h3>2005年3月30日 </h3><h3>儿子会坐,居然用嘴啃自己的脚趾头,还挺乐呵。</h3><h3>2005年4月26日 </h3><h3>儿子人生的第一跤是翻了个身从床上滚下去的,居然还没醒,半醒的我又愧疚又好笑。[害羞]</h3><h3>2005年6月19日 阵雨 </h3><h3>今天是星期天,我回来看他们娘俩,被老婆大人数落了一通,硬是逼着我记一篇日记。回想起来,对他们娘俩,我亏欠他们的实在太多,老婆还没有满月,生病的儿子病情刚刚好转出院,我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基本两周才能回来看他们一趟。每次回来,都有很多惊喜,儿子长得很快,竖头、翻身、坐、被搀扶着跨步,会在急时喊“爸、妈”,看到这些,都很高兴。我说儿子长得很快,老婆却说儿子长得一点也不快,从这一点认识上,就可以知道我带儿子的时间真的不多,两地分居,老婆真是辛苦的……这次回来,发现儿子更加可爱,也很淘气…… </h3><h3>2005年6月20日 星期一 多云 </h3><h3>儿子长出第一颗牙齿。</h3><h3> 2005年7月1日 星期五 晴转多云 </h3><h3>儿子能扶住东西自己站起来。</h3><h3>2005年9月19日 </h3><h3>儿子今天开始断奶。</h3> <h3>2014年11月19日 滇金丝猴 &nbsp; 香格里拉县红旗小学 &nbsp;四年级四班 &nbsp;向丽阳 &nbsp; 滇金丝猴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存于西藏盐井、云南迪庆白马雪山。我们能参观到的是维西县塔城镇萨马阁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喜欢吃萝卜、白菜、松萝。早上八时左右,滇金丝猴们出来了。所有滇金丝猴都很活泼好动:大猴们拉着藤条荡来荡去,从这棵树上拉着藤条荡到那棵树上,又从那棵树上荡到这棵树,好像在玩“空中飞猴”。小猴们更是好动了,它们也像大猴那样荡来荡去,但不像大猴那样行影单只,而是成群结队的,一起追逐嬉戏。看,两只小猴正在玩追逐游戏。正在追的那只已经筋疲力尽,眼看就要追不上了,可是另一只小猴看它追不上了,高兴的忘记了要去抓藤条。结果跌到了一棵树上,蹲在树上的另一只小猴正好抓到了它,其它小猴子们幸灾乐祸起来。 到了喂食时间,饲养员一吹哨子,滇金丝猴们迅速向喂食物的地点靠近。饲养员把所有萝卜仍给了猴群,小猴们开始抢食物。瞧,一只小金丝猴把手里的几根萝卜迅速吃完。见喂食物的地方没食物了,便去抢夺其它小猴手里的萝卜。它追着一只比它小的金丝猴,小猴边吃边跑,眼看就要追到,可是,因为没有吃太多的萝卜,又经过大量运动,实在是跑不动,手中食物最终还是被抢走了。有一只小猴为了躲避其它小猴来抢食竟然来到我跟前,我激动地想伸手去摸它,这时候饲养员过来对我说:“小心被它抓到,感染病毒。”我听了这话,只好打消了着念头。小猴们一直在为了食物而奋斗。那大猴呢?那些大猴一直在躺在石头上啃萝卜呢。为什么呢?原来大猴在猴群里又些威望,所以不用去抢也能够得到足够的食物。 饲养员告诉我们:“这座山里有好几百只金丝猴,我们只养了一百多只。”我问:“为什么不是全部金丝猴都养着呢?”饲养员说:“因为食物不够啊!”“哦,原来是这样。”我说:“那这里面年龄最大的金丝猴几岁啊?一只金丝猴能活几岁?会不会有不是你们饲养的其它种类猴混进来?”饲养员不慌不忙的一一作答:“最大的金丝猴已经四十几岁了,一只金丝猴大概能活五十几岁,一般不会有其它猴类混进来。” 这次我去看金丝猴,我体会到了无比的快乐。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观赏。<br></h3> <h3>  微笑</h3><h3> 香格里拉市红旗小学 五四班 向丽阳 微笑是什么?微笑是一朵美丽的花,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微笑是一缕明亮的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温暖…… 笑有很多种,有大笑、苦笑、狂笑、微笑。可在这些笑里,最令人心情舒畅、感到愉快的只有微笑。 微笑为什么会令人心情愉快,令人感到舒畅?因为它是发自人们心底的笑,是人们最真诚的笑。记得在一次期末考砸后,我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是母亲微笑着安慰我,对我进行鼓励,让我下一次好好努力,考出一个好成绩。母亲的微笑是让我恢复原本自信心,是让我奋发向上的动力。在我小时候,我特别怕打针,就算到了医院也还是会反抗。一次,爸爸带我到医院打针,可我死活不肯去,是爸爸微笑着对我说:“孩子,别怕,打针是你心里的阴影,你应该克服它,不被它打败。”我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让爸爸带我去打针了。爸爸的微笑使我克服了心理恐惧,让我努力向前,不被挫折与困难吓倒。 如果我们多一份微笑,就能让我们生活在快乐的海洋里;如果我们多一份微笑,就可以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份宽容与理解;如果我们多一份微笑,世界将更加美好。 &nbsp;<br></h3> <h3>困难不易 --写给儿子的第二封信 昕阳: &nbsp; &nbsp;&nbsp;&nbsp;这是妈妈给你写的第二封信。转眼你就要满十二周岁,不再像以前一样时时粘着妈妈,事事要妈妈为你做主,甚至会时不时皱着眉头与我们“对着干”,作为父母,我和爸爸为你在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成绩欣慰,也为你的一些变化惶恐。一方面希望你学会独立自主,一方面又担心你把握不好尺度学到不好的东西,也许是我杞人忧天,也许是我对你或是说对我们太不自信,亦或是对育儿总是一知半解。说实话,作为父母,我们很矛盾,想放手又怕放手,想留住又怕留不住,很怕那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总想未雨绸缪地掌握一切事件,却又担心那样会让你失去自我,想把你一直护在我们的羽翼下,又怕你承受不了未来人生中遇到的风和雨。所以,对于我们的自以为是和自相矛盾,请你给予理解与支持。 &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春节期间,我们一家和几家好朋友外出旅游,一路说笑开心地到达桂林,看到了你能像背顺口溜一样念叨的漓江美景,真正感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住在“十里画廊”,坐竹筏,听船夫边撑筏边唱小调,顺着遇龙河停停走走,或随意骑车溜达,好似我们就是画家笔下的主人公,我们还吃到了各种特色美食,特别是啤酒鱼、啤酒鸭,这些都是你的最爱。那天在大伙高高兴兴骑车去攀岩的过程中,我们一家三口却发生了不愉快,甚至影响了大家的整个行程和兴致。事后,我们三人都觉得愧对大伙,但朋友们对这一事件虽有微词却也表示了理解。过程就不细说了,但是,儿子,请允许妈妈在这里重复唠叨几句。其实,当时我们完全没必要强求你去攀岩,只是你的态度让我们认清了一个事实:你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这对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男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们就硬逼着你去,哪怕你只能攀几米,哪怕风险大到你会粉身碎骨,就是想让你知道:不敢尝试,注定失败!我们一家三口纠缠了近两个小时,爸爸妈妈用尽了所有威逼利诱哄骗甚至暴力手段后,你无奈且胆战心惊地开始了你的人生第一次攀岩,轻松而且顺利,没有你想像中的恐高症反应,没有你担心的摔得只剩骨头,当你到达顶点敲响钟的时候,岩下站着的人群给了你最热烈的掌声,你回头微笑和奋力向上的画面,定格在了爸爸妈妈的眼中,努力终会有回报!你下来后第一句话是“原来很简单”,是啊,很多事情,原来很简单,只是我们在未去尝试前就把它想复杂了而已。 &nbsp;&nbsp; &nbsp;&nbsp;儿子,妈妈将这封书信拟了个标题:困难不易,困难和不易组合起来很牵强,但是妈妈想让你明白两层意思:一是战胜困难不容易,二是面对勇于挑战的人,所有的困难不敢轻易嚣张。 &nbsp;&nbsp;&nbsp;&nbsp; 春节那天,妈妈收到一条励志短信,儿子,你也是猴哥,妈妈就把它送给你,希望你能成为笑对八十一难的猴哥!猴哥说: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 人活着就应该像孙大圣一样,狂过,疯过,爱过,恨过,辉煌过,落魄过,悔恨过,得意过,闯过, 拼过, 战斗过, 努力过,但从没怕过!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经历的过程,任何时候都应该记得去追逐你的梦想,坚持你的理想,不断升华你的思想! 2016年--猴年如猴哥般努力!只有苦练七十二变,才能笑对八十一难! &nbsp;&nbsp;&nbsp; &nbsp;此致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妈妈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6年4月2日 &nbsp; &nbsp; </h3><h3> (这封给儿子的信有幸被《迪庆日报》采用,刊登在2016年5月30日第四版,说实话,还是很欣慰的。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特分享于此。)<br></h3> <h3>  阅读伴我成长</h3><h3> 香格里拉市红旗小学 六四班 向丽阳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通向知识宝库的钥匙,而阅读会使我们的知识更加渊博。 我从4岁开始接触书,不过基本是看一些有图有文的。真正开始接触文字书籍是在7岁的时候,当时我看《安徒生童话》,里面丰富有趣的内容情节,令我很着迷。 三年级时,我生了一场病,在昆明住院期间,一位姐姐来看望我,给我带来了一本动物小说,叫做《斑羚飞渡》,作者是沈石溪。这本书主要写了一群斑羚被猎人逼到悬崖边,对面也是悬崖,只要跳过去,就有一线生机,可是他们的斑羚王发现,年轻力壮的斑羚即使用尽全力也无法越过两道悬崖中间的沟壑,更别说老弱病残的。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连接着两边悬崖。斑羚王受到启发,想出了一条妙计:把斑羚群分成两批,年轻力壮和老弱病残的为一批,幼斑羚则为另一批。首先让一只小斑羚跳,紧接着老斑羚也跟着起跳,当小斑羚跳到一半要开始下坠时,老斑羚刚好跃到它身下,作为它的跳板,小斑羚借力一跳,顺利地越过了沟壑,而老斑羚却像一只折断了翅膀的鸟笔直坠落。剩下的也效仿它们跳了过去。斑羚群虽然损失惨重,但作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老斑羚为了斑羚群的延续和发展,甘愿作为跳板,用牺牲自己的代价,换来了整个斑羚族群的未来。老斑羚从容走向死亡的场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从此,我便迷上了动物小说。为了能够阅读更多沈石溪先生的动物故事,我甚至跑遍了香格里拉市的所有书店,书店买不到的,就让妈妈上网购齐。新书一到,我便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几乎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通过熟读,我发现其实动物也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不断上演,有忠诚于主人的犬,有独来独往却为了报恩而死的虎,身体看似笨重脾气暴躁、却可以一生记住救命恩人的野象,甚至还有“保姆蟒蛇”……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开始读古文版中国四大名著,最开始吸引我的是《水浒传》里的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常常被他们迷得耽误了做作业。 后来,我还阅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还有《福尔摩斯》、《科学大侦探》等。六年级开始学习写散文时,我还在爸爸妈妈的建议下阅读了朱自清的《背影》、冰心的《荷叶母亲》、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等经典篇目,均让我受益匪浅。 时光飞逝,我即将小学毕业,我也拥有了满满两个书架的书籍,而书籍也成为了我的朋友,阅读充实了我的生活。我会坚持阅读,阅读会伴我快乐的成长。 &nbsp; &nbsp;<br></h3> <h3>2018年9月20日 生命与食物 香格里拉市第二中学43班 向丽阳</h3><h3> 鸡蛋从外部打破,它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它是生命。——题记 每个人都像是鸡蛋,既可以成为“生命”,也可以沦为食物。 一个合格的生命,应该有尊严,有追求,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它不是从外部打破的鸡蛋吗?就像三国蜀后主刘禅,有绝代智谋诸葛亮辅佐,入蜀道路又是那么艰险,只要他自己稍加努力,几乎可改写中国历史,可他没有,在魏国军队来临时选择了投降,并且成为他们的“座上宾”,成就了“乐不思蜀”的典故,更是体现刘禅没有骨气,贪图享受的性格。 相比之下,有多少人呼唤着生命,用自己的行动把生命的价值不断升华。和志刚叔叔,一次意外事故让他失去了双臂,可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顽强地向命运发出挑战。他用嘴衔笔练字,写出了一幅幅书法作品。 生命生而高贵,我们可以让它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凭借坚强的毅力不断向前,一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自己,我们便成功了。如果我们像刘禅一样,放弃尊严,放弃自己,生命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我们应该像和志刚叔叔一样,不放弃自我,那么再大的挫折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生命与食物,仅在我们一念之间,难道我们不能选择吗?<br></h3> <h3>2015年8月14日星期五 自从读上了“农大”,我的日子就过得很辛苦。 我读大一,仅仅只是在家里做饭时搭把手,偶尔喂喂鸡。 而像“农大教授”,吴美英(大姨妈),就非常辛苦了。割猪食,割烟,喂猪,锄草就都是她的了。&nbsp;</h3><h3>最不开心的事是被骂笨蛋,中甸牦牛。</h3><h3>2016年1月13日星期三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可恶!昨天早上,爸爸还好好的答应我和妈妈,带我们去他们单位的健身房打乒乓球。可是,昨天晚上他却去接待了,怎么说他也要把钥匙给我和妈妈吧。所以,我要惩罚他——不让他当户主,让我当。<br></h3> <h3> 忆 聚 ——轻机三班毕业20年聚会小记 向正平 身处魔都得聚音,人神常分离。 犹如候鸟盼春来,飞抵野鸭湖。 尽情欢笑忆往昔,临睡话未来。 亦友师尊再教导,寄语意切切。 铁路依旧桃花残,双影无觅处。 野草破窗暗神伤,青春不复在。 照春基地采百合,人花难分辨。 古滇夜城音萦绕,鼎沸达高潮。 南昭栈道留足印,洱海映心境。 相送之情烙心头,依依终须别。 一人驱车六百里,聚情缠心田。 人生自古多别离,遥盼再相聚。<br></h3><h3><br></h3><h3><br></h3><h3> 2018.10.5</h3> <h3>  人生可以不出彩,可以不优秀,但一定得有属于自己的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