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9.13~30川、滇、黔之行~王躍寫生記

王跃

<h3>川之行(13~17)</h3> <h3>西昌,古稱邛都,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南方絲綢之路上的一大古鎮。大通門為明代遺存,是西昌一大歷史文化景觀。</h3> <h3>2018.9.13來到了西昌古城。長在百年城牆牆體上的樹,是為奇觀也~寫生</h3> <h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與奔月樓~展品</h3> <h3>西昌~邛海(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是省內第二大淡水湖,古稱邛池,屬更新世早期斷陷湖,至今180萬年。)、瀘山(位於邛海之濱,海拔2317米,與邛海相對高差807米,山巒奇秀,古木參天植物种类繁多,有二千多年歷史的十大巴蜀樹王~九龍漢柏)與中國唯一的反映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於1985年8月4日建成開放)。</h3> <h3>邛海寫生</h3> <h3>瀘山寫生</h3> <h3>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寫生</h3> <h3>大涼山為中國西部山脈,在四川西南凉山彝族自治州內,是大雪山的支脈,大涼山以東為小涼山。大涼山自古以來就是通往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通道。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經之地。</h3><h3>~由西昌駕車去瀘沽湖,途徑大涼山地區。</h3> <h3>寫生</h3> <h3>寫生</h3> <h3>大涼山地區~馬蹄形地貌。</h3> <h3>寫生</h3> <h3>大涼山地區~山間農田</h3> <h3>寫生</h3> <h3>瀘沽湖,意為山溝裏的湖,位於四川省鹽源縣與云南省寧蒗縣交界處,為川滇共轄。瀘沽湖在地貌區划上屬橫斷山系切割山地峽谷區,湖岸多彎曲,形成深淵的小港灣,湖中有大小島嶼七個,都是石灰岩殘丘。瀘沽湖如明鏡鑲嵌于高原群山之中。周圍群山主要岩石為志留系下統石灰岩和頁岩,分佈於獅子山一帶,湖西岸分佈著三迭系下統泥岩、沙岩夾少量泥灰岩,南岸及西南岸由二迭系上統砂頁岩、硅質岩、凝灰角礫岩、凝灰岩、砂頁岩夾少量灰岩組成。</h3> <h3>瀘沽湖邊~寫生</h3> <h3>瀘沽湖畔~寫生</h3> <h3>於瀘沽湖畔雅蘭亭旅館二樓陽臺~寫生</h3> <h3>瀘沽湖之里格島</h3> <h3>寫生</h3> <h3>西昌螺髻山是涼山州國家4A級風景區,是我國已知山地中罕見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纪古冰川天然博物館。1964年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於此山考察第四紀冰川遺蹟。有高山湖泊、冰川刻槽、杜鵑花海、角峰刃脊、雲山霧海、原始森林等典型景觀。</h3> <h3>山道~寫生</h3> <h3>螺髻山之阿魯崖~寫生</h3> <h3>大海子(黑龍潭)是螺髻山最大的冰磧湖</h3><h3>~猶如進入東山魁夷之畫中。</h3> <h3>水靜如鏡~現場寫生</h3> <h3>之山坡亭中~大海子(冰磧湖)寫生</h3> <h3>冰磧湖地貌~寫生</h3> <h3>水草湖與阿魯崖</h3> <h3>水草湖~寫生</h3> <h3>滇之旅(18~24)</h3> <h3>雲南石林世界地質公園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內,海拔1500~1900米之間。是世界唯一位於亞熱帶高原地區的喀斯特地貌風景區。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觀為主的岩溶地質公園。石林形態類型主要有剱狀、塔狀、蘑菇狀及不規則柱狀等。</h3> <h3>石林是地球演化的傑作,經歷了三億年滄桑巨變。最初的石灰岩形成于大海之中,後因地殼運動,海洋變陸地,平地變高山,也匪夷所思的被塑造成了石林地貌。這期間石林還被熾熱的火山熔岩烘烤過,也被廣闊的湖水淹沒過,石林的形成是一部真正的地質傳奇。石林是一種林狀喀斯特地貌</h3><h3>~寫生</h3> <h3>石林之阿斯瑪~石林既是自然的風景,也是人文的風景,與石林相伴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風情,不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還創造了多姿多彩的以阿斯瑪為代表的民間文化藝術,享譽海內外。</h3> <h3>寫生</h3> <h3>麗江~拉市海濕地公園位於麗江縣城西面10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雲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h3> <h3>寫生</h3> <h3>玉龍雪山~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銀色的山岩。其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如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為玉龍。又因其岩性主要為石灰岩與玄武岩,黑白分明,所以又稱為黑白雪山。</h3> <h3>玉龍雪山~雲杉坪高原草甸寫生</h3> <h3>玉龍雪山~藍月谷,因月亮在藍天的映襯下倒影在藍色的湖水中,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筆下的《消失的地平線》中的藍月亮山谷近似于此。故名藍月谷。藍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過程中因受山體阻擋,形成了四個較大的水面。人稱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和聽濤湖。湖岸四周植被繁茂,遠處雪峰。湖水是透明的藍,近乎凝固的湛藍中些許的綠意點綴其間。如夢如幻,疑是仙境。</h3> <h3>藍月谷之景~寫生</h3> <h3>藍月谷之景~寫生</h3> <h3>香格里拉虎跳峽~地処麗江市與香格里拉市交匯處,橫穿于哈巴雪山與玉龍雪山之間,是萬里長江第一大峽谷,全長23公里,江面最窄処20余米,比降213米,海拔高差3900米,以其雄、奇、險、峻聞名於世。</h3> <h3>虎跳峽~寫生</h3> <h3>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有高原明珠之稱。海拔3500米以上,保持了諸多的原始植被。</h3> <h3>普達措國家公園~屬都湖(生態徒步線路途中你會經過原始牧區)寫生</h3> <h3>遠眺~玉龍雪山</h3> <h3>於長途車上寫生</h3> <h3>大理~蝴蝶泉位於蒼山第一峰雲弄峰摩山下,南距大理古城27公里。蝴蝶泉面積50多平方米,為方形泉潭。泉邊一高大古樹橫臥泉上,這就是蝴蝶樹。每年春夏之交,特別是4月15日,蝴蝶樹芬芳招蝴蝶。…蔚為壯觀。蝴蝶泉是有名的遊覽勝地。</h3> <h3>蝴蝶泉邊~寫生</h3> <h3>蝴蝶泉邊曼陀羅花</h3> <h3>寫生</h3> <h3>南詔風情島~洱海中之明珠,四面環水,東靠著名佛教聖地鷄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西對苍山洱海,佔據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h3><h3>”之美譽。</h3> <h3>南詔風情島,是洱海三島之一,位於洱源县東南端的雙廊鄉境內。島上风光旖旎,海天一色,鳳月無邊,千年古榕枝繁葉茂,幽穴古洞盤曲交錯,島嶼四周水清沙白,蒼洱百里壯景盡收眼底,可謂“山同人朗,水與情長”。</h3> <h3>南詔風情島石灰岩地貌景觀~寫生一</h3> <h3>寫生二</h3> <h3>寫生三</h3> <h3>大理~崇聖寺始建於唐開元元年,鼎盛于宋代,以三塔、建极大鍾、雨銅觀音像、“佛都”匾、三聖金像五大重器著稱於世。曾有九位大理國國王在崇聖寺出家修行,為 南詔、大理國著名的王家寺院。清咸豐、同治年間,崇聖寺毀于兵燹和自然災害,僅存三塔矣。</h3> <h3>三塔~寫生</h3> <h3>昆明龍門~西山龍門,北起三清閣“孝牛泉”南側“別有洞天”石門,南至龍門“達天閣”,整個在千仭峭壁上的石窟工程,統稱“龍門”。</h3> <h3>龍門,海拔2450米。爬西山登龍門,俯瞰春城和五百里滇池~寫生</h3> <h3>龍門~龍門石窟開鑿於公元1781年至1853年,歷時72年,由吳來清、楊汝蘭、楊際泰三人分三階段組織眾多石匠開鑿,是整個龍門石窟之精粹所在。是雲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以奇、絕、險、幽為特色。</h3> <h3>石窟、“鳳凰銜書”石刻~寫生</h3> <h3>龍門景區~孝牛泉</h3> <h3>孝牛泉~寫生</h3> <h3>龍門景區~南極宮</h3> <h3>寫生</h3> <h3>龍門景區~浩然亭</h3> <h3>寫生</h3> <h3>龍門景區~在西側的板塊因碰撞擠壓而在滇池之畔形成長達3公里高度100~300米不等的陡峭堅硬的石灰岩峭壁龍門斷崖和小石林喀斯特地貌的地質旅遊。仙人洞。</h3> <h3>仙人洞~寫生</h3> <h3>龍門小石林~寫生</h3> <h3>黔之遊(25~29)</h3> <h3>貴州~黃果樹大瀑布。古稱白水河瀑布,亦名“黃葛墅”瀑布或“黃桷樹”瀑布因本地廣泛分佈黃葛榕而得名。</h3> <h3>景區內~徐霞客像</h3> <h3>現場寫生</h3> <h3>黃果樹大瀑布~寫生</h3> <h3>貴州~梵凈山山腳下,黑灣河與太平河交匯在美麗的“風雨橋”處。</h3> <h3>交匯處~寫生</h3> <h3>梵凈山~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中國著名的彌勒道場。梵凈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於貴州省铜仁市的江口、江印、松桃交界處,海拔2493米,系武陵山脈主峰,森林覆盖率95%。2018年7月2日,在巴林麥納麥舉行的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彔。梵凈山正式載於史冊,始於漢代。沒《漢書.地理志》稱梵凈山為“三山谷”,北魏《水經注》沿稱“三山谷”。唐代《元和郡縣志》改稱“辰山”,宋代《太平寰宇記》稱“思邛山”,佛教於此時傳入梵凈山。明初梵凈山已是佛教名山。</h3> <h3>梵凈山老金頂</h3> <h3>老金頂~寫生</h3> <h3>梵凈山是中國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抬升為陸地的古老地區。梵凈山在漫長的地質歲月中,經歷了多次構造變動,中生代的造山運動,把該地區,拔地而起成為武陵山之巔。出露的中元古宇梵凈山群,是陸向裂谷盆地_紅海型新生洋盆地火山沉積岩;山麓和山頂部分主峰保存的同是上元古宇板溪群_下江群波動陸緣碎屑沉積。</h3> <h3>梵凈山_寫生</h3> <h3>蘑菇石~上為砂質板岩,在老金頂、紅雲金頂上都有此岩石。下為石英砂岩方形石柱。</h3> <h3>蘑菇石~海拔2318米。雲霧中寫生。</h3> <h3>梵凈山老金頂~燃燈殿</h3> <h3>燃燈殿~寫生</h3> <h3>老金頂海拔2494米</h3> <h3>梵凈山紅雲金頂海拔2336米,山峰直立高達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橋連接兩端。兩邊各建有一廟,一邊供奉釋迦佛,一邊供奉彌勒佛。紅雲瑞氣常繞四周,被冠以“紅雲金頂”。</h3> <h3>梵凈山~山道寫生</h3> <h3>梵凈山山道~寫生</h3> <p class="ql-block">梵净山创作一</p> <p class="ql-block">创作二</p> <h3>銅仁火車站</h3> <h3>銅仁火車站後面山體~寫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