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甘露镇:昔日的月山县

沱江愚公

<h3>  位于资中县(古称资州)城西沱江上游22公里的甘露镇,古时为上通成都,下抵重庆极为繁华热闹的水码头,是古资州月山县城所在地。</h3><h3><br>隋代月山县(今甘露镇) 的位置:<br></h3> <h3>  保持明清风貌的街道:<br></h3> <h3>  甘露镇至今保留着资中“第一禅林”唐代甘露寺古刹、资中现存最早的唐代摩崖石刻等古迹,以及孔子之师苌弘、才学超凡的道人张三丰、国画大师张大千的遗迹和传说。<br></h3> <p> (上篇)</p><p><br></p><p> 悠久的历史</p><p> 据史料记载,隋开皇七年(587),资州州治由资阳县迁盘石县(今资中),从此资中遂为州、郡治地。随后改州为郡,隋末恭帝义宁二年(618),增置月山、龙水、银山等6县,资中郡时领县15:盘石、月山、龙水、银山、资阳、内江、威远、安岳、大牢(荣县西南、自贡贡井区一带)、普慈(乐至县东北)、安居(遂宁市西南)、隆康(安岳县内)、牛鞞(汉代在简阳西北、隋朝在内江东兴区)、隆龛、和义。唐宋时今之甘露镇已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宋乾德五年(967),省月山、丹山、银山三县为镇,划入盘石县(今资中),故月山县设县时间长达349年之久。可见,古为月山县的甘露镇已有近1400年悠久历史。</p> <h3>进入镇上的古石桥:<br></h3> <h3>  据《太平寰宇记》(宋代乐史著)记载,宋代月山县有南湍镇、金牛镇、赖社镇,设置清酒务(税务所),征收酒税万贯。据《资中县志》(1997.10出版)“政区建置”第2页记载:“月山县治在今重龙镇西五十里,五代时曾一度迁至今月山乡。”甘露龙洞河谷崖壁上留下的唐代以来的名人题记、《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及古代名士的游记、诗篇也反映出自隋朝始,今甘露镇便为古资州月山县治所。<br></h3> <h3>  甘露镇东北依山,西南傍水,古时甘露各码头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江中商船,往来如梭,异常繁忙,此地的蔗糖、蜜饯、茶叶、花生、枇杷等大量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经沱江运往上游的资阳、简阳、金堂、成都及下游的资州、内江、泸州、宜宾、重庆。由于古镇经贸的繁华,清代嘉庆二十年(1815)建成新街,街口石牌坊(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受损撤除)清人留下石刻对联:“新启市场,云曼星繁诸品聚;交通水路,樯连车拥万商来。”另一联曰:“此间距珠水上游,占得雄区开列土;是处接锦江远派,分来春色满新街。”<br></h3> <h3>  上面联语中“珠水”的来历是,旧传周朝贤大夫苌弘毕生尽心竭力扶正周室,却为诸候所忌,周敬王轻信谗言,将苌弘治罪,他避难于蜀中的甘露龙洞河一带,却仍遭奸臣派人秘密追杀,苌弘英勇不屈,剖腹自尽。后人遵照他的遗嘱,将其鲜血密封窖藏于龙洞岩穴里,三年后取出见大夫的血已凝成一颗澄碧闪光的宝珠,因不慎珠坠地滑入龙洞河,随波逐流径直滚进沱江,顿时霞光冲天,从此经资阳县进入资中境内的这一段流域,被称作“珠江”。成语“碧血丹青”和“碧血化珠”也由此而来。<br></h3> <h3>  过去古镇曾有三寺、五宫、五庙和基督教堂、古书院以及著名的八景,即:除至今保留较完整的唐代甘露寺外,镇内曾有万寿宫、南华宫、禹王宫、惠民宫、天上宫、川主庙、王爷庙、福音堂、珠江书院;镇郊有万古庙、荣华庙、油灯庙、长滩寺、菠萝寺(般若寺)、龙洞河唐代摩崖石刻、龙洞等重要古迹,还有凤山、金带桥、众妙峰、界泉等风景名胜。<br></h3> <h3>  清朝年间资州州牧赵遵律(河南偃师人)及张邦伸(汉州人)、张怀洵、张怀溎、唐德襄、张怀清、戴昶(中江人)、张怀渭等众多清代名士留下了赞美甘露八景:《甘露门》、《界泉》、《龙洞》、《珠江》、《风山》、《金带桥》、《筼筜谷》、《众妙峰》的许多诗篇。他们的诗词、游记、碑记、题记中多处都提到了“月山”地名,证明直到清朝年间当地名称仍是叫“月山”。<br></h3> <h3>  清末民初,一些官吏富贾还建有不少中西合璧的私家豪宅,反映出历史上甘露的繁华景象。<br></h3> <h3>古镇中西合璧的豪宅:<br></h3> <h3>  正因为甘露镇有如此众多的名胜古迹,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在即将离开祖国大陆前的1948年秋,专程前往甘露古镇参观了甘露寺的明代壁画和明代道家宗师张三丰绘的墨龙图,以及孔子老师苌弘的修身养晦处——龙洞。<br></h3> <h3>  大千游历后挥毫写就一幅巨型书法作品“题画小诗”,赠友人李范章(甘露镇人,原川军少将副司令、成都警察局长,生平爱书法,是有名的收藏家)。据悉,它是张大千艺术生涯中少见的巨型书法,也是大千先生作于祖国大陆的最后一件墨宝,这件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资中县博物馆。<br></h3> <h3>张大千巨幅书法:</h3> <h3>  2011年10月,甘露镇已纳入资中县文江省级新农村示范片AAAA级景区规划范围。2012年5月,这里的特产甘露枇杷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br></h3> <p> (下篇) &nbsp;</p><p><br></p><p> 珍贵的古迹 &nbsp;</p><p> 现存的甘露寺,始建于唐朝,199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h3>甘露寺正殿:</h3> <h3>  甘露寺位于离资中甘露镇仅一公里的广济山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寺侧的西岩,旧传系唐代高僧无几修炼处,岩下有泉,可以疗疾,寺以此得名。史载,甘露寺为唐代僧人真德募款修建,明正统十二年(1447)僧人明义曾对其殿堂补修,清乾隆初年和嘉庆六年又两次培修。<br></h3> <h3>  寺前石坊(山门)上原来有明代浙江海道副使、左参政,抗倭名臣、刑部郎中邑人孙宏轼题名的“资中第一禅林”横额,现已经风化难辨,但落款处的“嘉靖二十七年(1548)戊申□冬”的字样还清晰可见。<br></h3> <h3>甘露寺明代石牌坊:</h3> <h3>  全寺前后五重殿堂,房舍数十间。其大雄殿内的十二幅壁画为“十二圆觉朝眦卢图”,绘制于明代成化十六、七年(1480—1481),是全省寺庙中稀有的明代艺术珍品,是研究明代工艺美术和社会生活面貌的难得的实物资料。<br></h3> <h3>大雄殿内的明代壁画:<br></h3> <h3>  距离古镇约三公里处有条小河,名龙洞河,狭谷中曾有座古寺名般若寺,建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6),清雍正甲辰(1724)僧正月增修,寺院规模宏大,环境幽美,香火旺盛。乾隆举人王朝赞(资中人)的般若寺八景诗(《曲径》、《林竹》、《禅房》、《鼓钟》、《梆声》、《灯火》、《溪声》、《松涛》)可作佐证。<br></h3> <h3>风景秀丽的龙洞河谷:<br></h3> <h3>  紧邻般若寺的龙洞河谷西崖壁上留下了唐天宝十年(751)以来的摩崖造像、名人题记,保留着现在资中有确切年号县境内最早的摩崖造像。龙洞河石刻造像虽然不多,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br></h3> <h3>  龙洞摩崖造像共二龛、15尊,题记5处,题刻总长约40米。其中“三世佛像”一龛,高3.3米,宽3.2米,深2.6米,龛内造像7尊。“三世佛”将阿弥陀佛与释迦牟尼、弥勒佛并置一处,与北方“三世佛”的燃灯、释迦、弥勒佛不同,更具地方色彩。主要题记有:“三世佛一龛,资州郡月山县录事王惟什、李知跃、蜀郡客宋元贞、智泉众待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诸王公主郡县官僚,历劫师僧,……天宝十载(751)岁次辛卯壬子十八日巳巳功果。朝议郎行月山县令上柱国江元礼、承奉郎行主薄张敬、朝议郎行丞成茂钧、文林郎行尉王承晓”;“……舍财装彩阿弥陀佛……本郡陈留宣郎”。<br></h3> <h3>  唐宋摩崖石刻造像:<br></h3> <h3>  另一龛高2.39米,宽2.82米,深1.26米,龛内造像8尊。题记:“右造作弟子军院杨宗颜同现在母亲句龙氏,同发心愿给补重妆銮修,功德齐备。……时以甲子天圣(宋代赵祯年号)二年(1024)五月四日庆瓒记耳……”。这些题记也证明了甘露曾是隋末古月山县,其龙洞河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已是地方官宦和骚人墨客访古寻幽的览胜之地。<br></h3> <h3>  龙洞河谷右面岩上有一洞穴,古时称为龙洞。清资州州牧赵遵律游历后在崖壁上题“云泉”、“仙迹宛然”大字,并写下了《游龙洞记》,这些石刻至今尚存。据《资中县续修资州志》记载,春秋末期周朝大夫、孔子之师苌弘(资中人)曾将龙洞作为隐居处。赵遵律的《游龙洞记》及赵遵律、清人张邦伸(汉州人)、张怀溎(资州珠江书院生员)、张怀渭(资州珠江书院生员)、戴昶(中江人)、唐德襄等游甘露八景之一“珠江”的诗句中也都反映了周大夫苌弘曾隐居甘露龙洞河的事实和他精忠报国,“血化碧珠”的事迹,是研究苌弘难得的历史资料。<br></h3> <h3>清资州州牧赵遵律“云泉”、“仙迹宛然”石刻题记:<br></h3> <h3>  史料还记载,唐代高僧无几仰慕苌弘,曾来龙洞修身养性。明代道人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游历华南、西蜀来到资中,也在龙洞住了一段时间,他于明辛丑年(1421),在此所题赞颂苌弘为“无价明珠一颗”的崖壁诗,其诗文至今依稀可见,是研究苌弘生平事迹的宝贵资料。<br></h3> <h3>考察孔子老师苌弘遇难地——甘露龙洞河:</h3> <h3>  本文参考:《资州直隶州志》(清代嘉庆二十年即1815年出版,卷二九)、《资中县续修资州志》(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出版)、《资中文化志(2006.10)、《资中佛教》、《资中民族宗教志》(2008.5编)、《中国对联集成四川卷》(资中分卷)、《古人咏资州》等。<br></h3> <h3>  原文发表在2011.3.29《四川政协报》、2013.4.10《资中宣传报》、2015.7.13国家级网站《凯风网》(天府古今)、2017.12《内江文史》(第34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