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婆婆钻石婚

雅馨

<h3>文图:原创</h3><h3>音乐:悟悦心自足</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于2018.10.3</h3><h3><br></h3>公公婆婆1959年结的婚,像过生日习惯虚岁一样,他们认为今年是结婚60年。多少金婚的夫妇让人羡慕、感慨,而我的公公婆婆已经是钻石婚了,这让我很自豪、很幸福。 <h3>这幅图片来自公公婆婆合著的书籍《故园往事》,上面一张照片摄于1962年,下面这张摄于10年前,公公婆婆照的金婚纪念照。</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于2018.10.3</h3><h3><br></h3>公公1940年生于甘肃农村,属龙,兄弟姐妹有十人,他排行老二,家里面大哥一直上学,作为二哥的他就要承担家务,公公从小放羊、务农,没有进过一天学校。<div><h3><br></h3><h3></h3><h3>在劳动中长成起来的公公也高大英俊、一表人才,他后来在北京当兵学会了开车,还见过宋庆龄。复员后公公给大队开汽车拉货,也是村上的能人。后来他尝试开砖厂,虽然没有成功,可以看出公公不是一般的农民,他一心想着干点大事。</h3><h3><br></h3><h3></h3><h3>公公确实不是一般的农民,他和婆婆生了四个孩子,老大姑娘高中毕业通过农村信用社招考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工作,有着很不错的收入和幸福的家庭。后面这三个儿子都上了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供养几个大学生还是很吃力的,公婆下苦力种瓜种地,从土地里刨钱,硬是供出了几个大学生,在十里八村传为美谈。</h3></div> <h3>公公不同于一般农民主要表现在另一个方面,他没上过一天学,但是通过新华字典他自己认识了不少字,喜欢看书看报,喜欢和村里的干部们高谈阔论,讨论时事政治,心里装着天下事。我和爱人结婚后第四年,我们有了第二个住处,把公公婆婆从农村接到了城里,可以不用挑水、生火架炉子了,清闲生活了十几年,他们后来又给三弟带孩子。</h3><h3><br></h3><h3></h3><h3>在闲暇的时间,受他作家大儿子的影响鼓励,公公婆婆开始"写作",把他们的经历、见闻、感受都写了下来,他写字很慢,字迹也很幼稚,但是公公认认真真写了十年,竟然累积了几摞高高的稿纸。前年,爱人和兄弟姐妹一起把这些手稿整理出来出版了,正正规规的一本书,名叫《故园往事》。</h3><h3><br></h3><h3></h3><h3>当然这是我们自费出书,可书中的每个字都是老人自己写出来的,并没有被人做任何的美化修饰,只是帮他改了错别字。这让我佩服极了,也自豪极了!这种原生态的写作方式我非常欣赏,因为没有技巧也就没有任何炫技。</h3> <h3>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对文学作品也有一点鉴赏力,对于一些文人写出来的无病呻吟、吟风弄月、卖弄才情之类的文字,我很不感兴趣,而公婆的文章却清新自然,温馨质朴。我有天对老公说,你的文学天赋来自你父亲,他只是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而已,否则,他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作家。</h3><h3><br></h3><h3></h3><h3>公公身材高大伟岸,和同龄老人相比,他腰杆挺拔,面色红润,吃饭睡觉也都很好,没事就出去下棋或看下棋,或者继续他的"写作",我从来没有为公公的身体担忧过。但是就在高考后的那一天,6月9号,公公说咽喉那里不舒服,吃饭挡得慌,二弟带他到兰州看病,一检查情况不好,就要到肿瘤医院住院治疗了。</h3><h3><br></h3><h3></h3><h3>住院治疗半个多月,症状已经减轻很多。现已出院四个月,能吃能睡,恢复状况良好。我们的心里才踏实起来。</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于2018.10.3</h3><h3><br></h3><h3>婆婆生于1942年,属马。婆婆姓乔,祖籍山西,据考证是乔家大院的后人。她祖上不知从什么开始迁到了甘肃。</h3><h3><br></h3><h3>婆婆在6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下面还有4岁和2岁的两个妹妹。她们姐妹三人在父亲、奶奶、姥姥、舅舅的拉扯下渐渐长大,也没吃太多的苦。她的娘家是那个县比较好的地方,有很多水浇地,不算太劳苦,收成还好,她的父亲也会做些生意,日子过得很不错。</h3><h3><br></h3><h3></h3><h3>婆婆十七岁时与公公结婚,这可是个大家族,有兄弟姐妹10人,排行老大的大伯参军离开家,排行老二的公公就是家中最大的了,婆婆算是娶进门的第一个媳妇,她的婆婆下面还有很多小孩在拉扯,上面还有奶奶。</h3> <h3>自打婆婆一进门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公公在外参军,复员后又在公社上班,农村劳苦的地里活,以及一大家几十口人的做饭基本就落到了婆婆肩上。从她书里的记述以及她平时和我聊天,婆婆想起以前的那些活都心有余悸。</h3><h3><br></h3><h3></h3><h3>婆婆年轻时很漂亮,她的性格也很温柔。但是她要去下田背砂子,夏天她要将瓜一麻袋一麻袋地背出地头,这可有好几十斤重呀。在家里,几十口人吃饭,光擀面就得擀很多张。</h3><h3><br></h3><h3></h3><h3>婆婆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为了她的四个孩子,她吃再多的苦也没有一句怨言。公公脾气有些急躁,婆婆总是忍让,不是她心里没有看法,她是不想引起更大的矛盾,让孩子们心里有负担。她这一点,我真是比不上。</h3> <h3>婆婆拉大四个孩子,还帮着带孙子,四个子女的孩子她都帮着带。婆婆的脸上常挂着笑,没说话就先带着笑。看见她的孙子孙女,那笑就像开了花。</h3><h3><br></h3><h3></h3><h3>年轻时,我和老公有矛盾时我会告诉婆婆,婆婆心疼她的孩子,也不说老公不好,也没有咋护短说他好,但几乎从不指责我。她只是说,舌头有时还被牙咬呢,两口子过日子磕磕碰碰也是常事,气头上忍着少说话,过后说出来就好了。</h3> <h3>婆婆从不会在她儿子面前说媳妇的不好。婆婆在三个儿子家里都住过,帮着带孩子,她对儿子们的宠爱非常明显,媳妇们(包括我在内)有时候觉得心里不平衡,比如我们一下班就忙这忙那,她的儿子们一下班她就让好好歇着,说上班太累了,儿子去洗碗她都不让,说男人家不要整天围着锅台转。</h3> <h3>婆婆观念里有些东西我不愿苟同,当时还要争个民主地位。二十年过去了,想想婆婆好多方面非常值得我学习效仿。婆婆不爱和别人争执,到哪都一团和气。婆婆总是闲不住,经常改变口味做点新花样的餐饭。</h3><h3><br></h3><h3></h3><h3>我和老公婚后第四年,我们有了第二套房子,就把公公婆婆从农村接了出来,从此再没有在农村烧炕、架炉子,不用喂鸡、喂猪、打水、扫院子,日子骤然清闲,他们也可以像城里的老人一样安闲晚年。</h3> <h3>一晃快二十年了,公公婆婆在他们老家人的眼里是倍受别人羡慕的,孩子们有出息、懂得孝顺,家庭和和睦睦。</h3><h3><br></h3><h3></h3><h3>公公婆婆这一生,吃了不少苦,能有这样一个幸福的晚年,真是太让我们这些晚辈欣慰了。看着他们十年前的金婚纪念照和今年刚刚照的钻石婚纪念照,觉得我们这个大家庭是如此温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