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8.8.7日。阴,不舍中告别云上古寨,沿着蜿蜒盘旋的路线从理县到翁达村392公里,因为理县境内塌方导致严重拥堵,在穿越塌方路段时,依然可以看到塌方区的沙石不断地向路中滚来,对于常穿行川藏线上的我来涚,虽不是大事,可因前后车跟的太近,无法加速和后退,只能心中默念真言,愿摇摇顽石,读懂我的祈愿,幸运的我在焦急中冲过,后面的车不幸被飞石砸中,庆幸人没有伤,短短390公里,居然开了10个小时</h1> <h1>这里是去炉霍、去色达、去马尔康的三地交叉路口,回想2017年7月地震时,我到了亚青寺,全世界最大的觉姆岛,给了心灵巨大震𢸍,随后坚持到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情景,而天葬台轮回之道让我醒悟,今生的美好,不要蹉跎,放下执念,放下纷扰,用宁静的心,祈求内心质朴而美好。</h1> <h1> 询问路友因为人去的太多,要排队三小时才能进色达五明佛学院,天色渐晚,不宜赶路,犹豫中发现右手有个村庄,炊烟袅袅升起,飞鸟长啸,草木应声舞动,细碎残阳折射映照河流潺潺,风起云涌,旖旎风光,肃然而喜,当即方向盘右转向驶入村庄,暮然看见村牌上写着翁达镇,一公里左右的街道,南来北往的旅行者、觉姆、扎巴(香客),给这里增加了一份悬念重生的想象</h1> <h1>邂逅翁达是一种偶然</h1> <h1>翁达,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色达县,平均海拔在四千米左右。历史上这里是茶马古道的途经之地。</h1> <h1>传说翁达是格萨尔王手下大将色尔哇·尼崩达雅的封地,藏寨构思巧妙,依山而立,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房屋严格规定一般34层,不同于周边炉霍、道孚的民居建筑,独具匠心。格萨尔王要求民居具备一个勇士的所有装备,以古代勇士拟人化建筑,屋顶有经幡红缨倒挂象征武士的发髻,三四层分别象征勇士的头部、腹部、大腿和小腿,窗户则象征眼睛,在二层楼外挂着一个小火柴盒式样的木屋,是现代藏民根据汉人的建筑风格后改进生活习惯的洗手间。</h1> <h1> 在进入川西以后,这种建筑颇多,不仅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而且在1973年大地震时,这种"崩科"独栋的民族建筑矗立不倒,说明抗震性设计极强。<br />早期的"崩科"房一般比较低矮,开间小,房顶以泥土覆盖,平坦的屋顶可堆放草料、晒粮等。但这类平顶房久雨易漏,冬季积雪必须及时清理,容易渗水,</h1> <h1>房屋下石墙上面全木构建而成,装饰设计上能够既保存藏文化色彩华艳、雕龙刻凤、图案多用一宗教典故的特点,沿袭民族的传统美学,冬暖夏凉,又极具抗震性能,</h1> <h1>在饮食方面,除了传统的牦牛肉、糌粑,副食品零星的小店里都有,只是蔬菜品种稀少并且不新鲜。</h1> <h1>翁达长冬无夏,四季均可出现霜、雪。泥曲河沿镇边而过,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流长约230公里。河谷宽浅,多支叉和心滩。习惯晨跑的我,沿着河岸一边跑一边欣赏风景,在海拔4000米左右跑步,眀显气喘,还能够坚持,完成五公里,这也是我进入317以后唯一的晨跑了。</h1> <h1>翁达不是317上景点,很多人并不在意它,往往匆匆路过,未曾驻足停留,又因为前往色达的人逐渐増多,导致色达住宿紧张,翁达离色达60公里左右,所以这里时常成为色达的中转站。</h1> <h1> 小镇静谧而祥和,湛蓝高远的天空、蜿蜒流淌的河水,绛红的房屋配以白色方块形状的拟人化设计,屋顶风马旗在风中吟唱,像位古老的战士肃穆庄重地矗立在高原上守卫着这片土地,传统却充满青春的活力。周围峰峦叠翠,缓丘穿插其中,草原与河流交错,青草芬芳,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展示出自己独有的那份宁静与祥和。</h1> <h1>在这里,可以静静的感受风的轻柔,可以让心灵与身体都能轻盈放松感受大自然的馈赠。</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