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之新说

一半先生

<h3>“<b>爱莲”之新说</b> &nbsp;&nbsp;“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出周敦颐《爱莲说》,中学生在课本上都读过。 世人也多以“出淤泥而不染” 来赞誉人品高洁之人。老师课堂上引导弟子读懂文章,启发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教育学生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这是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 但学生怎么做,则在于他的自身领悟和修身了。设若先生自己的人品并不怎么样,平时就不怎么为学生信服,讲起课来还干巴巴硬生生勉强得很,所谓尊其师则信其道,那就不知道劝育弟子的功效是不是会打很大的折扣? 世人皆以爱莲为好,恐怕其中也有不少是为了装装门脸沽名钓誉的。淤泥乃莲之生存的土壤,莲唯有根植于淤泥方可生长。但其可贵之品格,应该不是出于淤泥之沃养,而是莲之与生俱来的本性吧。泥清泥污,只能决定莲的生长快慢和形体壮弱,却决定不了莲之高洁品性之有无。莲生来皆有不染之质,不妖之态,不蔓不枝之形,香远益清之气,亭亭净植之貌,远观而不可亵玩之本性;莲之于淤泥,不论泥污有几多之差异,孰朱孰黑,孰香孰臭,莲之品性也是与生俱来,决不会因时移境迁而改变。 人品之高洁与否,并非为先天本性主之,多为后天修德养性而形成,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黒也;社会是口大染缸,对于人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而人之慎独修身之功力也迵然有异、天壤之别。所以,人若守持如莲荷一样高洁之品,为他人信服认可者实在是很难得。人是有思想的社会之人,人性复杂且多变,而莲荷的自然秉性之高洁始终如一,不受环境变化之影响,两者相去甚远。 莲荷的高洁之品,永远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人品的修练则随时移境迁而不同。多少诗文史论毁誉褒贬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根本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每临风云色变之际,历史和人物就会被重新化妆,变脸比翻书还快,附势趋炎等不到过夜。古往今来,有过多少是非不分,黑白颠倒之了不断的公案私仇?有多少让英雄落泪、小人张狂的悲怆?谎言不必说一千遍就是“真理”,乾坤颠倒,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已司空见惯,世人却人云亦云,姑息养奸,纵容跟随者众。所以,人之品格德行的好与坏,从来非直观可以辨识,笑里藏刀,虚情假意,蒙骗有术,良善者总是为奸人的奇巧之术所欺。人面兽心者多,人鬼不辨者也多矣! 歌颂莲荷高洁之品性,乃为文者为借物喻义,教人学做好人,当然值得嘉许与推崇。但人之爱荷莲,也有真伪之分。君不见今日世上有一类人,藕粉可以说成莲花,当面君子,背后小人,推天天转,推山山摇,以奸巧自为得意,视忠厚笑人无能,可谓比比皆是。不自污而遭人污之,不自洁却有人誉之,真假不辨,好歹不分,几成常态。诚实被虚伪欺侮,良币为劣币驱逐,早已见怪不怪。唯有莲荷之品性恒久,世代不变,陈陈相因。 余今新说“爱莲”,抑或是荒谬不经之论。且容言者姑且言之,且请听者姑且听之。读者诸君可以一笑置之,万不可对号入座。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