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奉献;在金秋的硕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心的浇灌;在寂寞寒冷的冬季里,送教上门的孩子们更离不开“天使老师们”的悉心呵护。对于这些残障儿童,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的传递。送教,不仅仅是送的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学校的教育形象,让这些重度残疾孩子不在学校却能享受到学校的教育,使他和他的家庭感到没有处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h3> <h3> 残疾学生在教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每次到韩涛的家中,目睹孩子看到教师到来时的激动、兴奋的情景,经常萦绕在我们的脑海,孩子的一脸茫然,始终纠结于我们心胸,更看到家长因忙于生计而对孩子的听天由命的无奈。孩子无法选择家长,但我们却有为他们选择教育方式的责任。</h3> <h3> 送教上门这条路虽然很艰苦,但每次一想到她,我们的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痛楚,我们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要我们愿意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化作一缕阳光,不断提高自己人格的魅力,丰盈自己生命的底色,为孩子们成长提供甘甜的雨露和肥沃的土壤,每一粒种子都能充满勃勃的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把精彩留给孩子们,把掌声送给孩子们,把爱心献给孩子们,把希望带给孩子们,让快乐的音符,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h3> <h3> 因为有理想导航,梦想才展翅飞翔!我们要真正用爱心去拨动了一棵稚嫩的心弦,用爱心去滋润了一株纤细的幼苗。正如高尔基说的一样:“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是打开幼儿心灵之窗的一把钥匙。有爱就可以战胜一切。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我们将日常工作中的反思、收获和点滴启示记录下来,不断以量的积累促成质的飞跃,更好地残疾儿童服务。</h3> <h3> 在未来的送教的日子里,我们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只求无愧于孩子、无愧于心,“让我们怀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爱情怀,一起去探索,一起去追寻,时时刻刻铭记着自己的神圣使命,踏踏实实地立足于送教岗位,在播撒知识的同时,也把爱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间,为残障孩子点燃希望的灯,用爱心承载这无悔的信念!</h3><h3></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