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过两天就是我们传统的重阳节了</h3><h3></h3><h3>重阳节打算怎么过?</h3><h3></h3><h3>如果家中老人都还健在可以陪老人去爬个山再约个大饭局了</h3><h3></h3><h3>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陪伴老人,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同时,也是最好的对孩子进行传统教育的一个契机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重阳节,你可以和孩子们做些什么?</h3><h3> </h3><h3> 1、告诉孩子重阳节是什么</h3><h3></h3><h3>关于重阳节的正统解释百度一下就知道了</h3><h3></h3><h3>“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h3><h3></h3><h3>但你还可以这么和孩子解释——</h3><h3></h3><h3>「重阳节就是“老人节”</h3><h3></h3><h3>(我国1989年开始确实将“重阳节”称为“老人节”)</h3><h3></h3><h3>就像儿童要过“儿童节”一样</h3><h3></h3><h3>老人也要过“老人节”</h3><h3></h3><h3>你们儿童节是不是要过节收礼物</h3><h3></h3><h3>幼儿园老师是不是会安排节目呀?</h3><h3></h3><h3>那你是不是也应该给爷爷奶奶</h3><h3></h3><h3>准备礼物表演节目呢?」</h3><h3></h3><h3>有了儿童节的类比,小朋友不仅能知道重阳节是什么,还能知道其重要性,原来堪比儿童节呀。</h3><h3></h3><h3>2、看看家中老照片</h3><h3></h3><h3>有照片的家长,可以把以前的照片翻出来给孩子认,这是爸爸妈妈小时候,这是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告诉小孩,我们也曾经是小孩,爷爷奶奶也曾经年轻。</h3><h3></h3><h3>生命是个延续的过程,从爷爷奶奶到爸爸妈妈到小宝贝。</h3><h3></h3><h3>「外婆是妈妈的妈妈</h3><h3></h3><h3>在妈妈心里就和妈妈在你心里的位置一样的</h3><h3></h3><h3>妈妈以后也会老</h3><h3></h3><h3>那时候你还爱妈妈吗」</h3><h3></h3><h3>让小宝贝知道每个人都会老,生命的自然规律就是这样,但不管是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都会有人始终如一的爱着你。</h3><h3></h3><h3>3、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什么呢</h3><h3></h3><h3>可以告诉小宝贝,爷爷奶奶老了,需要他的帮助了,让小宝贝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甚至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比如</h3><h3></h3><h3>吃饭时:帮长辈放碗筷。饭后帮助妈妈收拾碗筷。睡前向长辈们道“晚安”。外出时:问候遇到的长辈。乘车时,给长辈让座。</h3><h3></h3><h3>早晨,问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为爷爷奶奶捶背,捶捶腿。好的东西先请长辈先吃。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奶奶拣菜、替爷爷拿报纸等等。</h3><h3></h3><h3>这些尊老的行为不仅仅是重阳节要做,在日常生活里也理应做到。</h3><h3></h3><h3>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动手给爷爷奶奶做份礼物。不用很复杂,手工卡片、折纸或者是一幅画。</h3><h3></h3><h3>「爷爷奶奶如果没有收到礼物会很不开心哦</h3><h3></h3><h3>就像你儿童节收不到礼物一样</h3><h3></h3><h3>你想想是不是会很难过?」</h3><h3></h3><h3>要让小宝贝们意识到,这是个很值得重视的节日,老人们很重要。</h3><h3></h3><h3>再是教会小宝贝感恩,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要谢谢爷爷奶奶,他们就像爸爸妈妈一样重要。</h3><h3></h3><h3>4、和孩子一起读一读这些绘本故事</h3> <h3>《我家有个外星人》是一本谜语故事书。脸上戴着两个像轮子一样的东西,身子简直就是用玩具拼出来的,用三条腿走路。他是谁?外星人吗?谜底不需要费劲地在书的角角落落里找,故事的结尾就是谜底:他不是外星人,而是慈爱的爷爷;他也不是怪物,而是可爱的孙子。孙子和爷爷,他们分别行走在生命的起点和归途,相隔甚远。但是,有一条纽带把他们连接在一起。这条纽带,让他们慢慢靠近,彼此照应,相互需要;这条纽带,让他们反观生命的本真,展望生命的辽远,“我也曾经是个小怪物”,“有一天我也会变成外星人”;这条纽带,让过去和将来融会贯通。哦,真正的谜底,是一条纽带呀。这条纽带,就是血脉亲情。</h3> <h3>巴比刚生下来的时候,爷爷巴柏就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巴比学走路的时候,巴柏耐心地说着,“先左脚,再右脚。”一步一步教会了巴比。突然间,巴柏中风住医院了。经过了漫长的等待,巴柏虽然回家了,却不会走路,甚至不认识巴比……一切都让巴比十分害怕,直到他鼓起勇气亲近巴柏、帮助巴柏。终于有一天,爷爷在巴比说着“先左脚,再右脚”的引导下,重新学会了走路……书中略带自传式的描绘,带给读者一个关于浓浓的亲情与真挚的友情的故事,读之令人感动、难忘。</h3> <h3>爸爸,我们可不可以叫奶奶回她自己的家?</h3><h3></h3><h3>不行。</h3><h3></h3><h3>为什么?你说你从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和她住在一起了呀!</h3><h3></h3><h3>还是不行。。。。。。因为是妈妈。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啊!</h3><h3></h3><h3>这是一个儿子的故事。一个女儿看见的爸爸怎么样对待奶奶的故事。书里的人物都没有长着好看的脸。那上面的黄颜色像是马马虎虎抹上去,像是在劳累的生活中,忙得都没有空把脸洗洗干净。但正是这普普通通的脸,那一脸劳累和无法讲究的颜色,才让我们是在为“普普通通”感动,为一个平常的儿子感动。那样艰辛地忙碌,却接受童年没给他爱的母亲,母亲的到来,日子越发忙碌得艰辛,但是你能看见一点点的厌烦的神情吗?没有一点点厌烦的神情,有的只是一个儿子的神情。一个儿媳妇的神情。一脸的理当接受的神情。</h3> <h3>故事用一种问答的方式,让孩子联想自己怎么让爸爸、妈妈、自己、爷爷、奶奶高兴。故事中温馨的画面,让孩子也觉得原来亲情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回忆。画面中浓浓的乡间气息,让城里的孩子也有着好奇心,也让孩子在图画书中学会孝敬长辈,尊重长辈。</h3> <h3>当我还是很小孩子的时候每天都和爷爷一起出去散步,虽然只是在家的附近,但是却非常的快乐有趣,拉着爷爷的手,慢慢地长大了,虽然为难的事情、可怕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是每次爷爷都紧紧握住我的手说:“没关系,没关系。”这句话我跟爷爷重复了无数遍,不知什么时候,那些为难、可怕的事情都解决了……</h3> <h3>独居在乡下的外婆不识字。每天晚上睡觉前,小女孩都打电话给外婆,念故事给她听。一年以后,外婆八十岁的寿宴上,一直默默坐着的外婆站起身来,当众为大家念了个故事,令所有人惊讶不已……现在,换成外婆每天晚上念故事给小女孩听。</h3><h3></h3><h3>当小女孩大声为外婆朗读时,外婆说:“原本黑漆漆的世界好像变明亮了。”</h3><h3></h3><h3>一则为爱朗读的真实故事,呈现无比动人的祖孙情。朗朗书声联结三代人,让老人在爱的朗读中再次启程,让孩子在爱的朗读中真正长大。</h3><h3></h3><h3>总的说来,我为什么觉得重阳节重要呢?</h3><h3></h3><h3>一是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让孩子认识自然规律,知道生命轮回, 知道任何一个生命过程值得尊重。</h3><h3></h3><h3>二是不仅要让孩子知道爱幼,也要知道尊老。你现在怎么对待老人,以后你老了你的后代就会怎样对你。</h3><h3></h3><h3>三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爷爷奶奶,也会懂得感恩父母。</h3><h3></h3><h3>当然你更应当在孩子面前树立起好榜样让他看到你在重视你的爸妈长辈言传身教别忘了小孩的言行举止都在你的潜移默化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