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b>夜读</b></font>01:
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忙碌地去应付没完没了的事务,而是自己主动地去谋划、调整、经营;
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被动去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而是自得其乐地去实验、创新、享受;
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挖空心思地去找什么招数和技巧,而是和学生一起打造精彩的班级生活;
真正的班级管理不是急功近利地去追求分数和名次,而是和学生一起建构并享受日渐完满而深刻的幸福人生。
——郑立平<br></h3> <h3><font color="#ff8a00"><b>精彩导读</b></font>
班级管理是比教育教学更令教师最头疼的一个工作环节,但也是教师与孩子们建立良好关系和教育孩子品行的关键环节。</h3><h3>
今天小编为大家找来齐鲁名师郑立平经过多年实践的6个班级管理“金点子”,千万不要错过哦~
<font color="#ff8a00"><b>作者简介:</b></font>
郑立平 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h3><h3>
班级管理很难找到什么固定的模式和方法,要想实现我们的班级发展目标,更多地需要一些创新性的措施和做法。它们虽然看似细微,但实际上具体而实效,如果我们能长期坚持,必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1
<font color="#ff8a00"><b>表情监督员</b></font>
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班主任往往更容易情绪激动,如果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说出过激的语言或做出过火的行为,有可能扩大事态,酿成恶性事件。
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作为当事人,深陷当时的情绪环境中,很难及时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的后果。所以,要想使教师及时有效地把握自己的情绪,最好得有一个外在因素的干预。
我精心挑选了两个位于前排的聪明灵活而礼貌大方的孩子,担任一项特殊的职务--“表情监督员”。
我叮嘱她们:在课堂或集会中,看到老师情绪激动时,就赶紧偷偷地摇手示意;如果老师没有发现,就站起来,假装询问问题,及时用语言、眼色或手势等提醒老师注意。
在这两名“表情监督员”的帮助下,我开始注意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室里始终洋溢着我对学生的关爱和轻松的笑容。
2
“<font color="#ff8a00"><b>四联单”评语</b></font>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班主任们逐渐注重评语的鼓励性和过程性,评语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从根本上说,这种变化更多地表现为人称和口气的变换,并没有真正触及本质。
首先,现在的评语仍然只是班主任的“一言堂”,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没有发言权;
其次,学生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除教师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对其成长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同学和家庭的影响,而这些在评语中没有体现。
最好的评语应是在教师、家长、同学等综合性评价基础上的学生自主性评语。
于是我开始大胆推行“四联单”式评语。
3
<font color="#ff8a00"><b>弹性惩戒单</b></font>
我和学生们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细则,详细规定了各种违纪行为和落后表现应该受到的惩罚。
和其他班级管理细则不同,这些违纪行为所对应的惩罚措施并不只有一条,而是有相对并列的多条。如果学生违纪,他可以从相应的惩戒措施中进行选择,并认真执行。
例如,某学生上晚自习时和同桌吵闹,扰乱课堂纪律。值日班长根据班规,很快就会开出“惩戒通知单”。
惩戒通知单
(年月日)
××同学:今晚自习上课时,你和××大声吵闹,不仅耽误了自己学习,而且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你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们的班规第20条,为使你进一步认识自己的错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从以下几条惩戒方式中选择一条,并在班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监督下认真接受惩戒。
(1)说明情况,向大家公开道歉,争取同学们原谅。
(2)写一份呼吁同学们认真读书学习的倡议书,张贴宣传。
(3)完成一份违纪心理剖析,并在班级中宣读。
(4)为同学们唱首歌,活跃一下班级气氛。
(5)到操场锻炼,跑步5圈,强化认识。
4
<font color="#ff8a00"><b>班务活动竞标制</b></font>
班务活动,无论是以前低效率的“大锅饭”,还是目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承包制,都是在班主任“强行”指定安排的情况下,由学生小组或个人被动完成的。
时间长了会逐渐产生机械应付、拖沓等现象,使班级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明显削弱,同时也不能实现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
受工程投标的启发,我想到了“班务活动竞标制”:
把班级日常工作中的组织权、管理权全部以竞争投标的形式,承包给个人或小团队,由他们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安排、实施完成。
班主任领导“班务委员会”负责验收评价,并在团队小组和个人综合考核中予以奖励性加分。
例如,班级要迎接学校黑板报评比检查,我或常务班长,就把任务的主要内容传达给班级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特别是把奖励措施讲清楚。
然后,各团队小组或学生,就可以自己联络同学,组成投标小组,写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计划和预期目标,班主任和班委会认真考虑各“投标书”的可行性后,最后作出选择,向全体学生公布。
“中标”小组立即开始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和支持。
5
<font color="#ff8a00"><b>阅读法转化后进生</b></font>
2002年,我在一个学困生身上进行的“阅读法转化后进生”的尝试获得巨大成功后,就开始在数学教学中大力推行。
我不再机械地为他们补知识,而是根据每个后进生的性格、爱好、习惯、基础等各方面情况,从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和思考习惯入手。
首先给他们提供和推荐符合各自特点的书目,鼓动和要求他们充分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来读书。
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我就让他们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寓言故事》、《智慧与人生》等书籍;
对数学没兴趣的学生,我则让他们读《趣味数学》、《数学演义》、《生活中的数学》等通俗易懂的数学人文读本……
在我的课堂上,那些实在听不懂的内容,他们可以不听,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凡是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和思考习惯的书,他们都可以阅读。
开始时,这种看似与数学课堂不着边的方法遭到了嘲笑。但是两三个月后,情况就有了变化。
大量的阅读,不仅明显地改变了这些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而且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理解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接下来,我着手引领他们写数学笔记,编数学故事,试着把课本上的数学题改编成自己生活中见过的、听过的或者做过的实际小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感受数学的美丽和神奇。
逐渐地,原本对后进生来说非常恐怖的数学题,开始变得充满情趣和吸引力。那些被许多老师认为没有数学细胞的孩子,数学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些甚至进入上游。
6
<font color="#ff8a00"><b>建立自己的“储备库”</b></font>
我通过搜集、摘抄、剪贴,逐渐积累了六七十万字的教育笔记,整理成了四个“储备库”,即德育故事库、学生案例库、活动素材库和管理方法库。
1
<font color="#ff8a00"><b>德育故事库</b></font>
只要用心积累,或经典或朴实的德育故事,或幽默或诙谐的笑话短语等等,比比皆是;班主任也可以让学生广泛搜集,然后加工整理成具有班级特色的校本教材。
当然最美的还是让“自己”走进故事,用爱心和智慧唤醒学生心中固有的真善美。
2
<font color="#ff8a00"><b>学生案例库</b></font>
一是从报纸刊物中摘录他人的一些教育事件,特别是事件处理所引发的反思和讨论。
二是深入学生,善于观察,善于交流,细心记录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实,并加以梳理、剖析,研究和提炼班级管理的方法。
陶行知的“四块糖”、任小艾的“让谈恋爱的学生给对方找缺点”、李希贵的“在校园里悬挂调皮学生的装裱书画”等等育人案例,无不给我们以心灵的震撼和智慧的启迪。
李镇西老师说,善于用文学的耳朵,倾听花开的声音。
优秀教师往往都特别重视学生管理典型案例的积累、总结、反思、升华。班主任要养成写班级日记的好习惯,随时记录生活中那些给人启迪、思考的精彩瞬间,珍藏那些让你感动、感悟的精彩片段。
3
<font color="#ff8a00"><b>活动素材库</b></font>
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佳手段,让学生参与一项活动远比几次泛泛说教更有效果。
许多活动,我们不一定想得到,别人的做法会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很多专业刊物中都有介绍班级活动的文章。
今年的感恩节,我就是根据“活动素材库”,融合了好几个班主任的经验,做了一盘精美的“大餐”,使学生深受震撼,引得家长一片赞誉。
我们在节前开展了以“感恩”为主题的故事会,并要求每位孩子精心为父母设计一张“感恩”手抄报;
感恩节当天,孩子们围绕“感恩”,为到校的父母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为巩固和深化活动成效,节后我每周末都设计亲情作业,让孩子走近父母,体验父母的辛劳;
接着,我又组织孩子们到社区拣拾白色垃圾、为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将“感恩”迁移到社会,将“感恩”深入到心灵。
4
<font color="#ff8a00"><b>管理方法库</b></font>
后进生转化是许多班主任面临的难题,而我把“管理方法库”中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后,摸索出了“后进生来当课代表”、“中帮差,一起走”、“优点强化”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
我的“管理方法库”中,收录了企业管理经典案例,诸如英特尔的“一对一面谈”、通用电器的“手写便条”、沃尔玛的“周六例会”、海尔的“日日清”。
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你遇到的一个难题,别人或许已有了很好的解决思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博采众长,积极探索,开拓创新。
积水成渊,厚积薄发。<b><font color="#ff8a00">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定是一个善于积累和储备的教师。在不断的积累中充实,在不断的思考中完善,让我们用爱心和勤奋使班级管理富有智慧和诗意。</font></b>
<br></h3> <h3><font color="#ff8a00"><b>延伸阅读</b></font></h3><h3>——全国十佳班主任:六步助力班级实践活动周周见
“<font color="#ff8a00"><b>班级周末实践活动六步法”</b></font></h3><h3>★
<font color="#ff8a00"><b>研:
集纳智慧,设计讨论形成方案
做:
实地体验,跨界提升综合素养
晒:
品质分享,滋养成长责任动力
评:
多元评价,促进认可助力改善
思:
成长反思,写下真实成长感悟
汇:
资料入库,珍藏重要成长史料
研:集纳智慧,设计讨论形成方案</b></font>
一个人的智慧常常是难以匹敌群体力量的。充分的思考和讨论在先,可以让活动有清晰的设计感。
新时期的班主任要学会借力,纳入更多的人力资源,自觉自为地改善研究的格局,用新的研讨格局来改变活动方案设计水准,提升班主任团队引领与整合能力。
班主任不妨邀请几位科任教师,或几位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把不同维度的人员代表组建成为班级智囊团,借助微信群聊平台,每周三中午午休或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召开本周“周末实践活动”微信讨论会。
这样的智囊团常常智慧层出不穷。
记得2009年起,我们就曾定期召开改进周末指导方式的专题建议会,邀请大家对班级周末习作课程形式提出建议。
哪些亮点值得坚持保留?哪些地方还可以稍作改进?
大家纷纷献言献策,萌生出了很多金点子。趣味横生的题目,二人对话的作文故事形式,故事与范文相结合的格局,就是当时经家长和学生代表共同建言后保留下来的课程形式。
把这样每周的网络听证会作为重要的班级活动设计研究平台,听从来自家长、学生、科任教师的真实建议,能有效打破班主任的一言堂的传统格局,一边进行草根的协同教研设计,一边聆听来自受众第一手的意见反馈,在不断矫正中提高班级实践活动的设计水准。
<font color="#ff8a00"><b>建议</b></font>:
班主任要摒弃面子问题,敢于在不同的意见当中有所取舍,通过有效的梳理和整合来集纳智慧,发挥1%201>1的效益,打破班主任对班级实践活动传统的一言堂的格局,走向多类人员参与的“参政议政”的新格局。
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忽视的智慧的力量,善于聆听,善于用人,班级管理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集大成。
<font color="#ff8a00"><b>做:实地体验,跨界提升综合素养</b></font>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学生实践活动设计中,寻找到更具时代感的符合元素。班主任要特别善于联动资源,为学生跨界的思考与实践提供可能。
班主任在多学科联动设计活动方案后,每周五发布实践活动任务,每个周末由学生在校外完成任务。
比如:
一次小小的万圣节活动策划,如果班主任单枪匹马设计活动,也许仅仅只是要学生制作一个南瓜灯带来学校展示评比。
如果班主任能够整合数学、英语教师资源,不仅可以把学生采购南瓜的过程撰写成数学日记,还可以提供诸如Cosplay万圣节服装、到邻居家要糖果等有趣的内容来丰富节日活动菜单,更可以通过多学科联手的状态,指导学生去撰写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的小论文。
学科联手提供更丰富的菜单给学生选择,学生可以跨学科整合主题联动完成活动设计。
通过跨界项目学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把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转化落到实处,需要来自班本活动课程设计的转化与落实。
以提高学生的媒体素养为例,我们依托“梯级百度作业”和“跟着课本去旅行”两个项目,细化学生成长目标分担到各个年级,锻炼学生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以“梯级百度作业”为例,具化到各年级分别为:
一年级:提供百度关键词,查询分享;
二年级:自设关键词查询,查阅整理;
三年级:筛选信息进行群文阅读;
四年级:海量阅读撰写文献综述;
五六年级:比较阅读撰写同题论文等。
<font color="#ff8a00"><b>建议:</b></font>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要围绕班级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让学生跨界地做,还可以尝试持续做、反复做,让重点有价值的项目不仅仅是昙花一现,而是通过反复练习内化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
同时,聚焦同一序列的活动形式和目标,把“蜻蜓点水式”了解实践与“水滴石穿式”深入体验相结合,把“单兵作战式”个体实践与“互助合作式”协作实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多维度的复合收益,特别是与时代接轨的素养提升。
推动学生回到现实生活当中去实践,放眼未来,又脚踏实地,做接地气的序列化设计,让学生在网络与现实间不断丰盈精神世界。
<font color="#ff8a00"><b>晒:品质分享,滋养成长责任动力</b></font>
对于青少年而言,得到来自外界再多的激励性评价都不嫌多,你永远都不要担心把一个学生鼓励到精神世界坍塌,现实的状况是学生整体状况自信程度都还远远不够。
基于此,我们把“晒”与“做”视为同等重要的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晒出过程,晒出成长,一定赢获好评才能让学生有持续的动力,才有主动的成长。
我们鼓励学生每个周末一边实践,一边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朋友圈,大胆地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晒出来。
这不是简单的作秀,也不是为了形成监督方便管理,鼓励学生改变线下点对点的交作业,变为线上多维度展示成果,晒出成长的责任和动力。
“晒”不仅要有自信,还要有质量,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培训细节。
通过系列的微培训,教会孩子如何有质量地拍生动的图片,尝试录制并借助APP剪辑小视频,甚至连图说撰写、视频脚本,也是一个值得斟酌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契机。
这一系列微培训的过程,无形中也在提升着新时代学生的媒体素养,帮助学生让记录成长内化为基本习惯,乐于展示、主动展示、自信展示。
“晒”是自信平等的借助网络平台展示交流。敢于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本身就是一种挑战。
“晒”既是推出成长展示平台,也为下一环节多主体相互评价,奠定了评价内容和平台基础。
评:多元评价,促进认可助力改善
展示和评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在充分的“晒”出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开展自评、互评,值得考量。
评价毫无疑问要建立在充分的激励性评价的基础上展开。
利用微信群互评
每周末,班主任引导鼓励学生和家长自主在微信群中进行相互评价。
多主体的评价,无论哪一方都不必吝啬于对学生的溢美之词,在班级实践活动中加大力度给学生认可的力量,通过多主体的激励性评价推动学生实践兴趣的培养,是班级活动评价中重要的使命。
借助评价工具
不仅如此,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每周一的班会课,借助适当的评价工具,帮助带动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反思。
如,根据活动设计相关的评价量表,帮助学生借助量表对自我行为进行反思。
在每一期的综合实践大单元活动项目学习活动后,我们设计量规帮助学生“五问成长”:
一看心情指数;二看同伴沟通;三看相互协作;四看成长收益;五看思考感悟。
用量规帮助学生自测,启发学生通过不断“回头看”,多方面自我评价。
多方问卷反馈
活动后,我们同样通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问卷、访谈等形式,通过家长的问卷反馈的形式,来共同评测学生的成长。
学生不仅要学会自评,如何合理评价别人,也是现代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实力和基础。紧抓“互评”环节,我们不流于形式,手把手教会学生如何评价他人。
比如,评价同学时可以先建议再沟通;给别人提建议语言要中肯,争取提出值得对方修改完善的可行性建议。这也是在双方争论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和提高。
<font color="#ff8a00"><b>思:成长反思,写下真实成长感悟</b></font>
成长反思,不必等同于作文。
小时候也许每个人都曾经历的噩梦就是“每一次班级活动的背后,都紧跟着一次800字的作文。”紧密相连的实践与作文相连容易让小作者的心情大打折扣。
我们不妨把这些实践活动作为当周的作文素材积累下来,当做隔周的班会课素材或作文素材,亦或仅仅是一则短短的成长感悟,让活动在尾声之后,又有延续性进展。
在活动过后第二周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带动学生进行成长反思时,应和语文老师的指导习惯有一定的差距,鼓励学生不满足于仅仅把故事清洁写得生动详细,着重鼓励学生写下个性化的感受,写下成长感悟,写下独立的思考见解。
这样的成长感悟,或着眼个体发展,或着眼团队协作,去审视个人的再成长。学生在文章中反思个人成长和思考,沉淀下来当次活动的收获,有利于助力学生形成基本的反<font color="#010101">思意识</font><b><font color="#010101">。</font><font color="#ff8a00">
汇</font></b><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资料入库,珍藏重要成长史料</b>
改变昙花一现式网络平台交流方式,分类归档,构建班级学生成长档案库,这依托于班主任和学生有物化成果的意识。
记得李镇西老师在2015年到巴蜀小学开学培训的时候,令同事们敬佩的是,他在三十年前,就不断地积累保存着很多过程资料,当年清楚的成果意识,勤于收纳过程资料,也成就着他的学生成长博物馆。
这样的行动也在启发着我们,很多一线教师成果意识的缺位,很容易把弥足珍贵的过程资料丢失在风中。
<font color="#ff8a00"><b>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库</b></font>
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样的成长档案库的思路,借助当下便利的网络条件,来做学生成长电子资料档案库。活动过后,马上行动进行资料的汇集整理,正是在踏踏实实做着“成长博物馆”中的馆藏功课。
活动过后,不要满足于微信群中晒出的图文昙花一现般的热闹,也不忽略这些看似零散的过程资料。
班主任在班级实践活动一周内,组织起班级的学生义工小组,由学生义工小组轮流做后期的资料整理工作,把照片入库,学生作品汇集成册,文章整理收入规范命名的文件夹,并由学生把优秀作文中的精彩片段汇总成当期活动简报,纳入班级学生的成长档案库。
让每一次的活动都不浮光掠影,步步扎实,积累下教师的教育思考,积累下学生的实践行动,同样也是积累下学生共同的成长档案库。
班级以义工轮值的方式,保证资源可以分头整理上传到班级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共享空间,让学生随时可以欣赏到不同学段自己的成长足迹。
<font color="#ff8a00"><b>班主任尝试把多次成功班级实践活动的流程梳理固化下来,不是为了套路化,而是尝试通过不断修正、丰富、完善,去构建多主体、多维度协力开展活动的常态,以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序提升。</b></font>
<br></h3> <h3><font color="#ff8a00" style="font-weight: bold;">班级文化包含班级的方方面面,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
</font><font color="#010101">所谓显性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是</font>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环境文化。
比如教室墙壁上醒目的班训、班级口号、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班风等图案;名言警句、英雄人物或世界名人的画像和标语;摆放整齐有序的桌椅;别具一格的学生风采展示牌;惹人喜爱的学生“书画展”;丰富多彩的黑板报;精致实用的图书角以及班级活动等等。对班级环境建设,郑立平一致主张,要精心设计几个景点。未进他的班级门口,首先吸引你的就是“班级心愿”:相聚三年,幸福一生。八个书法大字,苍劲有力、溢情飘香。整齐有序的桌凳,证明着小主人们的文明习惯,新颖别致的图书角上长长的一排各类书籍,显示出学生们的良好修养,讲桌、书包柜、窗台上娇艳滴翠的花草,告诉你在这里生活着一群有高雅的情趣的孩子,黑板上方是班训“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值得一提的还有另外三个景区:前门里侧有的“我是最棒的”每周一星风采照片展区,张贴着班级每周评选出的有名优秀学生的个人风采照,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欢乐,看着他们,你心里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句话:他们真幸福!在后黑板的左侧有“成长大舞台”,张挂着每个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成长足迹展板,形状各异、五彩斑斓、个性飞扬,真让人好生羡慕。教室靠楼道的两个大玻璃窗,一个上面是由42只千纸鹤组成了一个大“心”形,每一只千纸鹤上都“带”着折叠者的梦想,中间是班级口号:“幸福七三,事事争先!”;另一个则被分成班级行为公约、班级必记格言、班级大事宣传栏和每周美文等若干小板块,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精彩。至于那别具一格的名人名言(其实是学生自己写的精彩语句)等更是班级独有的文化景观。
隐性文化包括班级风气、氛围、价值追求等因素。
把班级定位在所有学生的“温馨大‘家’”,为了营造“家”的氛围,他们共同协商把《相亲相爱一家人》定为班歌,合唱班歌则是每周班会的首要环节。经过深入思考,他们制定了非常独特的班级行为公约:
友谊,从用心倾听开始;</h3><h3>自信,从大声回答开始;
文明,从对人微笑开始;</h3><h3>感恩,从问候师长开始;
勤奋,从课前预习开始;</h3><h3>朴素,从爱穿校服开始;
节俭,从拒绝零食开始;</h3><h3>成功,从有错必改开始。
这样的内容,彻底屏弃了要求苛刻、高高在上的传统常态,细致入微、亲切自然,深受学生喜爱,更便于自觉践行。对于班规,他坚决改变了分数考核的方式,借鉴“美国西点军规”,赋予它特有的育人内涵。</h3><h3>《幸福七三班规二十条》具体内容:
1、学习无借口;</h3><h3>2、细节决定成败;</h3><h3>3、以老师为榜样;</h3><h3>4、珍爱荣誉;
5、受人欢迎;</h3><h3>6、善于合作;</h3><h3>7、团队精神;</h3><h3>8、有错必改;
9、热情似火;</h3><h3>10、没有不可能;</h3><h3>11、永不放弃;</h3><h3>12、不断提升自己;
13、敬业为魂;</h3><h3>14、为自己奋斗;</h3><h3>15、感恩至上;</h3><h3>16、力争最好;
17、全力以赴;</h3><h3>18、尽职尽责;</h3><h3>19、自动自发;</h3><h3>20、立即行动。
从每日的班级宣誓、自信演讲到每周的自我反思、团队(班级的七个学习团队)风采展示等等,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font color="#ff8a00"><b>用文化涵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幸福。</b></font><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