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的暑假生活与往年的暑假生活有所不同,因为我偶遇了一本书:《正面管教》,暑假一开始我就沉浸在《正面管教》一书中。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结合自己教学和育儿经历,自我剖析,感受颇深。我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从此改变了。</h3> <h3> 既作为教师又作为母亲的我,读这本书之前有时会有两面性格:
一是:早上朝气蓬勃在幼儿园里温柔的、充满爱的、细心的关注着每个孩子。
二是:晚上拖着疲倦的身躯下班回到家后,与孩子总是命令式的口吻交流,没有耐心地对着孩子大声说话。<br></h3> <h3> 我一边读书、一边开始开始自我反省,走出权威思维的误区,学会了尊重和信任,原先对自己孩子容易火冒三丈,动不动就怒火冲天,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幼儿园把耐心、细心和爱心都倾注在学生的身上了。而回家靠吼“赢了”自己孩子,但是,并不是“赢得”孩子。<br></h3> <h3> 读这本书之后我懂得了孩子有着自己的思想,学会了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世界,并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争取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也要成为一位好妈妈。</h3> <h3> 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母亲的我,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同时养成自律、有责任感、会与他人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或是完成任务),为了“赢得”孩子而竭尽全力。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但是,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种种问题和困惑,只是有时爱得太用深,没有用对方法,越是想努力区管教好孩子,结果孩子的表现反而远离自己的期望,有时让孩子感到压抑、紧张甚至喘不过气。呈现出不能接受的叛逆行为,比如爱发脾气、顶嘴、丢东西等。</h3> <h3> 《正面管教》这本书诠释了当今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是一种管教孩子既不惩罚也不娇纵,而是有权威的,善与坚定并行的方法。作者观点鲜明,引领读者从原来的教育思维中觉醒,当自己遇到的困惑在书中找到了解决方法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h3> <h3> 懂得尊重孩子,走出“惩罚”的误区。每位家长都会有这种感觉“别人的孩子都那么听话,我的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br></h3> <h3> 记得有一次晚上要加班,我带着孩子在单位饭堂吃饭,孩子优哉游哉、一粒粒的吃着,越叫她快一点,她越是无动于衷,我急得心烦意乱,曾经对孩子有过这样的惩罚和威胁,“不听话你今天不能跟我回家”,当时,她是快了些,但是,表情却显露出及其不情愿。</h3> <h3> 第二天去到幼儿园,刚好老师在晨谈时与孩子们一起谈话“我的好妈妈”,老师请到我的孩子时,她伤心的告诉老师:“我妈妈一点都不好,她不爱我,她只爱他们班的小朋友”。 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她不会凶她们班的小朋友只会凶我,她们班的小朋友可以回家,不给我回家”。 </h3> <h3> 老师跟我沟通时,听到孩子的心声,我十分的内疚,就是自己的一时之气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孩子学会了忍气吞声同时也失去了安全感和归属感。我回家后跟孩子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啊呀!我最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吴,让我的孩子以为我不爱她了,我该怎么办啊?”孩子说:“那就道歉呗!”我将孩子搂在怀里,诚恳的说:“宝贝,对不起,妈妈不应该凶你,请你原谅!”孩子答道:“我早就原谅你了!”我摸摸她的头说道:“如果你每天都认真把饭吃完,就会快高长大,妈妈会为你感到高兴,你可以做到吗?”孩子说:“妈妈,我可以!”从那以后,她吃饭真的快了很多。</h3> <h3> 现在我理解这句话了:“没有不听话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h3> <h3> 我发现原来自己眼中" 不听话的孩子"其实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上进心的孩子。如今,她已是一名小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她会主动拿出书本,她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但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她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会有读不准的音标、还有背不出来的课文,这些困难会让她力不从心,从而会焦虑无比、脾气暴躁、缺乏自信、爱哭闹。此种情况下,我要和善地了解孩子的心声,表示我小时候读书也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告诉孩子我当时的感受,以及我是怎样处理的,想办法成为孩子的知己,帮助孩子分析现状,接下来应该做什么,给予孩子建议,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懂得分析问题和总结经验,与孩子一起探讨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种方式还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让亲子之间无代沟统一战线。</h3> <h3> 在传统的教育中,作为老师的我,以往由于担心孩子们的安危,常常告诉自己班的孩子不要做这个,不要做那个,缺乏了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教育过程。遇到问题就回避,从未想过带着孩子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时,孩子们能学到什么?有何成长?<br></h3> <h3> 2018年9月开学前一周,连续几天下大风大雨,开学第二天,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散步时,我们来到了“体育乐园”,一位小朋友突然大叫起来:“老师,你看!有一只小鸟!”我们所有人不约而同的朝他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小朋友们蜂拥而上。我走上前一看,啊!还真有一只小鸟,不过,它侧身躺在地上,周围一滩水,小鸟身上的羽毛还没有长全,能看到粉色的小肉肉。看样子,它已经死了。以往我会阻止小朋友围观,因为有水怕他们滑到。而今,我会带着孩子观察,让他们发现问题,华夏小朋友问:“怎么会有小鸟在这里,它从哪里来?”陈思瑶小朋友问:“老师,小鸟是在睡觉吗?”陈泽皓小朋友立刻答道:“不是在睡觉,小鸟已经死了”。 廖乐希小朋友问:“老师,小鸟怎么没有羽毛呢?”李语涵小朋友问:“老师,小鸟的妈妈呢?”乐恬漠小朋说:“小鸟的妈妈飞走了”。黄睿哲小朋友问:“小鸟为什么死了?”还有的小朋友说:“小鸟太可怜了!”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h3> <h3> 回到班级后,我将孩子们的问题一一记录了下了,一个一个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解决。结合前几天的天气,引发到小鸟身上的悲剧,我们开展了《自然灾害》主题班会活动,让幼儿理解自然灾害有那些,分别会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怎样的伤害。为了引领孩子们寻求答案,我们继续做深入的探讨,将开展《生命》主题课程。现在主题的由来和主题网络架构已经生成,作为老师我会做孩子们求知路上的伙伴,让孩子在这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逐渐形成自律、有责任感、懂得与人合作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为孩子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石。</h3> <p class="ql-block"> 简·尼尔森也在书中重点提出:“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鼓励孩子,以前我认为鼓励很简单,平时在家、在幼儿园每天都有鼓励孩子啊。但大部分的情况是,你在表扬、赞美孩子,而不是鼓励孩子。比如:一次区域活动时,玲玲刚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美丽的蝴蝶》,乐呵呵地拿过来给老师欣赏,老师一看,马上说道:“哇,你太棒了,蝴蝶画得很漂亮,老师觉得你画得很好!”这一句话,就是表扬、赞美,而不是鼓励。而赞美或表扬的关注点是在做事的人身上,而不是这件事情,正是所谓的“对人不对事”,多数是评价式的,会让孩子感觉当自己得到他人认可的时候才有价值,要考他人建立信心,不懂自我调节,长期如此便会养成依赖他人的习惯。</p> <h3> 如今,当孩子拿自己的作品给我看时,我会对孩子这么说:“宝贝,老师很开心你能自己认真完成这幅画,老师注意到你在蝴蝶翅膀上的色彩搭配很好,显得蝴蝶都在飞呢!”鼓励关注点在孩子的行为上,要更细致的讲述出孩子哪方面比较优秀、具体好在哪、如果是成功了,那又是哪里成功了,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我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去做了就会有成长,长期如此便会促进了孩子自信、自立。</h3> <h3> 《正面管教》这本书,让我学会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启发我在教育上注重心灵互动,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right; ">葵涌中心幼儿园 张玲</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