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曾扩情(1893-1983)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威远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黄埔同学会秘书、四川军事中将特派员、复兴社检查干事、国民党四川党务特派员、西北“剿总”政训处处长;1931年1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为黄埔学生入选中央执委第一人。抗战时期,任第八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成都防守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1949年12月在四川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59年12月获特赦。后定居辽宁本溪市。历任辽宁省政协秘书处专员、辽宁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83年11月在本溪市病逝。 </h3> <h3> 韩 浚(1893-1989)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黄冈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苏联红军大学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十军第四十八师师长、第七十三军第七十七师师长、第七十三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后,仍任第七十三军军长。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中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61年12月获特赦。任湖南省政协文史专员及省政协常委。1989年9月7日在武汉逝世。 </h3> <h3> 李仙洲(1894-1988)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山东长清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及北伐战争,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十一师师长、第九十二军军长、 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等。参加了南口、忻口、徐州、武汉等地的抗战。抗战胜利后,任第二绥靖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2月在山东莱芜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被释放。历任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省政协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1988年10月22日在济南病逝。</h3> <h3> 范汉杰(1895-1976)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大埔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团长、师长、第十九路军参谋处处长。1932年参加了淞沪抗战。1933年11月参与福建反蒋事变。后追随蒋介石,历任第一军副军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十七军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及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东北行营副主任、国防部参谋次长、陆军副总司令、山东第一兵团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1948年10月在锦州战役中被俘虏。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被释放。历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76年1月在北京病逝。</h3> <h3> 胡宗南(1896 -1962)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浙江孝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参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后历任师长、复兴社干事会干事、第一军军长、第十七军团军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西北绥靖公署主任。1947年率部进攻陕甘宁边区。1848年,任川陕甘边区绥靖主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后转驻西昌,兵败后去海南岛。1950年赴台湾,曾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澎湖防卫司令官等。1962年2月14日在台北病逝。</h3> <h3> 戴 笠(1897-1946) 国民党军中将,军统局头目。原名春风,字雨农,浙江江山人。早年入浙军当兵。1928年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后从事情报活动。1932年参与组织复兴社,任特务处处长。同年9月,兼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处长。1938年8月,第二处扩大为调查统计局(即军统),任中将副局长,主持实际工作。1945年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3月17日,乘飞机由北平飞往南京,飞机撞在江宁县板桥镇的戴山上,机毁人亡。 </h3> <h3> 宣铁吾(1897-1964)国民党陆军中将。浙江诸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加入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脱党。历任师参谋长、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浙江保安处处长兼杭州警备司令等。抗战时期,任预备第十师师长、第九十一军军长、参政部缉私署署长等。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警察局局长兼淞沪警备司令、衢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等。1949年底去香港。1960年经蒋经国、陈诚邀请,到台湾生活。1964年2月6日在台湾病逝。</h3> <h3> 蒋伏生(1897-1979)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祁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第八十三师师长、铁甲军司令、郑州警备司令等。抗战时期,任第五预备师师长、第三十六师师长、代理第二十七军军长、军委会参议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二十七军官总队总队长、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兼长沙警备司令、湖南绥靖副总司令。1949年底率部退往广西,后又撤退到越南。1950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等。1979年5月在台北病逝。
</h3> <h3> 陈修和(1897-1998)四川乐至人,陈毅堂兄。1927年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军校第五期炮兵科,参加北伐战争,曾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1932至1936年留学法国,毕业于法国高等兵工学校。抗日战争时期,他在越南,缅甸,力保援华军用物质运输的畅通。荣获美国政府授予的桐棕自由勋章、国民政府的海陆空军一等奖章、光华奖章和忠勤勋章。1948年,他在辽沈战役中,作为原国民政府第九十兵工厂中将厂长脱离了国民党阵营,保护了中国最大的兵工厂。1952年后,他长期担任国务院参事,1998年11月21日逝于北京。<br></h3> <h3> 余洒度(1898 -1934)国民党少将。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原为共产党员,曾任黄埔同学会宣传科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秋收起义后,脱离共产党,到上海参加谭平山、章伯钧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后又参加邓演达创建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1年8月17日,与邓演达先后被捕。后邓演达被杀害,余被蒋介石拉拢而投靠国民党。1932年复兴社成立,余成为复兴骨干,曾任训育主任、第六十一军政训处少将处长等。1934年,被蒋孝先举报走私和贩卖吗啡,被逮捕到南昌,由蒋介石下令枪毙。</h3> <h3> 姚中英(1898-1937) 国民党陆军少将。广东平远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一五七师参谋长。1937年8月参加了淞沪抗战。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先后坚守汤山、紫金山、太平门等地。12月12日在与日军激战中,中弹牺牲。 </h3> <h3> 毛人凤(1898-1957)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特务头目。浙江江山人。1925年11月入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后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35年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特务处。1938年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本部主任秘书。1945年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副局长、局长。全国解放前夕,组织特务进行屠杀、破坏活动之后,随蒋介石逃往台湾,仍任保密局局长(后保密局改称情报局)。1957年10月14日在台北病逝。</h3> <h3> 李树森(1898-1964)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湘阴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1927年后,历任团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旅旅长、第十四师副师长、第九十四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六十七师师长、第一0九师师长、三青团中央干事会干事等。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1948年8月,应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五兵团司令黄杰邀请,任湖南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10月随黄杰败退广西,后又撤退到越南。1950年初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参事室中将主任、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等。1964年3月在台北病逝。</h3> <h3> 张 镇(1899-1950)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宪兵头目。湖南常德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被选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8月回国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副官、宪兵特务团团长、宪兵团团长、第八师副师长等。抗战时期,任南京宪兵司令部副司令,鄂湘川黔边区第三清剿区指挥官兼宪兵学校教育长、国民党宪兵司令兼军委会军法执行总监部副监等。抗战胜利后,任首都中将卫戍司令官、宪兵学校校长、首都卫戍总司令等职。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撤退到台湾。1950年2月在台北病逝。</h3> <h3> 李玉堂 (1899~1951)国民党陆军中将、革命烈士。山东广饶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军军长,驻守江西。1939年,率部在武宁附近的棺材山阻击日军,死守阵地,全军立战功,国民党抗战总部授予李玉堂部“泰山军”称号。不久,该部改为第十军, 李仍任军长,奉命驻守长沙。日军三次进犯长沙,李玉堂率部给予沉重打击,取得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三次长沙大捷。此后,李玉堂先后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海南防卫副总司令、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等职。驻海南期间,中共通过关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共产党的条件举行起义。因交通中断,李玉堂未及时接到中共关于起义的指示,解放军已占领海南岛,李玉堂即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及夫人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台北碧潭。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另一说,李玉堂夫人陈伯兰之兄为共产党,李玉堂被妻牵连而被杀。)</h3> <h3> 蔡炳炎(1900-1937)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二零一旅旅长。1937年8月22日晚,奉命率二零一旅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抗战。全旅官兵奋勇抗击日军,伤亡惨重。8月26日下午,亲率全旅仅剩的一个特务排向敌指挥中心陆家庄突击,不幸中弹牺牲。 </h3> <h3> 钟 彬(1900-1950)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兴宁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参加过东征、北伐。1932年,任陆军第八十七师团长,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历任第三十六师参谋长兼第一0八旅旅长、第三十六师副师长兼安卢师管区司令、中央军校第二总队总队长、第八十八师师长、第七十一军军长、青年军第二0三师师长、青年军第九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总统府参军、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长、广东第九训练处处长兼第一0九军军长、川鄂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官。1949年9月在四川战败被俘,1950年冬(一说在1949年冬)在关押期间跳崖自杀身亡。</h3> <h3> 桂永清(1900-1954)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江西贵溪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团长、旅长、复兴社干事会常务干事兼训练处处长、七十八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四十六师师长、第二十七军军长、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干事、驻德国大使馆武官、驻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同盟国驻德国联军管制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等。抗战胜利后,任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中国代表、国民党海军司令等。1949年大陆解放前夕,率国民党海军败退到台湾。后历任国民党海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台湾国防部参谋总长等。1954年8月12日在台北病逝。</h3> <h3> 黄珍吾(1900-1969)国民党陆军中将。海南文昌人。早年在南洋当华工。1924年回国,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中任职,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1927年后,历任复兴社南京分社书记,宪兵团团长等。抗战时期,任军委会别动队副总队长,代理总队长,福建省保安副司令,青年军二0八师师长、青年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南京警察厅中将厅长等。1949年到台湾,任宪兵司令、台北卫戍司令等。1969年11月在台北病逝。</h3> <h3> 贺衷寒(1900-1972)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岳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赴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28年回国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委会政治部秘书长兼第一厅厅长,复兴社干事会常务干事、书记长,三青团中央常务干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抗战时期,任军委会政训处处长、第一厅厅长、行政院社会部劳动局局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社会部政务处长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政府交通部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等。1972年5月在台北病逝。</h3> <h3> 冷 欣(1900-1987)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兴化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国民党新编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淞沪警备厅政治部主任、第四军政治部主任、第三十军参谋长、第八十九师副师长、第四师副师长等。抗战时期,任预备第三师师长、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江南行署主任、第三战区第二游击区总指挥、第六十三师师长、第八十九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1949年赴台湾,任国防部高参、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大学教授等。1987年2月6日在台北病逝。</h3> <h3> 周 复(1901-1943) 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西监川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中央军校政治部秘书复兴社中央干事会干事、检查会书记,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特派员,第一战区政治部主任等职。从1939年至1943年,周与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指挥部队在苏鲁边区坚持了四年的抗日游击战争。1943年2月,日军对苏鲁战区的胶东游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2月21日,周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h3> <h3> 罗历戎(1901-1991)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渠县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曾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等。抗战时期,历任国民党第一军第七十八师副师长,第四十师师长,第一军副军长,第三十六军军长,第三军军长。1947年10月在河北清风店战役中战败被俘。新中国成立后,入战犯管理所改造,1960年11月获特赦。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91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李铁军(1901-2003)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梅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军军长、第七十六军军长、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十六军军长、第三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兼新编第二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河西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50年春,任海南北部地区指挥官。兵败后去台湾。2003年逝世。</h3> <h3> 郑作民(1902-1940)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新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1940年1月初,率部在桂南昆仑关与日军作战。2月初,率部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 </h3> <h3> 王 竣(1902-1941)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陕西蒲城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第八十军新编第二十七师少将师长。1940年春,率部进驻晋南中条山地区,与日军作战数十次,给日军以重创。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中条山战役。王竣率部顽强抵抗。5月9日在激战中负伤牺牲于台寨村阵地上。 </h3> <h3> 陈 章(1902-1948) 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罗定人。福建军官学校毕业。后在粤军中服役。历任粤军团长,国民党陆军第一五二师师长,第六十三军副军长、军长等职。1948年11月在准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击毙。
</h3> <h3> 邱清泉(1902-1949)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浙江温州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1934年被派往德国留学,历任团长、师长、第五军中将军长、第二兵团副司令。1948年10月升任每二兵团司令官。同年11月率部参加准海战役。后所部十多万人全部被歼。邱于1949年1月10日被击毙。 </h3> <h3> 余程万(1902-1955)国民党陆军中将。广东台山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四十九师副师长、第十七师师长、第七十四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七十四师副师长、第二十六军军长、云南绥靖主任等。1950年退驻海南岛,随即被免去职务。后定居香港。1955年8月27日在香港被劫贼杀害。
</h3><h3><br></h3> <h3> 王敬久(1902-1964)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团长、旅长、第八十七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七十一军军长、第二十五军军长、第三十七军团军团长、第十集团军总司令、第二兵团司令官。1947年7月在魯西南兵败被革职。1949年1月被重新起用,任陆军第一训练处处长、第一编练司令部司令官等。同年7月赴台湾。1964年6月20日在台南病逝。
</h3> <h3> 阙汉骞(1902-1972)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宁远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十四师第四十旅旅长、第一八五师副师长、第十四师师长、第五十四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后,到率部到广州接收,并任广州警备司令。后历任整编第五十四师师长、第三十五军军长、第六兵团司令官、浦东兵团司令官等。1949年上海失守后去台湾,历任台湾中部防守司令、台湾防卫副总司令、台湾防卫副总司令兼东部防守区司令、澎湖防守司令官等。1972年12月在台北病逝。</h3> <h3> 曾泽生(1902-1973)原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永善人。1923年入滇军。1924年入云南讲武堂。1925年入黄埔军校,毕业于高级班。1929年回云南,在龙云部任职。抗战时期,任第六十军第一八四师第一0八五团团长、第一八四师副师长、第一八二师师长、第一八四师师长、第六十军军长。1945年9月率第六十军进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4月被蒋介石由越南海运调至东北,历任东北第四绥靖区副司令、吉林守备军司令、第一兵团司令兼第六十军军长。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率部于长春起义。后任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五十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五十军军长,兼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3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李 弥(1902-1973) 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莲山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十三师第一旅旅长、第一师师长、第八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在淮海战役中所部被全歼,仅只身潜逃。受任第四编练司令,重组第八军。后率部去云南。1949年12月卢汉等率部起义时,一度被扣。后离开昆明。1950年1月被任为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云南绥靖主任。不久,所部被解放军击败,逃至滇缅边境流窜、骚扰。1954年率残部撤往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73年12月7日在台湾病逝。</h3> <h3> 董 钊(1902-1977) 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长安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北伐。历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十八师参谋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二十八师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第十六军军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一军军长、第十八绥靖区司令官、陕西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委员等。1977年9月30日在台北病逝。
</h3> <h3> 高吉人(1902-1979) 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靖边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战时期,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陆军第五军第二零零师副师长、师长、第五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七十师师长、第七十军军长。在淮海战役中负伤逃出,后任第五军军长。1949年赴台湾,曾任金门防卫副司令官等。1968年退役。1979年在台北病逝。</h3> <h3> 何绍周(1902-1980)国民党陆军中将。贵州兴义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日本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一0三师师长、新编第十一军副军长、第八军副军长、第八十八军军长、第八军军长、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军军长、云南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西昌警备司令、第六编练司令部司令官兼第四十九军军长、贵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官等。1950年兵败去香港。后去美国定居。1980年9月,在美国纽约病逝。</h3> <h3> 夏楚中(1902-1988)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益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七十九军军长、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二十集团军总司令、整编第二十一军军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东部防守司令、国防部高参等。1988年12月在台北病逝。</h3> <h3> 王仲廉(1902-1991)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抗战时期,任第八十九师师长、第八十五军军长、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二十六军军长、第四兵团司令等。1947年7月在鲁西南战役中因行军迟缓被蒋介石撤职拘押,后由汤恩伯保释。曾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监察委员。1949年赴台湾,曾任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顾问等。1991年7月26日在台北病逝。</h3> <h3> 侯镜如(1902-1994)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河南永城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作为总指挥部的成员指挥了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暴动。此后,跟随贺龙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第九十一军参谋长、第九十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第九十二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第九十二军军长兼北平警备司令、第十七兵团司令官等。1949年,先后策动了国民党九十二军在北平起义,九十二军三一八师在福州起义,并与廖运泽一起联系廖运升师在浙江义乌起义,后到香港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参事,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名誉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h3> <h3> 廖 昂(1902-1997)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资中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七十六军第二十四师师长、第七十六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1947年10月11日在陕西清涧兵败被人民解放军俘虏。后获释放,辗转去台湾。1964年移居美国加利福尼亚。1997年7月病逝。</h3> <h3> 酆 悌(1903-1938) 国民党陆军少将,特务头子。湖南湘阴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副主任、政训处(政治部改政训处)处长、复兴社本部书记、驻德使馆武官、长沙警备司令等职。1938年11月12日发生长沙大火。事后蒋介石亲自到长沙,举行军事会审。最后判处酆悌等死刑,11月20日被处决。 </h3> <h3> 张灵甫(1903-1947) 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长安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第七十四军中将军长兼南京警备司令。1946年5月,第七十四军被改编为整理第七十四师,任师长。1947年5月13日,率部进入山东孟良崮地区。5月16日,整编七十四被人民解放军全歼,张被击毙。 </h3> <h3> 陈克非(1903-1966)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浙江天台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1944年升任陆军第九师师长。1947年升任第二军军长。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司令官。同年12月率部在四川郫县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十军副军长、河北省参事室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等。1966年病逝。 </h3> <h3> 刘嘉树(1903 -1972)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益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五军副军长、第八十八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长沙绥靖公署秘书长、第十七兵团司令官。1950年2月,在广西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72年3月3日逝世。</h3> <h3> 陈明仁(1903-1974)原国民党陆军上将。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团长、旅长、第八十师长,后加入陆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二预备师师长,第七十一军副军长及军长。参加了武汉会战、桂南会战、缅北会战等。抗战胜利后,率第七十一军开赴东北,曾坚守四平,与人民解放军对抗40多天。后任第一兵团司令兼长沙警备司令。1949年8月在长沙同程潜等率部起义。9月,到北京出席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五十五军军长、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5月21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沈发藻(1904-1973)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西大庾人。黄埔军校第二期及陆军大学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八十七师副师长及师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处处长、第三分校主任、暂编第二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陆军总司令部第五署署长、装甲兵编练总处处长、国防部第五厅厅长、第十三兵团司令官、第四兵团司令官等。1949年去台湾,历任陆军第二十三军军长、台湾防卫副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等。1973年2月4日在台北病逝。
</h3> <h3> 刘玉章(1903-1981)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陕西兴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连长、营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五十二军第二师第四旅第七团团长、第二师步兵指挥官、第二师副师长及师长。抗战胜利后,任第五十二军军长。在辽沈战役中率残部从营口自海路南逃上海。1949年8月赴台湾,历任金门防卫司令官、陆军副总司令、台湾警备司令、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战略顾问等。1981年4月11日在台中病逝。</h3> <h3> 杜聿明(1903-1981)原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米脂人,字光亭。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北伐,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党第二00师师长、第十一军军长、新编第五军军长;1942年,率部赴缅甸、印度作战,曾任印度远征军代司令;后回国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东北行辕副主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郑州指挥所主任等。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59年获特赦,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81年5月7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廖运泽(1903-1987)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安徽凤台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后与中共脱离组织关系,继续在国民党军中任职。抗战时期,任暂编第十四师师长、骑兵第二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部员、第八绥靖区副司令兼暂编第一纵队司令官,第十五绥靖区副司令官,第九编练处司令部副司令等,1949年策划起义。同年5月,其弟廖运升率一一0师(由暂编第一纵队改编)在浙江义乌起义。廖运泽被国民党政府通缉,遂从广州逃往香港。1952年由香港回到大陆。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等。1987年9月23日在南京病逝。 </h3> <h3> 郑洞国(1903-1991)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三十一集团军高参、第九十八军副军长、新编第十一军荣誉第一师师长、新编第十一军军长、新编第一军军长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第三方面军副司令官等。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及吉林省政府主席等。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困长春,10月19日率部放下武器,使长春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1991年1月27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黄 杰(1903-1995)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国防大学、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团长、旅长等军职。1932年任陆军第二师师长,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1937年任第二军军长,参加上海抗战;1944年任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与日军激战于滇缅边境。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次长、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湖南绥靖总司令、第一兵团司令官等。1949年10月由湖南退至广西,后退入越南。所部被法国军队监禁。1953年5月被遣送台湾。后历任台湾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部长并晋升陆军一级上将。还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等。1995年1月14日在台北病逝。</h3> <h3> 黄梅兴(1904-1937)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广东平远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11日率部开赴上海,在8月13日淞沪抗战中,率部英勇抗击日军,13日下午不幸中弹牺牲。 </h3> <h3> 赖传湘(1904-1941)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江西南康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第三师少将步兵指挥官、第一九零师少将副师长。1941年9月率部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在竹山埔、梁家段地区狙击南下日军。9月24日在激战时中弹牺牲。 </h3> <h3> 吴起舞(1904~1969)湖南桃源人。黄埔军校第4期步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4期毕业。曾任通讯兵第1团有线大队大队长,1940年4月任参谋本部组长,1944年7月任中央军校步兵科少将科长,同年秋任中央军校教育处处长,1945年任中央军校督练区高级督练官,后任中央军校教导队队长,1948年12月任中央军校训导处处长,1949年兼任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副主任,同年12月在成都参加起义。<br></h3> <h3> 罗 奇(1904-1975)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广西容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九十五师师长、第三十七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陆军总部特科参谋、军政部第十军官部总队总队长、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1949年赴台湾,继续担任陆军副总司令及国防会议副秘书长等。曾连续担任四届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1975年11月18日在台北病逝。</h3> <h3> 李延年(1904-1974)国民党陆军中将。山东广饶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第八十八师副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二军军长、第十一军团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山东挺进军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第二兵团司令官、徐州“剿总”副司令兼第九绥靖区司令官、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神州绥靖公署副主席兼第六兵团司令官。1949年赴台湾。1974年11月17日在台北病逝。</h3> <h3> 黄 维(1904-1989)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西贵溪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后,历任团长、旅长。第十一师师长;抗战时期,任第六十七师师长、第十八军军长、第五十四军军长等职。抗战胜利后,历任第三十一军军长、国防部陆海空军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第十二兵团司令官。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后被解放军俘虏。此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75年3月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特赦释放。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1989年3月20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袁 朴(1904-1991)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 湖南省新化县(今隆回县)人。广东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及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1928年后历任团长、副旅长、第一军第二旅少将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五十七师副师长、第五补训处处长、中央军官学校第七分校办公厅主任、第八师中将师长兼西安警备司令、第八十军军长兼黄龙山警备区司令、第十五军军官总队副总队长等。抗战胜利后,历任第十五军军官总队总队长、第十六军军长、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团教育长等。1949年去台湾,出任"国防部"参议、台湾东部防守区副司令、预备兵团司令、第二军团副司令及司令、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司令、第一军团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并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军衔。1964年8月任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1967年1月退伍后,被聘任为"总统府"国策顾问。1991年1月19日在台北逝世。</h3> <h3> 刘安琪(1904-1995)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山西崞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团长、旅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六十一师师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学生总队总队长、第一军第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七军第九十七师师长、第五十七军军长青年军第二0五师师长、青年军第六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七十一军军长、第七兵团司令官、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官等。1949年6月,率部撤往台湾。后调海南岛、雷州半岛,兼任广州卫戍副总司令。10月,战败后去台湾,历任台湾中部防守司令官、澎湖防守司令官、第二军团司令官、金门防守司令官、陆军总司令,晋升陆军一级上将。还出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1995年9月9日在台湾逝世。</h3> <h3> 丁德隆(1904-1996)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攸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七十八师师长、第一军军长、第五十七军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七军军长、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任中央训练团副教育长。1948年,任西安绥靖公署干部训练团副团长。1949年去台湾。曾任国大代表,并潜心写作。1996年在台湾逝世。</h3> <h3> 李默庵(1904-2001)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十四军军长、第三十三军团军团长、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第三方面军司令官、第一绥靖区司令官、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十七绥靖区司令官。1949年夏,参与程潜、陈明仁等起义。后去香港。1951年到阿根廷;1964年移居美国。1990年回到北京定居。任北京黄埔同学会副会长。2001年10月27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孙元良(1904-2007)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华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第88师师长等。抗日战争期间,历任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第19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29军军长等。1948年后,任徐州“剿总”前进司令部副主任、第16兵团司令官、第10编练司令部司令兼第41军军长。1949年底去台湾,著有《亿万光年的一瞬》等书。其子秦汉为台湾著名电影演员。孙元良是最后逝世的黄埔一期生。享年103岁。<br></h3> <h3> 谢晋元(1905-1941) 国民党追赠陆军少将。广东蕉岭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参谋主任、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中校团副。1937年8、9月间率部参加淞沪抗战。10月,国民党军队撤退时,亲率第一营四百余人(对外称八百)坚守四行车库大楼,孤军奋战四昼夜,多次打退日军进攻。后按蒋介石令撤入租界。蒋下令表彰,晋升为团长。该部进入租界后被缴械软禁于"孤军营",日伪政权多次对谢威逼利诱,谢不为所动。1941年4月24日晨,遭被日伪收买的四名叛兵袭击,伤重牺牲。 </h3> <h3> 戴安澜(1905-1942)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安徽无为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二零零师少将师长。参加了长城抗战、华北抗战、台儿庄战役、武汉外围战、收复昆仑关之战等。1942年率第二零零师入缅甸,阻止日军从仰光向曼德勒推进。5月初奉命向国境线撤退。5月18日与敌作战时负伤,5月26日牺牲。 </h3> <h3> 彭士量(1905-1943) 国民党追赠陆军中将。湖南浏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第七十三暂编第五师少将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日作战。1943年11月,率暂编第五师参加常德会战,坚守常德西北石门阵地,与日军浴血奋战八昼夜,伤亡殆尽。11月15日,在集中余部与敌激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h3> <h3> 孙明瑾(1905-1943)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江苏宿迁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副团长、师参谋长、预备第十师少将师长。参加了三次长沙会战。1943年11月率预备第十师参加常德会战。12月1日,在常德外围赵家桥指挥部队与日军作战时,受重伤牺牲。 </h3> <h3> 吕旃蒙(1905-1944) 国民党陆军少将。湖南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第三十一军少将参谋长。1944年9月参加桂柳会战,遂率部与日军巷战。11月10日,在指挥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h3> <h3> 严 明(1905-1948) 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祁阳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旅长、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国民党陆军整编第二十九军第九十师师长,率部进攻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3月1日,在宜川瓦子街与西北野战军的战斗中被击毙。
</h3> <h3> 王耀武(1905-1968)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山东泰安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五十一师师长、第七十四军军长、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方面军司令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为抗日名将。抗战胜利后,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兼山东省政府主席。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战败后化妆潜逃,在寿光县被俘获。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59年12月被首批特赦释放。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7月3日在北京病逝。</h3> <h3> 张耀明(1905-1972)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临潼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师长、第五十二军副军长及军长、第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四军军长、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三十八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三十八师师长、首都卫戍总司令、中央陆军学校校长等。1949年后去台湾,1972年10月1日在台湾病逝。</h3> <h3> 李 文(1905-1977)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新化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一军第七十八师师长、第九十军军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及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第四兵团司令官兼华北“剿总”副总司令。北平和平解放前夕,与石觉(第九兵团司令官)等被蒋介石用飞机接走。后任第五兵团司令官兼西安绥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12月在四川被迫率部起义。1950年3月在重庆学习时乘隙逃往香港,后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高参。1977年4月在台北病逝。</h3> <h3> 关麟征(1905-1980)国民党陆军中将。陕西户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国民党陆军新编第五师副师长、第二十五师师长等。抗战时期,任第五十二军军长、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云南省警备总司令、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国民党陆军总司令。1949年赴香港。1980年8月在香港病逝。</h3> <h3> 唐 纵(1905-1981)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在国民党军中服役。1932年后,历任复兴社特务处书记室书记、驻德国大使馆副武官、军统局书记长、国民政府中将参军、内政部政务次长、警察总署署长、军统局代理局长、国防部保安局局长等。1949年赴台湾,历任台湾内政部政务次长、驻***大使、国民党中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等。1981年10月26日在台北。</h3> <h3> 郑庭笈(1905-1996)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海南文昌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五军荣誉第一师第三团团长、第四十八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第八十九师师长、第四十九军军长。1948年10月,在锦州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7年12月获特赦。历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1996年6月9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邓文仪(1905-1998)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第一期、莫斯科中山大学、国防研究院第一期毕业,世界大学名誉博士。曾任排长,师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少将代主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秘书,驻苏联大使馆首席武官,三民主义力行社书记,成都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兼委员长,成都行辕政治部中将主任,战时工作干训团政治部主任,第三战区政治部主任,后兼任三青团干事长,青年军政治部设计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年军政工干部训练班总教官,并兼任中央干部学校教授。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国防部新闻局局长,政工局局长兼任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国民党中央委员及常务委员。1949年去台后,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革命实践研究院副主任及代理主任,内政部政务次长,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防研究院讲师,台湾省观光事业委员会顾问,行政院顾问,中华战略学会监事等。1998年病逝。</h3> <h3> 王叔铭(1905-1998)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山东诸城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广东军事航空学校毕业,后到苏联深造。历任空军队长、航校教育长等。抗战时期,任中国驻苏使馆空军武官、中央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空军第三路司令兼空军参谋学校教育长、航空委员会副主任。抗战胜利后,任空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空军副总司令兼国防部防空司令。1949年去台湾,历任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1959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还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等。1998年10月28日在台北病逝。</h3> <h3> 胡义宾(1906-1942) 国民党陆军少将。江西兴国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营长、团长、旅长、第五军第九十六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3月,随第五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5月奉命向国境线撤退。6月,行至埋通时遭日军袭击,在激战中中弹牺牲。 </h3> <h3> 顾葆裕(1906 - 19549)国民党陆军中将。江苏松江(现属上海)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中央军校第七分校学员总队总队长、教育处处长、第二军预备第二师师长。1949年,任第一二四军军长、第五兵团司令官。后去台湾,曾任陆军总司令部伞兵总队总队长等。1954年逝世。</h3> <h3> 康 泽(1906-1967)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复兴社首领。四川安岳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被选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10月回国后投靠蒋介石。历任蒋介石侍从室参谋、陆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复兴社中央干事兼宣传处处长、《中国日报》社社长、军委会别动总队总队长、中央军校特训班班主任、禁烟总监部武汉辑私室主任、军政会政治部二厅厅长、复兴社总书记、三青团中央团部组织处处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抗战时期,任战时青年服务总队总队长。1947年任第十五緌靖区司令官。1948年7月在襄阳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4年4月获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专员。1967年在北京病逝。 </h3> <h3> 方先觉(1906-1983)国民党陆军中将。安徽萧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预备第十师师长、第十军军长。1944年6月至8月,参加了长沙、衡阳保卫战,战败被俘后投降日军。1944年12月逃出衡阳,后任第三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青年远征军第二零七师师长、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青年远征军第二零六师师长等。抗战胜利后,任第八十八军军长、整编第八十八师师长、第二十二兵团副司令官等。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澎湖防卫副司令官等。1983年3月3日病逝。</h3> <h3> 唐生明(1906-1987)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唐生智之弟,湖南东安人。湖南陆军讲武堂及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任唐生智部警卫第二团团长,第八军副军长,代军长等。1927年后参加了国民党新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长沙警备副司令,常桃警备司令兼湖南第二区保安司令。1940年秋,被蒋介石派往南京,参加汪伪政权,执行"特殊任务"。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部员、总统府参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官。1949年8月,与程潜、陈明仁举行湖南起义。后赴香港经商,并对两航起义做了一些促进工作。1956年由香港到北京,历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1987年10月24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邱维达(1906-1998)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平江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五师第三0六团团长、第五十一师第一五一旅副旅长、第五十八师第一三八旅旅长、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七师副师长、第十四集团军参谋长、第四方面军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师长、第七十四军军长。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后在华东军区军官教育团、华东军政大学教员研究班学习。新中国时期,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参事、江苏省政协常委。1998年逝世。</h3> <h3> 刘 戡(1907-1948)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湖南桃源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1946年任整编第二十九军中将军长。1947年率部开赴陕北。1948年2月率两个整编师由洛川、宜君一线增援宜川,被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包围,所部被全歼。3月1日,在瓦子街以手榴弹置身于头部自炸身亡。 </h3> <h3> 熊绶春(1907-1948) 国民党追赠陆军上将。江西南昌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第十四军中将军长等职。1948年11月初,率部随黄维第十二兵团参加准海战役。11月25日,所部被包围在双堆集地区,仍负隅顽抗。12月10才致信解放军,准备投降。12月11日,投降信未送到,解放军的总攻已开始,熊被炮弹炸死。 </h3> <h3> 胡 琏(1907-1977)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陕西华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营长、团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六十七师第一一九旅旅长、第九预备师师长、第十一师师长、第十八军副军长及军长等。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十一师师长、整编第十八军军长、第十二兵团司令官。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带伤逃出重围。1949年任第二编练司令部司令官、第十二兵团司令官,10月率部退守金门。后任金门防卫司令官、陆军副总司令、国民党中央委员等。1977年6月22日在台北病逝。</h3> <h3> 廖耀湘(1907-1968)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邵阳人。黄浦军校第六期毕业。1930年被派往法国军校学习机械化骑兵科。1936年毕业回国,历任连长、旅主任参谋、军官训练总队大队长、师参谋长、副师长、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1942年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对日军作战,因作战有功,1944年晋升为第六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新编第六军军长、第九兵团司令官。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战败被俘。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战犯被关押改造。1961年12月获特赦被释放,任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1968年12月2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石 觉(1907-1986)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广西义宁人,生于桂林。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营长、团长、抗战时期,任第四师第十二旅旅长、第四师师长、第十三军军长等。抗战胜利后,第十三军军长、第九兵团司令官。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与李文等由蒋介石派飞机接出北平。后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上海防卫司令。1949年5月率残部退往舟山群岛,任舟山防卫司令。1950年5月率部退往台湾,历任台湾防卫总部副总司令兼台湾北部防卫区司令、台湾南部防卫区司令、国防部副参谋总长、联勤总司令、考试院铨叙部部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1986年9月23日病逝。</h3> <h3> 宋希濂(1907-1993)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及日本陆军步兵学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三十六师师长、第七十八军军长兼第三十六师师长、第七十一军军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西北行营参谋长、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等。1949年底在四川战败被俘。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获特赦。历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后旅居美国。1984年发起组织黄埔同学会并任副会长。1993年2月13日在美国纽约逝世。</h3> <h3> 覃异之(1907-1995)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广西宜山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五十三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五旅第一四九团团长、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参谋长、第五十二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旅长、第五十二军副军长。抗战胜利后,任青年军第二0四师师长、第二0五师师长、第八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五十二军军长、首都卫戍副总司令。1949年8月,在香港通电起义。新中国时期。任水利电力部参事及参事室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常委等。1995年9月17日在北京病逝。</h3> <h3> 邱行湘(1907-1996),国民党军少将。江苏溧阳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1937年1月任军政部补充1团团长,抗战爆发后任第18军67师201旅副旅长兼402团团长,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1940年任第6战区特务第2团团长兼恩施警备指挥官,1941年冬任第8军5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3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副官处长,5月任第94军5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参加鄂西会战,1945年参加湘西会战,1946年6月任第94军5师师长,1947年11月任青年军整编第206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1948年3月13日在洛阳战役中被俘。1959年12月4日获特赦。后任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1996年12月8日在南京病逝。<br></h3> <h3> 郭汝瑰(1907-1997)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铜梁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及陆军大学毕业。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组织脱离关系。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十四师第四十二旅旅长、第十四师参谋长、第五十四军参谋长、第二十集团军参谋长、国防研究院研究委员等。抗战末期,与共产党组织建立了联系。抗战胜利后,任国防部第五厅厅长、作战厅厅长、第七十二军军长、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官兼第七十二军军长。1949年底,率第七十二军在四川宜宾起义。新中国时期,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全国政协委员等。1980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10月23日在重庆逝世。
</h3> <h3> 文 强(1907-2001)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长沙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后与共产党脱离了联系。历任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处处长、忠义救国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会少将高参、军统局华北办事处主任、北方局区长等职务。解放战争时期,任军统局东北局处长、长沙绥靖公署办公室中将主任、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副参谋长等。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75年3月获特赦。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2001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 </h3> <h3> 高魁元(1907—2012)山东枣庄人,国军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籍。山东正谊中学、黄埔军校第4期工兵科、三军参谋大学、“革命实践研究院”圆山军官训练团第1期毕业,美国指挥参谋大学毕业。中华民国一级上将,是国军于“古宁头战役”战胜的关键人物。曾任台湾当局“国防部”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部长”。高魁元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2012年5月7日,高魁元因病在台北去世,享年105岁。<br></h3> <h3> 李良荣(1908-1976)国民党陆军中将。福建同安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了北伐战争。历任国民党军团长、旅长等。抗战时期,任第四十六师师长、第八十师师长兼福州警备司令等。抗战胜利后,任第二十八军军长、整编第二十八师师长、第九绥靖区司令官、福建省主席、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官兼厦门警备司令。1949年8月退守金门。后到台湾。1957年侨居马来西亚。1976年6月在马来西亚怡保因车祸身亡。</h3> <h3> 萧作霖(1908-1987)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邵阳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1933年加入復兴社,为復兴社骨干成员,抗日战争时期,任第一战区民训处处长兼河南省军管区司令部参谋长、天水行营军务处处长、平秦师管区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少将高参等,抗战胜利后,任湖南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副司令兼湖南党政军联合办公室主任和长沙警备司令。1949年8月随程潜、陈明仁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及常务委员、黄埔同学会理事等。1987年5月23日在武汉病逝。 </h3> <h3> 赵子立(1908-1992)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河南永城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九战区参谋长、第五战区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任第五绥靖区副司令官、河南省政府主席、第四兵团司令官兼第一二七军军长。1949年12月,在四川巴中率部起义。新中国时期,历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全国政协委员及常委、民革中央委员及监察委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1992年2月1日在北京逝世。</h3> <h3> 彭孟缉(1908-1997)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湖北武昌人。黄埔军校第5期炮科、国防大学及日本野战炮兵学校毕业。曾任炮兵学校教官 ,炮兵营长、团长、旅长,陆军总司令部中将炮兵指挥官等。 1945年随陈诚去台后,历任高雄要塞警备司令,台湾省警备司令,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副司令,并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副参谋总长、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总司令。1959年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1965年任“总统府”参军长。1966年至1972年先后任驻泰国、日本大使,后被聘为“总统府”战略顾问。 1952年10月起当选国民党第七至十二届中央委员,其间在1960年8月、1966年12月任中央常务委员。1988年7月、1993年8月被聘为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评议委员,并当选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1997年12月19日在台北病逝。</h3> <h3> 杨伯涛(1909-2000)原国民党陆军少将。湖南芷江人。侗族。黄埔军校第七期、陆军大学第十四期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十一军第十一师副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十一师副师长、第十八军副军长及军长。1948年12月,在淮海战役中,于双堆集战败被解放军俘虏。新中国时期,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1959年12月获特赦。后历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专员、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2000年2月20日在北京病逝。</h3> <h3> 蔡文治(1911-1994)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北黄冈人。黄埔军校第九期、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国民党军令部第一厅第二处处长。抗战胜利后,任军调部参谋长、徐州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国民政府参军、国防部第四厅厅长。1950年去香港。后去美国。曾任美国国防部顾问等。1976年退职。后多次回大陆访问,被选为黄埔同学会理事。1994年1月9日在美国逝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