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美叫园西美

<h3>收获与反思: </h3><h3> 今天上午,我们到了上海浦东新区园西小学进行跟岗学习。 </h3><h3> 1.淡淡的绿色深深的情意处处在。 </h3><h3> 走进园西小学,淡雅、温馨的画面一直陪伴着我们。学校的走廊干净整洁随处充满着温馨的文化气息。“五小”“你会了吗?”这些标语在学校随处可见。有些提示也许很小,但却在细微之中把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了极致。特别是学校的走廊文化,不同楼层、不同年级、不同功能室的走廊,所蕴含的学科文化内涵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实验室的走廊在学校淡淡的绿色走廊中种下了绿植,也许,这就是自然科学课上孩子们的成果吧?体育文化长廊里,体育文化的渗透也无处不在,孩子们的运动照片,竞赛照片、学校的体育项目都通过这长长的走廊,浅浅的绿色播撒在校园体育文化当中,“我运动,我精彩,我快乐,我健康”园西体育精神通过走廊文化传达给了每一位来访的客人们,文化长廊里,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唐诗宋词浸润于校园的每一层楼,孩子们的作品,老师们的专著,论文,语录、学习笔记也都一一展示在此,学习的痕迹、思考的痕迹、记录总结的痕迹无处不在。陪伴我们每一个脚步的还有园西校园无处不在的绿色,墨绿、翠绿、浅绿,园西的管理者把绿色用到了极致,养眼、舒服是我们的第一感受,更深层的是那不同的绿意蕴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园西人朝气蓬勃的前进生命力。 </h3><h3> 2.浅浅的微笑暖暖的课堂时时在。 在园西小学,每一个到来的人都能感觉到园西人给自己带来的温暖。这种暖,来自于课堂上上展示课的陆老师给予每一个老师的微笑的眼神,微笑的鼓励,微笑的点赞化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陆老师的数学课给予了我们一种“浓淡总相宜”的有效课堂展示,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哲理,课堂上,陆老师带领着孩子,如层层剥笋般将《分数的加减法》的重点、难点、考点化难为易;来自于园西管理者对每一位跟岗学员的关心和学校各种管理内容的分享交流,来自于姚校长和学员们分享学校管理的方法、技巧,如园西的“445”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抓大管小”的文化内涵,主动发展的学校等;更来自于园西孩子们的彬彬有礼,一个微笑,一声问好,一个鞠躬,无一不体现着园西校园文化对孩子们的浸润。真正体现了姚校长所说“学校发展过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努力”。 </h3><h3> 3.浓浓的教研远远的规划常常在。 </h3><h3> 一个好教师,就是一种好教育;一支好团队,凝聚一方好文化;一所好学校,开启一段好人生。园西建校时间不长,却发展迅速,靠的是什么?人才的培养!下午,连英萍主任给我们做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告诉了我们园西告诉发展的秘诀,那就是园西有着长远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目标,有着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法,有着健全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制度。一个好老师就是一门课程,正是园西的教师专业发展自培模式和良好的教师主动学习氛围,让教师走上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h3><h3>我的反思:</h3><h3>1.育才如何从单一的教师专业培养模式向多元化的专业培养模式发展?园西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希望能借着此次培训的收获进一步教师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2.如何打造育才的校园文化建设?园西小学的浸润式校园文化给了我们一个发展的方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