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石祖崇拜趣谈
刘守东
石祖是一种崇拜形态,一般将石柱、石塔、石洞、孤立石等作为性器官的象征,在人们的心理上激起某种遐想,同时附会上某种神话传说,于是成为崇礼和膜拜的对象,如男根、女阴、乳房等具有性器官形象的山石都被作为性物崇拜。
石祖是由灵石演变而来。远古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自然山石、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生动反映,因此产生了神山灵石的神话传说。比如昆仑神山仙境和女娲补天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灵石由神秘化进而人格化,被人类崇拜祭祀。当文字未出现以前,这些关于人类早期的活动情况,无法进行记载,只能依靠口传面授和不断加工渲染,遂成为极富有神话色彩的神话故事,同时也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和理想。如关于“禹生于石”“启母石”的传说,就是原始灵石崇拜的写照,传说将灵石人格化并将石赋予母性的象征。石头具有生殖功能,是原始时代“万物有灵论”世界观导生出来的一种象征的概念,石头被赋予生殖的功能,成为担负起生养人类使命的灵物之一。人和石具有不解之缘,人类的祖先是石头所生,那么人类也就成了灵石的后代,从远古就结合在一起,所以对石头的信仰和崇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对灵石崇拜的礼俗也应运而生。这一切为中国赏石文化的产生,从实践和理论上都创造了前提条件。
四川省木里县大坝村有一个鸡儿洞,里面供一个30厘米长的石祖。当地妇女乞求生育,前去烧香叩拜,并拉起裙子在上面坐一下或蹲一下,认为与石祖接触后即生儿育女。《太平御览*郡国志》载,四川南部凉州有一乞子石,“乞子石在马湖南岸,东石腹中出一小石,西石腹中怀一小石,故棘人乞子于此”。《中国古代的灵石崇拜》孙作云:“古之高禖,以石为主” 。此为高禖为求子所立的石神。古代民间妇女不育,就入山祭石,这种石头被称为乞子石。男性生殖器象形特征比较明显,古文字作“且”,凡柱石均可看做男根。史前时期遗址出土了不少“石祖”(石质男性生殖器)。泰山压枝,谓之压子,即以石压在树枝上,意谓乞子。
有些自然景观,由于自然风化和自然外力作用,使其外形酷似生殖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崇拜。比如广东省韶关市的丹霞山和江西省的三清山,都有举世闻名的酷似男根和女阴的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给当地带来了可观收入。在观赏石类,也有很多形形色色酷似男根女阴或女性乳房的石种。笔者有一灵璧石,总长22厘米,最宽处(睾丸部位)10厘米,最窄处(沟渠部位)5厘米,颜色黝黑健康,酷似男根。细观之:筋脉凸显、毛细管毕现,沟渠处的白色环状石筋使龟头形象饱满、意兴渐浓;茎部筋脉喷张、血气方刚;特别是根部的睾丸,沉稳壮硕、陪衬到位。此石整体,已显现出一种大举进攻之势。戏作《石祖赋》贻笑大方:
天葩海棠,玉露琼浆;耳鬓厮磨,低吟浅唱;心有灵犀,软玉温香;云浓欲雨,荡气回肠。
烈马脱缰,横冲直闯;龙吟虎啸,山摇地晃;烈焰腾空,岩浆铿锵;时光穿梭,日月无光。
颠倒阴阳,魂魄彷徨;销骨蚀髓,旌旗飞扬;混沌初开,青天地壤;石祖显灵,万古留芳。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