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一场场秋雨冷却了成长,当一片片银杏叶渐渐染黄,转眼寒露,我们宾虹小学三年级7班的同学们迎着秋风细雨前来参观施光南故居,了解施光南先生生平事迹,瞻仰施光南先生光辉形象,体悟施光南先生先贤风采。</h3> <h3> 施光南故居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东叶村,在一片开阔的小广场之后,是一座一进五开间堂楼加左右楼梯间、两厢房的三合院式院落。跨过广场,绕过弄堂才是正门,门上有块长匾由书法家沈鹏书写的八个字:施复亮施光南故居。施复亮是施光南的父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社会活动家。</h3> <h3> 迈进门槛,是一个种满花草的长条形的小园子。园子的左边是一个亭子,叫“光亮亭”。园子右边竖着一个巨大的石浮雕,雕刻着施复亮和施光南的全身像。像旁有碑,刻着施复亮和施光南的生平事迹。看着他们的生平介绍,同学们都为作为一个金华人感到骄傲。</h3> <h3> 从园子进第二道门,就是施光南和他父亲的旧居。旧居有十几间房子,房内墙上只挂着介绍施氏父子的图片和资料,实物几乎没有。只有施光南卧室里,才摆有一床一桌一椅。</h3> <h3> 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同学们得知施光南是我国音乐界具有开创性贡献的音乐家,他的一生都痴迷于音乐创作。他的《最美的赞歌献给党》、《打起手鼓唱起歌》、《月光下的凤尾竹》、《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及歌剧《屈原》、《伤逝》等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标志性及里程碑式的意义。</h3> <h3> 施光南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为我们树立了高尚人格的精神丰碑,我们要永远纪念他,学习他。此时,耳畔不禁响起了施光南那熟悉而又优美的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