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

娜样年华

<h3>  章娜,37岁,中教一级教师,2000年参加工作,2017年参加语文名师工作室。自参加工作以来,全身心投入教学,在工作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教学事业上认真负责,刻苦钻研,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任教的五、六年级语文教学成绩,年年获得区级奖励,辅导学生作文竞赛、汉字大赛也多次获奖。<br></h3> <h3>  作为工作室的成员,来到徐小讲第一节课,感到压力很大。一直在思索到底要讲哪篇课文,翻开课文目录,一直在徘徊。同组人帮忙选题,公开课叙事性课文比说明文好讲,没人爱讲,所以我决定剑走偏锋,新型玻璃走进了我的脑子。如何将说明文讲得生动有趣呢?我决定尝试一下。</h3> <h3><font color="#1564fa"><b>教学设想</b></font> 学习这篇课文时如果把重点只放在了解每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上,我认为语文课应有的基本能力的训练就得不到落实。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对五种玻璃进行描写的方法,让学生达到读中学说,读中学写的目的,让学生采用:看、听、读、品、说、写的方法学习,体会新型玻璃的用途之广,作用之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有意识地把认识事物、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既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落实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  <br></h3> <h3>  于是,我主要设计了“我是最佳推销员”和“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这俩个环节。可以让孩子们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 但是如何将这个环节衔接在一起,让孩子们有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呢?我将教学设计好后,与丽萍,丁素珍老师探讨,开头的谜语导入,是不是对于五年级孩子来说比较简单,孩子们的兴趣不能贯穿整堂课?总感觉比较平淡,但是就是找不到方向。路过刘伶公园有活动宣传,声音很吵,周边正好有小区,这不正是吃音玻璃的大舞台吗?看周围还有没有需要特色玻璃的场所,徐水博物馆,我们的公交车等等。于是决定从身边问题入手,贴近生活,孩子们兴趣浓。将问题打乱,有些问题能用文中玻璃解决,这样第一个教学环节就能完成。有些问题课文中不能找到答案,需要大胆想象,这样就完成了第二个教学环节,并且问题贯穿整个课文,孩子们在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就完成了本课的学习。<br></h3> <h3><font color="#1564fa"><b>成功之处</b></font>  </h3><h3>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开展销会,让生当推销员,推销产品   兴趣是学生的动机之一,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性,就会主动的参与学生的活动,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生活中的情境:举办一次新型玻璃的展销会,孩子就是展销会的推销员,推销产品,利用情境导入,可以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凝聚在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上便于推销,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将课前问题解决。<br></h3> <h3>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疑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体验,变被动为主动探究学习,把师生间的单向变为双向、多向交流,使课堂成为一个开放的课堂,为了实现学生作为主体的原则,在对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让学生解决上课初我设计的那些问题们,借助小组的力量,讨论、合作交流、释疑,最后由学生汇报交流情况,教师总结。   在此活动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感受快乐,得到收获,学会相互接纳,倾听、分享、互助,交流与合作的技能。一人介绍,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另一人在黑板上板书玻璃名称,让孩子们认识到认真书写汉字的重要性。<br></h3> <h3>  (三)、发挥潜能,勇于设计创新,巩固知识   为了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去表达,交流,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体现语文知识能力和迁移,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培养创新精神和道德行为。课前出示的玻璃问题,文中玻璃不能解决的,学生们有意犹未尽之感,渴望了解更多的新型玻璃、新型事物,对科技的浓厚兴趣被激发起来,这时候就需要通过自己想象出更先进的玻璃。</h3><h3> </h3> <h3>  先简单说出玻璃名称、特点、用途,然后运用说明方法将玻璃写一写。在此活动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读写结合,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运用。   当学生汇报交流后,我用这样的语言进行小结: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人类!我也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造福人类!努力吧!孩子们,你们一定做得到!如何做到?孩子们都知道,好好学习,再次激发学生对科技的浓厚兴趣。<br></h3> <h3><font color="#1564fa"><b>不足之处</b></font> 1、预设说明方法,只是课件出示做练习,抢答形式,但是这样照顾不到全面,个别学生的说明方法掌握并不扎实。段与段的衔接课件有预设,但是在课上没有讲,课堂时间把握不是太好。 2、教学评价过少。激励性评价、循序渐进地启发教师的教学评价应具有强烈的启发性,善于通过巧妙的教学评价,启动学生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挖掘他们的心理潜力。还要让学生互评,营造互评的氛围,让多数学生动起来。<br></h3> <h3><br></h3><h3> 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对于一个工作室、一所学校来说,重要的不是拥有几位“名师”的个体,而是拥有一个茁壮成长、颇具潜力的教师团体。如何使不同的教师在集体中共同成长呢?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的成长,总是从参加各种各样的讲课、竞赛活动中慢慢锻炼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同组老师的帮助,就会进步很快,少走很多弯路,取得更大的成绩。</h3><h3> 愿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在工作室这片沃土中快速成长,放飞梦想!</h3><h3>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