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家乡的凉亭</h3><h3><br></h3><h3>作者 王田晖</h3><h3><br></h3><h3> 在我的老家,村东头不远处有一条清澈见底的东山江,江上横跨着一座雄伟坚固的石拱桥,桥旁边建有一座用石礅为柱子,屋顶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平顶凉亭。
而就在这座平顶凉亭的原址上,如果不是数年前的一场暴风骤雨把曾经的凉亭吹倒,我相信曾经的那座凉亭,会更加让家乡的人们有感情些。
我们村总共有三座凉亭,分别分布在家乡的包公庙,大坝圩,手当下。它们虽然以地名命名加以区分,但相同的结构设计,如同三胞胎兄弟,各司其责,为家乡人们遮风挡雨,歇脚纳凉,奉献一生,直到倒塌。如今只剩下手当下那座凉亭,依然能看到它的原貌,但也已经在密密麻麻的野柴野草之中奄奄一息,风烛残年了。
它们没有飞檐斗拱,但石礅石柱,木梁木架,成“伞”形支撑青瓦棚。远远看去,就像一户“人家”。与周围的河流,桥梁相辉映,真正出现了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卷。凉亭没有精雕细刻的装饰,只有六根粗大的石柱分立两排,承托着厚重沉稳的梁架瓦棚,亭北面是一堵砖砌墙,用来挡北风。路从亭中穿过。左右六根石柱很有一些气势。方形石柱分两层上下堆砌而成,接合部位根本没有沙浆水泥粘合,完全是干砌,露出的缝隙也只能塞根冰棒棍子进去。可是很牢固,真不知道那么重的石柱又是怎么搭上去的呢?以前可是没有机械化的。不由心里赞叹以前的建筑工匠技术高超。两边有六个连柱石凳,供人休憩。凉亭的梁架是木制的。梁由两块长约三米,宽约四五十公分,厚约十公分的木板拼凑而成,这样的梁是我们小时候爬上去躺着或坐着的最爱。坐着梁上,看着椽上铺着鱼鳞片似的青瓦片,偶有一线阳光从瓦片缝中穿过,仿佛金光闪闪,让人无比陶醉。</h3><h3> 凉亭四周阡陌纵横,良田千顷。每逢春雨绵绵,炎炎夏日,秋风扫叶,严冬腊月,凉亭就是雨中的大伞,烈日下的绿荫,农夫庄稼人,过往行人的避风港。
小时候,我们放牛,人爬在凉亭的横梁上,高高的看着牛在田间吃草,感觉那时的凉亭就是我们的放哨岗。有时候踫到挑柴担担子的时候,到了凉亭,必须歇一会。感觉那时候的凉亭就是现在公路边的加油站。遇到天旱年份,田间禾苗要引水灌溉的时候,我和爸爸还有乡亲们一起分班守着看水到天亮,那时候的凉亭就成了夜晚铺床的旅店。
每个人的一生,至少有一次与凉亭有着美丽邂逅吧!而我远远不止一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一天从家里到田间地头,两点一线的穿梭,不知经过了凉亭多少趟。也就在这来来回回的岁月中,对凉亭结下了一种深厚亲切的感情。
晴天出门不带伞,可风云突变,忽乌云密布,凉亭就成了紧急避雨所。那一刻,亭外倾盆大雨、雷轰电打,亭内躲雨人肩挨肩,背靠背,热闹无比,真是你落你的雨,我吹我的牛。那时候我就在想,这个凉亭,它是什么年代兴建?是乡亲捐资修建的?还是地方富甲做善事积阴德呢?又是哪位能工巧匠造就的呢?抚着凉亭那沁凉的石柱,我仿佛触摸到了热心先人的炽热之心在搏动……
凉亭缘于所处位置的地利,引得过往来客络绎不绝的人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田间地头耕种的农民、上学放学的学生崽、赶圩买卖的生意人、走亲访友的旅客……都喜欢来这里遮阴避雨透气歇脚。尤其是挑担的人,浑身汗流浃背一走进凉亭,就有一股浸凉浸凉的山风迎面吹来,就会情不禁放下担子,等你或坐或卧石凳或背脊靠上石柱,竟有一种冷嗖嗖的气息沁入身体,那感觉就比大热天吃了一个大西瓜还解乏解渴。
一丛乡野一丛人,人生处处有凉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凉亭何其多?凉亭又是怎样从人们的生活当中发展而成的呢?传说是古时候有位老人在野外遭遇了雷雨,因没带雨具,只好藏身峭壁之下,不幸被雷电劈死。死后头七之日,托梦给儿子,嘱咐子孙后代一定要多架桥修路多建亭,多积德行善才不被雷劈。又有一传说,说是一古人,连续娶五房太太,也没有一位太太给他生下一男半女。后在一道士点化之下才建亭行善积德。行善数载后才终于有了后嗣。可见,凉亭自古以来就是积德行善,惠泽万民的标签。它就像太阳一样,给了人们光与热。所以说,不光是家乡的凉亭,就是全天下所有的凉亭,都是人们旅途中的驿站,是人们遮风挡雨的避难所。是人们于山水之间最天然的心灵港湾。</h3><h3> 遗憾的是凉亭终于拗不过时代前行的步履,如村里老井的冷清,如村中石板路的毁灭,如蓑衣斗笠的消失,如人的生命之老去,一去而不复返!虽然村里人们在原有的位置又修建了更加牢固的钢筋混凝土新凉亭,但曾经熟悉的木制凉亭已经成为了历史,成了老人家传述的故事,成了后辈晚生脑海里模糊的记忆。</h3><h3> 每每回家路过此处,我都难忘脑海记忆深处的那座木制青瓦凉亭。它曾经门庭若市热闹的景象,突遭岁月无情的冷落,让我不由感叹世间的变化无常,心情也是无比的惆怅。看着残存石柱,依然巍然不动地延续着新凉亭的生命,继续着为家乡人们遮风挡雨的使命时,心中又倍感欣慰和愉悦。但愿我们的子孙后代,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磨蹭光滑的石柱时,不能简单的把它看成是个普通柱子,而应把它看成是祖先前辈积德行善,乐施助人的一种传承里程碑!让修路架桥,捐资助学,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在家乡一代代发扬光大!</h3><h3>
</h3> <h3>村里的老井</h3> <h3>村里的石板路</h3> <h3>家乡的石拱桥</h3> <h3>熟悉的石柱风彩依旧</h3> <h3>与其说是石柱,不如说是传承积德行善,好善乐施的里程碑,让人肃然起敬!</h3> <h3>新建的凉亭,用原石柱作支撑,真正做到了古为今用,力大无穷</h3> <h3>包公庙新建凉亭全貌</h3> <h3>十里一长亭,千里青石路</h3> <h3>杂草丛中奄奄一息,风烛残年的旧凉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