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如果说评弹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朵艳丽奇葩一一飘逸、激昂、哀婉。那么沪剧就是戏曲界的一朵盛开的玫瑰一一细腻、含蓄、恬淡。</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沪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黄",又称"本滩"。后釆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称为"申曲"。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沪剧渊源流长,在流金岁月中,渐渐形成了各位演员独特的唱腔,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统曲目,及传统的老派唱腔,如"女看灯"、"借黄糠"、"庵堂相会"等。</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沪剧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0年代初,有表现城市生活的剧目,因剧中人物着西装、旗袍登场,被称为"西装旗袍戏",如"少奶奶的扇子"、"蝴蝶夫人"、"碧落黄泉"等。</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解放后,沪剧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1953年成立了第一个国家沪剧演出团体一一"上海人民沪剧团"。后又成立了"艺华沪剧团"、"努力沪剧团"等六个沪剧团。创作演出了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如"罗汉钱"、"白毛女"、"星星之火"、"黄浦怒潮"等 。 文革中,沪剧如其它戏曲一样遭遇破坏,沪剧演员也惨遭迫害。文革后,沪剧逐渐得到复苏,许多著名沪剧演员,和新一代的年轻人重新登上舞台,焕发了艺术青春,创作或重排了许多剧目,沪剧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沪剧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受大众喜爱的戏曲。在五、六十年代,上海人几乎都会啍上几句,如《罗汉钱》中的"燕燕说媒":"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侬嬸嬸讲,我来做个媒,保侬称心肠⋯⋯" 记得我先生70年代去奉贤教书,那里人们都喜欢唱沪剧。他曾帮学生排练沪剧,编了这几句唱词:"屋檐下头的洋葱头,皮焦根烂心不死。阶级敌人本性难移⋯⋯"配合当时形势,这个节目还很受欢迎的。</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四十年代,较大的沪剧团使用五至七、八件乐器伴奏。以竹筒、二胡为主(俗称"申胡"),辅以琵琶、扬琴、三弦、笛、萧等。属于江南丝竹型配备。</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自小就住在石库门房子里。一幢幢有黑漆大门、铜环、雕花砖墙的楼房里,从前后厢房、客堂间、亭子间里,整天传出评弹的叮咚声、沪剧的丝竹音、越剧的吚呀调。再加上徐家姆妈、沈家姆妈等串家走门,结绒线、叉麻将,互送小菜、点心等;小囡们上下奔跑、玩过家家、官兵捉强盗等,好不热闹! </font></h1><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到五、六点钟,賺钱养家的男人们回家了,灶头间里香喷喷的饭菜也已烧好,一家人酒足饭饱后,先生们坐在无线电旁听听评弹、沪剧,看看报纸。何师母、沈师母等就相约去戏院看戏。 在夏天晚上,我姆妈穿着一身大襟盘钮的,黑色印度绸衣裤,脚上穿一双软底方口鞋。给我穿上碎花连衣裙,脚上白纱袜配上搭扣黑色皮鞋。与一幢楼里好几家女眷,一起叫上几辆三轮车,带上小囡去静安寺红都大戏院(现百乐门舞厅)看戏。</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我和姆妈看沪剧,一般都买第一排戏票。坐在前面,演员的表情看得一清二楚。有时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被戏里的情节吸引住了,而且觉得演员也在看着我,大概心想,"这个小姑娘看得这么出神! "不少戏,如"少奶奶的扇子"、"大雷雨"等,就是在那时看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听戏、看戏,使我对这些演员和剧目,留下深刻印象。如今我已年过七旬,但对这些老艺术家,仍是痴迷、崇尚不減;对这些剧目,听来仍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font></h1> <h1> </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出于对老一代沪剧艺术家的崇敬、对沪剧新秀的钦佩、及对众多沪剧剧目的喜爱,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传统戏曲,我简单粗略地作些回忆和介绍。</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沪剧界泰斗式人物筱文滨(1904一1986),承前启后,文派唱腔。解放前,他的文滨剧团和施春轩的施家班,在上海名声中天。</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他擅长演出开篇及早期传统剧目,如《三国开篇》、《陆雅臣》等。其唱腔讲究音韵,透气自如,厚实平稳。</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筱文滨、筱月珍夫妇 </font></h1> <h1> 沪剧表演艺术家丁婉娥(1905一1986),宝山罗店人。她聪明勤奋,演技长进很快,首场演《荡湖船》里的船女,荣获成功。民国十三年,她和丁少兰组成的"婉兰社,演出沪剧时装戏,为申曲艺术改革开了新风。</h1><h1> 1936年丁婉娥萌生了要办一个儿童申曲班的想法,让学生们多演戏,早成才。于是在大家支持下,"婉社儿童申曲班"开张了。少年男女在班里边学边演,所演出的小戏如《摘石榴》、《卖红菱》等,很受观众喜爱。</h1><h1> 这个"小囡班"造就了一批自成一派的艺术人才,其中有著名演员丁是娥、楊飞飞、汪秀英、筱爱琴等。日后在沪剧舞台上作出很大贡献!</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被誉为"沪剧皇帝"的解洪元(1915一一1990),十四岁即登台演出,四十年代起红遍上海和江浙沪剧界。他依据自身噪音条件,创造了富有可塑性的,苍劲有力、宽洪醇厚的"解派"唱腔。再加以说白抑扬顿挫,动作节奏鲜明,从而形成了豪放壮美的表演风格。</font></h1> <h1> 解放前,上海市沪剧会筹募基金联合大会串,在皇后剧院演出《白毛女》。</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白毛女》中,他饰演的杨白劳,唱腔悲伤,表演细腻,引得多少观众一掬同情之泪。</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借黄糠》是沪剧传统骨子老戏。主要描述富农李俊明,因遭天灾人祸而败落。年关前向女婿张锦春家借贷,岂料长女大囡与婿锦青为人势利,对岳父百般奚落,只借小钱一百,黄糠五升。李愤极归家,痛感世态炎凉,遂携幼女投河自尽,幸被寺院救起⋯⋯</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此剧为著名沪剧演员,解洪元和石筱英的保留节目。语言生动,以独特的唱腔,把人物性挌刻画得入木三分。戏中大囡父亲悲切地唱道:"问你女儿借花银,有钱人买鱼买肉买荤腥,穷人也要熬过这苦时辰⋯⋯多少不论侬要答应,加利奉还送上门。"大囡狠心地回答道:"今朝讲句老实话,只谈家常不借银,侬问我借铜钿,真象吃我的心血⋯⋯"</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星星之火》中,解洪元饰演日本大班,充分表现其兇狠本色。</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沪剧《芦荡火种》,后改编为《沙家滨》一剧中,解洪元饰演地下党领导,在伤病员被困在沙家滨期间,假扮江湖郎中,设开药方的妙招,传递解救方法。</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这段表演,解洪元唱来神情气定,稳重从容。在敌人面前丝毫没露出任何破绽,还让掩护伤病员的群众了解了对策。他以替一青年看病为由,开了一帖药方:"他心里闷来头里胀,好比千斤大石压胸膛。⋯⋯这一张祕方非寻常,定能脱险取出伤。防风水香与没药,当归天冬不能忘⋯⋯若问此方妙何处,好处全在药名上。"</font></h1> <h1> 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1923一一1988)9岁从师丁婉娥学艺,18岁开始登台演出。解放后,她致力于沪剧改革,尤其在推出现代戏方面,成绩卓著。如在《罗汉钱》中饰演小飞娥,《芦荡火种》中演阿庆嫂,《雷雨》中演繁漪等。</h1><h1> 丁是娥演唱艺术精湛,唱腔婉转从容,绮丽多彩,善于抒发人物内在感情,自成一家。她曾先后4次获得表演奖,历任上海沪剧院院长。</h1> <h1> 沪剧《雷雨》,是不少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1959年,沪剧明星大会串的成功演出,显示了丁是娥把握复杂角色的非凡功力,成为她艺术生涯的又一里程碑。</h1> <h1> 繁漪是一个在令人窒息的家庭里,被扭曲的性格相当复杂的人物。她既是周家的女主人,又是这个罪恶家庭的受害者和叛逆者。</h1> <h1> 丁是娥恰如其分、层层递进地刻划了一个受压抑,而又不甘心;有美好愿望,而又不能实现的,一个女人的复杂心情,和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表现。</h1> <h1> 丁是娥在剧中,对丈夫周朴园的一次次反抗,对大少爷周萍的痴情和忍让,演绎得淋漓尽致,赢得了"活繁漪"的美誉。</h1> <h1> 沪剧《罗汉钱》讲述了解放初期,农村姑娘张艾艾与同村青年李小晚相爱的故事。他们互赠小方戒和罗汉钱作为信物,但他们的爱情却遭到封建礼教的反对和阻绕。后在燕燕姑娘的帮助、艾艾姆妈的理解,及婚姻法的保护下,他们终于喜结良缘。</h1> <h1> 丁是娥饰演的艾艾姆妈小飞娥,在回忆年轻时,也因封建包办婚姻的阻碍,不能与相爱的男青年走在一起。"为了迭个罗汉钱⋯⋯"唱来感人至极!</h1> <h1> 在《沙家滨》一剧中,丁是娥饰演阿庆嫂。她以干练的形象,机智灵活的应对,成功地周旋于狡滑的刁德一,和蒙在鼓里的胡传魄之间。演出赢得一片好评!</h1><h3><br></h3>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沪剧泰斗"邵滨孙(1919一一2007),1943年举行了向京剧艺术家,周信芳的拜师仪式,成为申曲界唯一的麒门弟子。他从京剧艺术中吸取营养,形成邵派艺术唱做并重,声情并茂的表演风格。</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众多剧目如《星星之火》、《芦荡火种》、《杨乃武与小白菜》⋯⋯中,生动塑造了刘大哥、刁德一、杨乃武等一系列身份、性格、感情迥异的艺术形象。曾荣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奖状,华东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为沪剧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卓越贡献!</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与沪剧艺术家石筱英,表演《庵堂相会》看龙舟。</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在《芦荡火种》中饰演刁德一,以独特的唱腔,充分展示了此角色的阴险狡诈的面目。</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清末四大疑案之一,又名《余杭奇案》。</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杨乃武与小白菜》由三位著名沪剧艺术家,(左起)石筱英、邵滨孙、筱爱琴表演。他们饰演的人物,性格鲜明,演来感人至深,无人可替代!</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杨乃武与小白菜》主要敍述余杭县知县,刘锡彤之子刘子和,仗势奸汚了因貌美而号称"小白菜"的民女毕秀姑,并趁其丈夫葛小大患病之际,下毒谋害。后又嫁禍于曾与毕氏有情的杨乃武,杨被屈打成招。</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杨胞姐杨淑英入监,取得乃武亲笔诉状,冒死进京滚钉板告状。杨胞姐扮演者石筱英,一张告状词唱来感情真挚、咬字清晰、声情并茂、催人泪下。"⋯⋯呈为狹赚嫁禍,酷刑枉断,冤指谋命,冒死呈控。请求伸雪事,万望大人啊要开恩⋯⋯"</font></h1> <h1><font style="color: rgb(0, 0, 0);"> 所幸刑部重审,置密室,让临刑前的杨乃武与毕秀姑相会。窃听得实情后,方使三载冤獄得以昭雪。杨乃武的扮演者邵滨孙在密室中,一字一句、铿锵有力、悲愤交加地诉说冤情:"明天刑场要伏法,临死对酌再谈心⋯⋯十年寒窗苦用心,昔日中举多荣耀⋯⋯我是京城不进进监门,顶子不戴戴枷锁⋯⋯"声声泪崩,令人动容!</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沪剧表演艺术家石筱英(1918一一1989)的表演朴实细腻,真切而富有特色,善于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唱腔自然柔和,优美清新,韵味醇厚,有"石派"之称。1952年曾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 出大会,演员一等奖。 </h1> <h1> 石筱英和邵滨孙的早期剧照。</h1> <h1> 解放前后,石筱英在塑造名门少妇这类角色中,有很高的表演才能。如"大雷雨"中的刘若兰、"秋海棠"中的罗湘绮、"骆驼祥子"中的虎妞等。1952年起改演老旦、彩旦等中老年人物,如"罗汉钱"中的五婶、"雷雨"中的鲁妈等。她戏路宽广,演谁像谁,惟妙惟肖,有"百面名旦"之美誉!</h1><h1> "大雷雨"是石筱英的代表作,1952年时她饰演刘若兰,1979年她复出后饰演马老太太。这部悲剧有力地抨击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剧中由石筱英饰演的马母,用封建礼教管治家庭,致使懦弱的儿子恵卿、贤惠的媳妇若兰,在一个大雷雨的夜晚,被迫结束了短暂的生命!</h1> <h1> 在由"芦荡火种"一剧改编的"沙家滨"中饰演沙老太,不失机智及对八路军的一片深情!</h1> <h1> "阿必大回娘家"是"滩簧"、"申曲"时期,经常演唱的传统剧目之一。1961年石筱英、丁是娥、许帼华演出于美琪大戏院,精彩的表演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石筱英所塑造的婆婆"雌老虎"、丁是娥演的婶娘,和许帼华演的阿必大,被称为沪剧界表演的"三绝"。</h1> <h1> 姑娘阿必大,父母双亡,由婶娘作主给李家当童养媳,受尽婆婆虐待,并不许她回娘家。婶娘亲自去李家评理,将其婆婆制服,领了必大回家。</h1><h1> "阿必大手弹棉花"是此剧的经典唱段:"手弹棉花样是想想苦,忍不住眼泪落胸脯⋯⋯小官人生的矮小勿像样,婆妈是凶来像只雌老虎。勿是骂来就是打,我身朗厢,唔没一块好皮肤⋯⋯"许帼华饰演的阿必大,唱来声泪俱下,令人动容! </h1><h1> </h1> <h1> 石筱英饰演刻薄毒辣的"雌老虎",如此传神,简直入木三分。丁是娥演的婶娘,对"雌老虎"的辨驳句句在理,天衣无缝!</h1><h1> "叫声婶娘女亲家,自家人叹叹苦经也勿碍啥。我领伲必大勿容易,东家还来西家借⋯⋯"</h1><h1> "亲家你讲来好听伐,说啥为仔必大欠仔一身债⋯⋯小姑娘不是吃闲饭,帮你从早做到夜⋯⋯"</h1><h1> 两位老艺术家在台上合作得珠联璧合,配合默契,简直是绝世之作!</h1> <h1> 著名沪剧演员筱爱琴(1928一一1968),1952年参加上海沪剧团。她德艺双馨,深受广大沪剧观众喜爱。</h1> <h1> 筱爱琴在《庵堂相会》中饰演金秀英,虽得知陈宰庭(沈仁伟饰演)家寒贫困,却对其不离不弃,他们冲破重重阻力,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筱爱琴在"问叔叔"这段唱腔中,感情真挚,朴实细腻。熟悉的唱词,喜爱沪剧的人,几乎都会啍上几句:"问叔叔,出身家住何方地?""也勿远来也勿近,我是本乡本土本地人⋯⋯"</h1> <h1> 在《罗汉钱》中饰演农村姑娘艾艾。其纯真无暇的表情、追求幸福的勇气、清丽流畅的唱腔,给此经典剧目增添了不少光彩。</h1> <h1> 筱爱琴尤其在以五世运动为背景的《星星之火》中,塑造的楊桂英这一工人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剧中"母女隔墙"二重唱,字字句句,唱出了旧社会包身工的苦与仇;声声呼唤,唱出了母女俩的情与爱:"妈妈啊,珍珠受苦你可晓得,老板当我象牛马样⋯⋯你千万想法救救我,我宁愿饿死在家乡。""珍珠啊,家乡情景你可晓得,村荘破落多凄凉⋯⋯"演员充满激情的演唱,催人泪下,令人痛心、愤慨不已 ! 此剧参加了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还被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 她演唱时能自然地从平稳转为激昂,音调动听,节奏明快,使角色血肉丰富,真实可信,为人们称道! 在文革中,她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夺去了年仅40岁的生命。但她的艺术才华及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及光明磊落的一生,永远留在观众心中!</h1> <h1> 沪剧源于民间,语言生动,曲调委婉动听,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是上海文化大都市的一张名片。</h1><h1> 我本着自小对沪剧的喜爱,对老一代沪剧表演艺术家的崇敬,及对众多沪剧新秀的钦佩,对部分演员及剧作,略作介绍。希望能得到沪剧爱好者的共识,也希望能弘掦这一传统的戏曲。</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