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行(第一部分)博茨瓦纳火烈的落日

Havelook

<h3>  回家已经好几天了,但一闭眼,脑海里又回到了非洲大平原,风起飞沙的红色沙土地,无边无际的冬季枯黄草木,一张张镶着白眼睛黑黑的脸,满地悠闲自在的野生动物,电影般的闪现这次24天的旅程......。 从加拿前往非洲是一个艰苦的旅程,一是路途遥远,还有要多次的飞机中转,我们这次的飞行的第一站是津巴布韦的旅游城市维多利亚瀑布城,加上途中的等待时间大约需要一天半的时间。我们在一只大飞鸟上看到了英国伦敦的落日,几个小时后又领略了南非的首都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的晚霞,第二天一亮从空中就俯瞰到非洲金色的土地……<br></h3> <h3>  飞机一落地,天空中看的黄色变成了一片绿洲,小小的机场显得略微有点古典,第一次非洲行多多少少有点激动,三两步就到了机场海关,寥寥几人我们等了一个小时,签证官嬉皮笑脸的要给我们一个单次签证,我们反复解释这次旅行需要在博茨瓦纳和津巴布韦多次往返,签证官诡秘一笑,说好给你一个多次往返签证,顺便将多收的$20放进自己口袋。气人的是,见到机场外边的导游后被告知,我们拿的还是单次签证,只不过可以过境赞比亚。嗨!一个刚刚结束动乱的国家可能还需要时间吧。 一个不愉快的插曲后。导游集中团员乘坐一辆奔驰小巴开始了我们的行程,第一站是博茨瓦纳的乔布国家公园(Chobe National Park)离维多利亚瀑布机场有两百多公里。一小时左右我们下车分别通过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的边检(博茨瓦纳对加拿大免签证)又通过检疫站(需要两双鞋子消毒,导游告知把一双备用鞋随行放在车里)。车子在非洲大平原上行驶,公路两边又变成了枯草,一望无际,下午到达了目的地,一个靠近公园的酒店......。 <br></h3> <h3>  第二天一大早两辆四驱吉普车已在酒店门口等候我们,还给大家准备了防风的毯子,暖暖的服务把昨天的不愉快忘了个干干净净。 这里被告知是博茨瓦纳的第二大国家公园,和三个国家接壤,以很多大象而出名,哈哈!可一上午连个大象的毛也没见着......。<br></h3> <h3>  中午回酒店休息,下午又继续战斗在公园的另一边乘船游览乔布河,这条河也是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国界,这个国界对动物来讲,好像不起作用,这里几千头大象,哪一边都把它们看作贵宾......。<br></h3> <h3>  以前非洲的概念都是通过电影,小说和图片得来的,但和这里所见并不一样,再有人类活动在不断扩张,动物也在卒年减少,很多动物、尤其是猛兽猛禽也不常见......。<br></h3> <h3>  乔布河非常平静,除了动物的嘶鸣,没有任何喧嚣,傍晚时分太阳渐渐落下,鸟儿纷飞归巢,动物也都各自隐去。只有落日越来越引人瞩目,由金色变成红色并弥漫在整个天空......。<br></h3> <h3>  第三天又开始了新的旅程,目的地是博茨瓦纳的最大的湿地保护区-三角洲(Delta),也是这次旅行的重点之一。通往哪里是一条新的高速公路,但时常汽车要在公路上跳舞,三年新的公路已是伤痕累累,一个一个大坑,汽车不得不转来转去。 <br></h3> <h3>没有太多的车在这条路上行驶,几百公里的路程也就遇到七、八辆车,看样子都是旅游的,公路两边望不到边的枯草丛中时常跑出来一些牛羊和马驴什么的,在公路上窜行,也没有人管,哈!不知这些牲畜会不会跑到别人家去呀?导游说如果伤了它们是犯法的。在行驶中野生动物也时常跑出来跟我们打个招呼,又远远而去。中午在一棵百年非洲面包树下吃完午餐,就转入乡间土路,道路不平颠簸的很厉害,不过野生动物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常常带给大家惊喜......。<br></h3> <h3>  湿地生态保护区由铁丝网和外面隔绝,要有通行证方可进入、但里面也有一些村庄和酒店,保护区很大陆地和水域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岛屿,我们的车直接开到水边,哪里已有很多村民在等候我们,他们的任务是要和我们共同在非洲的野外共同生活三天,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刺激吧。一个欢迎仪式后,我们和携带的简单物品连同露营的物品一同装上了小船,十几条小舟荡进了芦苇丛中时隐时现,好不浪漫真想唱段《沙家浜》嗨!怎么文革情节又回来了。 芦苇荡里不知东南西北,还好太阳在天上挂着,所有的水道我都看不出区别,水中有各种各样的水草野花,偶尔还能看到大型动物的粪便,但村民说水很干净,也时常用手捧起水来解渴。 在芦苇荡里漂流了近两个小时,我们登上村民预先安排的目的地,一个刚开发出来的小岛......。<br></h3> <h3>  由于手机没有信号,也不知道小岛具体的位置,这是一个荒草丛生没有人烟的土地,各种个样的植物、树木很多都没见过......。<br></h3> <h3>  为了安全起见,村民在我们露营的周围烧出了一片隔离带,营地的帐篷以一堆篝火分开,村民和我们各住一边,营地还有临时厕所和公共洗澡间,不知在你洗澡和上厕所的时候长颈鹿和大象会不会来偷看哪?...... </h3><h3><br></h3> <h3>  说了半天怎么没有动物呢?其实这是这次野营最刺激的一部分,我们每天两次沿着岛上的小径徒步,时常动物近在咫尺(哈!形容词)真是想见,又害怕。 到了夜晚,睡在帐篷里,周围不停的狮吼,象鸣,野狼叫,听说是还有非洲猎豹,不知道第一晚是如何进入梦乡的。有一晚上厕所,突然发现一对明亮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以为是狮子,连滚带爬的跑回营地,惊动了所有的营地人,结果村民勇敢向前,发现是一只非洲野猫......<br></h3> <h3>  这个旅游项目已经有10多年了,最早的小船是传统木制的,为了保护树木改为现在的形式,博茨瓦纳所有资源都是政府分配的,由于在保护区,不能种地,发展旅游是他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村内有400多人,有100多人在保护区中的酒店工作,除了老人小孩,剩余的人口分成了几个小组,轮流接待来往的游客。由于有知青情节,没事坐下来和村民聊天,他们告知村里有一个小学,学生可以上到小学四年级,然后就要去几十公里外城里上学了,村里有几辆大卡车,每周都可接送学生,看来学生是住校的。我们这一组一共有十多个人,其中两人可以讲流利的英文,也就是我们的向导,他们熟悉环境。知识非常丰富......。<br></h3> <h3>  非洲的日出、日落和星空非常迷人,旅行前做了很多准备,实际上在这次旅行中是一个很难的事情,一是这个团不是一个摄影团,二是在野外的活动有很大的危险性,局限很大。但哪美丽的颜色总是让我心动不已……。<br></h3> <h3>  三天的野营生活一眨眼就结束了,小船又将我们送回了“码头”。另一组的村民已准备停当在哪里等待新来游客,说真的意犹未尽真想再坐回去......。<br></h3> <h3>  动物们好像知道我们离开,都跑出保护区为我们送行,途经的一条小河,来的时候没有一个动物,可现在他们成群在哪里,还有很多漂亮的小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br></h3> <h3>  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是博茨瓦纳北部的一个巨大的内河三角洲。它以其广袤的草原闻名,季节性洪水泛滥,成为繁茂的动物栖息地。我们所去的保护区就在其中。 我们今晚居住城市叫莫恩(Maun),三角洲归该市管辖。莫恩城市不大,在博茨瓦纳排名15,但有一个不大但很漂亮的飞机场。出于好奇,在导游的推荐下,我们登上小飞机俯瞰整个三角洲,真是神奇!干旱的非洲大地上竟有一个如此色彩斑斓的三角洲......。<br></h3> <h3>  接下来的景点马卡迪卡迪盐沼(Magkadigkadi Pans)也是一个国家公园,行程有300公里,我们下榻在纳塔酒店据说是50个世界著名之一,酒店不很奢华但很自然原始,非常非洲风格,可惜我们只住了一晚来没细细欣赏就离开了。 </h3> <h3>  Nata Lodge是一片绿洲,坐落在盐沼边缘的Mokolwane棕榈树中。它位于Nata保护区入口处附近,离Nata村仅10公里,就在主干道附近。这是奥卡万戈、乔贝和弗朗西斯敦地区的交汇处。纳塔酒店提供22座建在高跷上的豪华茅草屋,以非洲乡村风格为背景,配有包括室内浴缸和室外淋浴在内的套房浴室,现在还配备了空调。10个定制的狩猎帐篷设置在木制甲板上,配有套房浴室和室外淋浴。所有的床都是双人床。建造了2个家庭小木屋,可容纳4人(双人床和双层床)和1个小木屋,不仅可容纳残疾人士,而且还可供那些需要更方便使用淋浴和厕所的客人使用。野营场所拥有时尚的半开放式女士和男士浴室设施和露天冷热水淋浴。 住了一晚非常喜欢,环境如同生活在非洲又不失优雅豪华,早餐也是这次旅行中最好的一次。总之,别致,舒服,让人难忘……。<br></h3> <h3>  马卡迪卡迪盐沼Makgadikgadi Pan覆盖了16,00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古老湖泊的河床,现在已经干涸,它曾经延伸到我们前面说的三角洲。这里有很多斑马,角马,雨季是很多鸟类的栖息地,火烈鸟也在这里筑巢产卵。这里的落日是非洲大陆上最最漂亮的......。 </h3><h3><br></h3> <h3>  博茨瓦纳的旅行在落日时分结束了,一群群火烈鸟在火红的余辉下飞舞,让我浮现出那西班牙舞蹈的热烈风情,这是非洲的初步印象,我们的行程还在继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