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研修故事——再踏新征程 共筑教育梦(二)

雪扬

<h3><font color="#ff8a00">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乌桕与丹枫。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呼吸着满城芬芳的桂香,感受着吴越厚重的历史,我们50名学员开始了第二天的研修,继续踏上自觉成长的研学之路,努力探寻教研活动组织策划的有效路径。</font></h3> 今天为我们授课的是浙江省师范大学特级教师流动工作站、浙江省仙居县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志伟老师,张老师就《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h3><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  张</span><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span><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老师讲教研活动要从实际出发,要把教研做真、做实。他用多年从事教研工作的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如何做好教研活动。张老师倡导,老师做教研要从讲好教研故事开始,教学研究要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span><br></h3> <h3>  全体学员都被张老师的精彩报告所吸引,沉醉其中。</h3> <h3>  巩义市教体局师训科贺孝武科长在认真做笔记,为所有学员做出了表率!</h3> <h3> 学员们或奋笔疾书,或陷入沉思。</h3> <h3>  如此良机,怎能放过?学员们积极和张老师互动交流。</h3> <h3>  课间10分钟,贺科长和小组成员交流所思所获。</h3> <h3>  最后,巩义市第五小学禹和平校长代表全体学员向张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并谈了当天的收获:学校教研活动一是要研究真问题,从学校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二是要进行真研究,按照张老师讲的方法,结合我们的实际,从培训好教研组长开始,进行实实在在的研究,进行扎扎实实的教学。我们一定会珍惜学习机会,深刻反思过去,不负领导期望,奋力前行,努力做好巩义教育的脊梁!<a href="https://www.meipian.cn/1o24n385?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张志伟老师报告原稿</a></h3> <h3><b>心得体会一:</b> 今天,认真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张志伟老师关于《学校教研活动组织与策划》的报告,可谓是点点入心,丝丝入扣,真是一场难得的实际、实在、实效的学习盛宴。 首先,张老师用生动的故事引发我们的对传统教研活动的反思:重表演,用预设掩盖真实问题;重接受,注重单向接受,问题意识缺失;重事件,关注事件本身,忽视事件的影响与延伸;重模仿,停留在模仿学习,未关注吸收与内化;重结果,关注结局的完美,忽视引发的思考、启示。继而,张老师用一个个研讨的真实案例让我们看到开展有效教研的路径:事先策划(包括需求调查、主题确定、过程规划、素材呈现),实施过程(包括问题讨论、观点提升)活动延伸(包括行为跟进、评价反思)。然后,还是一个个案例的分析、互动研讨让大家看到了源于工作实践、研究真实问题的教研带来的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研究方法的转变。 我想起张永教授曾叮嘱我们的一句话:“萝卜炒萝卜,还是萝卜”。我们的研究表达多数时候停留在经验式总结上,用经验谈经验,重在怎么做,而缺乏了对概念、知识结构的充分了解和界定,缺乏逻辑关系的表达,缺乏理论和依据的对照思考,因此,我们的研究显得无章法,无深度。在今天的学习之后,我明白了要想做有质量的研讨,就必须开展真实的研究,研究真实的问题。 问题从哪里来?我们的常规事件里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被忽视;我们的课堂纠缠着难以计数的困难无法解决;我们的工作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没有去挖掘;我们的研究就从这里起步,用问题导向意识引领我们开始前行! 如何去开展真实的研究?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研究给老师以智慧;以经验积累为目的的反思给老师以思想;以技能提升为目的的专项研究给老师以技术。教研活动的推进要从三个层次引导老师参与研讨:对错优劣的判断;现象的归因解释;操作技法的改进。 教研最终实现的目的是什么?是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反思表达能够从基本的事件描述、解释的层次上升到对事件的概括、理论的提升层次。简而言之,就是参与研讨的人都获得了知识结构的清晰、策略方法的运用、思维品质的提升。 张老师带给我的不仅是对教研组活动策划的深入思考,更让我看到了一个潜心研究的学者、师者的风范,唯有不断在教育研究的征程上探索、实践,才能朝着教育理想不断迈进!</h3> <h3><b>心</b><b>得体会二:</b></h3><h3><b></b> 今天非常荣幸地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真实的教研活动案例以及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策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在学校教研活动开展方面,张老师提出的听课之前,听课者先备一节课,然后再去听课,之后再比较两个教案设计、课堂操作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对于听课的老师来说,不仅仅只是听了一节课,还反思了自己的课堂。二、在新教师培养方面张老师提出的“以具体任务诱导参与者思考”的策略,在新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给了我们操作性很强的建设性意见:1、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尝试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其他老师的课,认真倾听其他老师评自己的课。2、通过“找到哪些地方没有听懂?”“本节课哪些地方做的好,为什么?”“本节课你认为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自己的课堂上有哪一点和上课老师的相近似?”“给上课老师从自己的角度提一个建议”。3、让新教师把以上五个问题的回答,连贯的组织起来,动手写出来,就形成了我们眼中高大上、平时做不到的评课报告。 </h3><h3> 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张志伟老师的报告给我指点了迷津,今年我校新分配了五名大学生,如何有效组织新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一直是困扰着我们,结合张老师的报告,我计划回去后准备开展以下工作:1、改变听、评课方式。 让新教师和所有教师利用校内研讨课的机会,开展同学科教师先备课再去听师傅教师的课,再相互评课。2、锤炼教研组长。着手培养教研组长当教研活动主持人时,应该具有的上课与指导、观察与思考、教研与表达、组织与协调能力,让教研组长有效地提升学校教研工作效率和质量。3、帮助新教师专业成长。在新教师培养提升方面借助张老师所提的“以具体任务诱导参与者思考”的几个步骤,让新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开始撰写评课报告,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h3> <h3><b>心得体会三:&nbsp;</b></h3><h3><b></b>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2018巩义市中小学校长研修班如期开班,一场场文化大餐纷至沓来,我们脑洞大开,接收和消化的同时,我一直处于深度的反思之中,哪些是今后必须内化于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我们在努力找寻着对接点。 &nbsp;&nbsp;&nbsp;&nbsp; 今天上午我们聆听了张志伟老师关于《学校教研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专题讲座,张老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和浅显易懂的鲜活案例,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教研、教研应该达成的目标及如何开展教研等一系列问题,我听后如醍醐灌顶,许多在教研活动中一直困惑着我们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nbsp;&nbsp;&nbsp;&nbsp; 一、学写教学论文,养成叙写教育案例的习惯。坚持三年教育写作,你有可能成为一位专家型教师;如果从不进行教育写作,即使干了十年,你也无缘成为专家型教师。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不能够坚持教育写作,最主要原因是怕写论文、不会写论文。张老师以一位有13年教龄的一线音乐教师的案例说明了怎样提炼实践经验、进行观点的提升及如何进行论文写作。如果论文的题目定为《我教口琴十三年》,正文的第一部分可叙写“我教口琴十三年的收获”,即包括教研开课、活动展示和节目获奖三部分内容,如果文章至此结尾,无异于一篇工作总结。第二部分可写“我教口琴十三年的变化”,即从开始整节课学习口琴到半节口琴、半节唱歌;从一年级开口琴课到改为二年级;从参加各级比赛到展示等。最后部分可解释第二部分变化的对应原因:“即从学口琴要肺活量、学口琴要会识简谱及学口琴要有兴趣写起”。张老师强调,教师要学会“用我们的语言叙述我们的实践”、“从我们的实践提炼我们的经验”和“让我们的经验体现我们的特点”。 &nbsp;&nbsp;&nbsp; 二、精心打造教研组长,切实提高教研效率。教研组长是学科教研的组织者和引领者,直接关系着每次教研的效果。教研组长要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以技术和灵感,激发参与者的思考和热情。教研组长要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即上课与指导;组织和协调;研究与表达;观察和思考。每次教研活动时,教研组长要安排全体成员集体钻研教材,然后分头编写教案;集中小组交流和讨论;再分头自行修改教学设计;接下来,进行说课、上课;最后,评课和讨论。同时,教研组长在组织教研活动前,自己要准备好尽可能多的话题,有针对性的引导教研活动的进行。 &nbsp;&nbsp;&nbsp; 三、认真设计家庭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做好课堂教学的延续。否则,只会起到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作用。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前,要做到以下几点:1.对教材理解;2.学习目标明确、准确;3.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4.保证学生对作业意图的了解。绝对不能盲目追求布置开放性家庭作业,而忽视对课标的解读。</h3><h3> 找到了有效的教研方法和策略,只有付诸于今后日常的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不虚此行!</h3> <h3>美篇编辑:第二组学员(筑梦组)</h3><h3>禹和平、马俊霞、李全明、牛志明、方振锋、刘彩景、常红亮、张海勤。</h3>

教研

张老师

教师

教研组

我们

老师

活动

口琴

研究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