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吐鲁番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北纬41°12-43°40、东经87°16-91°55。东临哈密市,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和硕、尉犁、若羌等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吉木萨尔、木垒等县相接。</h3><h3> 图片为经过吐鲁番盆地的风口地段,该段常年大风不断,低海拔为-150米左右。</h3> <h3>火焰山呈东西走向卧于盆地中部,把盆地分成了南北两半。相传是当年唐憎取经路途之地。</h3> <h3> 景区入园处有孙悟空雕像,象征着当年是他用牛魔王的芭蕉扇把大火给扇灭的。</h3> <h3> 葡萄沟风景区位于火焰山中,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沟内有布依鲁克河流过,主要水源为高山融雪,因盛产葡萄而得名,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旅游胜地。<br></h3> <h3> 我们到达已是深秋,大量的葡萄已经采摘完毕;景区内留有少量供游客参观葡萄仍挂在葡萄架上。</h3> <h3> 维族合作社的人员在推销葡萄干产品</h3> <h3> 景区内阿凡提的故居,看上去好像是为旅游而新建的。</h3> <h3> 维族百岁老人在院内和游客合影,每位20元钱。</h3> <h3>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br></h3> <h3> 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br></h3> <h3>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br></h3> <h3> 如今吐鲁番盆地共有坎儿井约1100多条,灌溉面积47万亩,对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和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br></h3> <h3> 这里的坎儿井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 <br></h3>